山东抗战老兵:我们不怕死亡 就怕那段抗战历史被人遗忘

2015-07-08 15:49:00来源:大众日报作者:

王默村,93岁,济南市

邢兰海,85岁,济南市

武德忠,90岁,济南市

冯广智,87岁,德州市

燕金元,85岁,德州市

刘京山,88岁,临沂市

吕企荣,85岁,临沂市

李凡伦,88岁,临沂市

丁来祥,96岁,济南市

熊绪冹,94岁,济南市

崔圣武,94岁,济南市

张凡信,94岁,济南市

  □记者 李勇 报道

  部分出席网上山东抗日战争纪念馆暨山东抗日战争主题展开馆开展仪式的抗战老兵。

  □ 本报记者 赵琳 齐静

  7月7日上午,山东博物馆一楼大厅,500多位省暨济南市各界人士聚集在这里,等待出席网上山东抗日战争纪念馆暨山东抗日战争主题展开馆开展仪式。

  当志愿者们推着轮椅鱼贯而入时,一张张刻满皱纹写满故事的面孔,出现在众人面前。整个大厅安静下来,人们肃然起敬。15位仍在世的山东籍抗战老兵,在这个重要的历史时刻,一起来见证国内首个以抗战为主题的网上3D纪念展馆开馆。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走近其中几位抗战老兵,聆听他们经历的炮火岁月,回望那段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苦难历史,铭记山东人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的悲壮史诗,以期更加珍视今日和平之不易,砥砺民族复兴的坚强信念。

  舅甥俩同赴抗日战场

  在15人中,来自济南的抗战老兵、94岁的崔圣武和96岁的丁来祥格外引人注目,他们都是回族,且是舅甥俩。

  崔圣武老人说,1937年8月,国民党军队高级将领白崇禧(回族)号召回族知识青年进入黄埔军校学习,组织训练回族军事人才投入抗日救国。他和丁来祥一起报了名。按照通知要求到南京报到,赴广西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六分校学习。魔鬼训练下,一帮文弱书生被培养成具有矫健体魄、坚强革命毅力、视死如归精神,愿为祖国献出一腔热血的青年士官。

  1940年从黄埔军校毕业后,崔圣武和丁来祥宣誓加入国民党。丁来祥被分配到西北马步芳部,崔圣武被调往山东参加抗战。抵达山东后,他被分配到鲁西行署保安团二营任教官,负责全营的训练。

  不久后,日军借鲁西局势不稳发动了大规模清剿,鲁西行署主任孙良诚抵抗不住,向汪伪政府叛变。闻讯后,黄埔同学深感失望,纷纷离开山东。崔圣武也打算离开该部到大后方或抗日前线。

  这时,行署参谋处廖参谋长任命崔圣武等几人为一战区的联络参谋。换言之,就是当“卧底”。崔圣武表示服从命令。其间,他升任执法大队长,对日本宪兵队岸本上士负责,主要任务是搜查和拘捕嫌疑人,经他初审后移交给宪兵队。崔圣武牢记“卧底”身份,时刻注意岸本动向,一旦有紧急情况,在时间允许时,便带人以巡查之名,对岸本怀疑的地方如车站旅馆进行检查,对感觉可能是嫌疑人的故意刁难,使其知难而退;对能确认的嫌疑人,便给予暗示,使其有所准备。在时间不允许的情况下,便随特勤小队同行,视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尽量减少损失。

  跟在日本人身后,崔圣武时常感到痛苦,但他不断鼓励自己:我是在抗日的隐蔽战线上战斗,是被赋予特殊任务的抗日战士,我尽了自己的力量,无愧于国家和人民。

  忆起抗日往事,两个已近百岁的老人泪眼相望,不停重复,“那段历史年轻人不能忘啊,忘记历史就是背叛。”

  从放牛娃到“土八路”

  抗战老兵刘士平,18岁那年就打鬼子。军装上一枚枚奖章和纪念章,印证了烽火岁月里的伤痛与功勋。无论谁来看他,刘士平都会逐一介绍。

  刘士平身体不太好,这两年,抗战纪念活动多,来自社会各界的邀请也多,老人家说,“只要能动,哪怕爬,也要爬过去参加。我们这些见证过历史的人不出来,谁还会记得那段历史?”

