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在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战历程中,山东形成了鲁中、鲁南、渤海、胶东、滨海五大根据地,另外还有40个县组成了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重要部分。在党的领导下,山东军民团结一心不怕牺牲、浴血奋战,不但实现了民族独立,而且加强了山东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党建等各方面的建设,对中国人民抗战胜利起到了重大的战略作用。
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7月7日,全球首个网上虚拟现实抗日战争纪念馆——网上山东抗日战争纪念馆开馆,纪念馆将通过全景式三维立体动态浏览技术,向全球网民实景再现山东抗日的丰功伟绩、历史贡献。即日起,大众网记者分赴山东抗日根据地,重走山东抗战路,为广大网民、读者讲述难以忘却的山东抗日故事,线下线上同步探营网上山东抗战纪念馆的精彩亮点。
重走抗战路(27)
八旬老人回忆《大众日报》创刊:铅排印报肩挑送
大众网记者 孙贵坤 李龙 林鹏
《大众日报》就是在这里创刊的
创刊见证者牛庆伟讲述《大众日报》创刊印刷的艰苦历史
放置排版用铅字的木盒子
老式印刷机
1939年1月1日,《大众日报》在沂水县王庄——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八路军山东纵队指挥部驻地创刊。那一天,交通员张志佩头顶漫天雪花,用扁担挑着刚刚印刷出来的300份报纸,火速分发到正在蒙山沂水间与敌人进行殊死搏斗的抗日军民手中。在战争年代,大众报人既是办报队,也是战斗队,有530多名干部职工英勇捐躯,有160多位沂蒙乡亲为了帮助报社埋机器、藏纸张、掩护伤员而献出宝贵的生命。7月15日上午,大众网记者来到距离沂蒙山根据地20里处的云头峪村——《大众日报》创刊地,听创刊见证者牛庆伟老人讲述《大众日报》创刊印刷的艰苦历史。
走过被岁月磨砺发亮的青石板,推开一扇小木门,一家旧式小庭院中两间茅草屋矗立,堂屋向南,东屋紧挨着堂屋。正是在这个院落中,《大众日报》创刊并印刷出版半年时间。小院里,上百年的石榴树静静地站立在东屋西侧,老磨盘则靠近堂屋,向来访者诉说着《大众日报》在此半年多印刷出版的峥嵘岁月。
这间房子的东屋就是大众日报印刷所旧址,大众日报创刊号就从这里诞生。大众网记者看到,正对着门的是一排排的小木盒子,小木盒子被分成了很多个小格子,里面放着排版用的铅字。门的北侧放着一台老式印刷机,配着近一米高的圆轮,主要部件的构造则较为复杂。右手边墙上悬挂着老房东刘茂菊的照片,照片中的刘茂菊满头银丝,面容慈祥。刘茂菊照片的右侧有张红纸,上面印着《大众日报》在创刊地艰苦出版历史的简介:在1938年底,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为创建以沂蒙山区为中心的山东抗日根据地,在发动、武装群众开展游击战争的过程中,迫切需要一张能够宣传抗日主张和政策,动员鼓舞全省人民进行抗日斗争的报纸。为此,《大众日报》应运而生。
对于《大众日报》在云头峪村的那段经历,村里一位叫牛庆伟的老人印象比较深刻,他当时就住在印刷所的南边,和印刷所是前后邻居。大众网记者在村东头的山上找到了牛庆伟,今年84岁的他正在采摘花椒。正值晌午,牛庆伟老人搬了个小马扎坐在花椒树的树影下,将当年的事情向大众网记者娓娓道来。1938年农历十月的一天,7岁的牛庆伟在村里看到一伙肩扛设备和纸张的人,驱着载有大机器和零件的马车,这些人将机器放在堂屋中安装好。印刷设备是一台手摇四开印刷机和一台脚蹬圆盘印刷机。牛庆伟告诉大众网记者,开始印报,最大的困难是缺少常用字的备字,当时没有铸字炉,工人只好想办法自己浇筑,用炭火将铅烧化了倒在字模里,排一版报纸要两个人跟着浇筑铅字,速度很慢。缺少标题字,工人们就自己用木头刻。没有铅条,他们就找木匠刨木条代替。时值寒冬,草房四下透风,捡字时冻得手指麻木。生火炉只有湿木头,呛得人睁不开眼,被呛的流着泪的工人们一面排,一面印。就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印刷厂的工人,除保证完成印报任务外,还担负了印刷厂《论新阶段》等刊物的任务。
牛庆伟回忆说,年幼的他经常跑到印刷所玩耍。他经常看到工人在院子里分拣纸张,而印刷机器天天“轰轰”响,印报工人就站在和房梁差不多高的架子上,把裁好的纸张一张张往机器里送,不分昼夜。“那台大机器一个人转不动,得俩人才行,”牛庆伟一边比划着一边对大众网记者说,有专门的送报人把印刷出来的报纸捆好,用担子挑着,走过崎岖的山间小道,送往距离云头峪20多里路山东纵队指挥机关,每担报纸重达四五十斤。
牛庆伟印象中的印刷工人非常友善,他们平时分散居住在农户家中,穿的跟村民一样。“印报工人还给我做过一件棉袄呢!”牛庆伟话语中充满感激。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晓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