  1943年,放牛娃刘士平瞒着家人,不辞而别,成了一名没有枪的“土八路”。1945年1月,刘士平调到陈毅所在的第三野战军。1955年退伍回到老家。

  为什么离家参军?刘士平回忆,日军听说村里有个村民投靠了八路军,经汉奸带路来村里抓人,但几次都没抓着。1942年,被激怒的日军趁着夜色在山上架起机枪,村庄遭扫荡,刘士平伯父一家三口遇害。

  “伯父一家三口被日军杀害这件事刺激了我,从那时候开始,我就立志要与日本人斗争。”刘士平说得掷地有声,“即使没有枪,雪没大腿,咱们也得干!”

  1943年的一天,刘士平牵着一头小牛在山上歇脚,迎面走来三个衣衫褴褛的大人。原来,他们是沂蒙山区来的地下工作者。刘士平回想起伯父一家被日军杀害,毅然把大户人家的小牛送回去,瞒着家里人,成了一名“土八路”。当时“土八路”不像正规军,没有衣服、鞋子,只能吃老百姓给的糠煎饼、糠窝窝。当然也没有枪,白天几个人拿着铁锨到处转,看见日本散兵就跟着,趁他们不注意用铁锨打晕,抢了枪就跑。

  1944年冬,刘士平第一回砍死了个日本兵。“当时,我正在村里活动,看见一个日本兵独自走进一户人家。屋里炕上,有人用手支着一个破花被子打哆嗦,日本兵正要掀开被子,我就用别在腰间的菜刀狠狠地向那个日本兵砍去。”

  1945年1月,干了两年“土八路”的刘士平调到陈毅所在的第三野战军。“那是正式部队,发枪了。”

  后来,他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还曾被编入中国第一批海军。

  “每一个爱国的人,尤其是经历过那段苦难历史的人,都有切肤之痛,都应当义不容辞担起保卫国家的神圣责任。”刘士平说,但直到今天,日本政府仍在回避责任,甚至拒不道歉。“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要永远铭记历史,警钟长鸣,避免这样的悲剧重演。”

  “就怕那段抗战历史被人遗忘”

  96岁的丁来祥,94岁的熊绪冹,94岁的崔圣武,93岁的王默村,90岁的武德忠……出现在网上山东抗日战争纪念馆开馆仪式上的抗战老兵们,多数都已经年过九旬、行动不便了。不管曾经是共产党,还是国民党,如今的抗战老兵,只要需要,就会排除困难,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讲述历史。

  “我们不怕死亡,半截身子都进棺材了,我们就怕那段抗战的历史被人遗忘!”王默村老人说话掷地有声,十几枚军功章在他胸前熠熠生辉。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抗战老兵离世。山东黄埔军校同学会2004年的一份通讯录显示,截至当年,我省仍有1100余名“黄埔系”毕业生在世。然而,最近的一份通讯录显示,黄埔军校毕业的山东抗战老兵,目前能查证在世的只剩下36人。

  除了根据已有线索对黄埔老兵进行探访外,作为山东关爱老兵志愿者的召集人,志愿者“妙行”等人数年来还对省内其他抗战老兵进行探访援助。“我们陆续发现了国民党苏鲁战区游击队,以及黄埔序列以外的国民党抗战老兵数名,但即使这样,目前省内能找到的健在国民党抗战老兵也不足40人。”“妙行”说。

  省民政厅一位工作人员负责抗战老兵的联络工作,她动情地告诉记者,每一年,民政部门掌握的抗战老兵名单都在减少;在世的老兵,互相认识的也越来越少。“像崔圣武和丁来祥这样舅甥俩共同抗日,如今仍然健在,向后辈讲述抗日历史的,就更少了。”她希望借助一系列抗战纪念活动,让全社会铭记抗战这段刻骨铭心的民族历史。

初审编辑:王晓亮

责任编辑:刘美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