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胶东红色文化:抚今追昔烟台山

2015-05-21 10:08:00来源:大众网作者:朱德泉

  烟台山上

  大众网记者 朱德泉

  要想纵览烟台的历史,烟台山是最好的去处。

  她其名不胜,其险无峻;其木不巨,其林无深;其地不阔,其高无准。海拔区区42米,方圆寥寥26公顷有余,但是却被烟台人誉为母亲之山、御侮之山、英雄之山。

  沿山路拾阶登顶,左俯芝罘区,右眺崆峒岛,面黄渤海而扼港口,东眺则淼淼朝韩日美海天一色,北望乃巍巍辽东半岛云霞明灭。

  烟台,自古即襟齐鲁而控胶东的战略要地。烟台山,是要地中的要塞。

  说其母亲之山,是因为烟台之所以得名,最早源于明朝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朝的管理者就是在这里建造烽火台以防御倭寇浪人的过海侵扰,发现敌情,昼则升烟、夜则举火以警报,于是人们就把建立烽火台的这座山称为“烟台山”。

  如今,镌刻着600多年沧桑的狼烟墩台依然,与绿树掩映的燕石台一道,已成为烟台山上游人留影的重要景观。燕石台上,浙江人林炳修清刻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六月的四言诗十句依然——“崆峒距左,芝罘横前,俯临渤海,镇海齐燕。吁嗟群夷,蚕而食之,唯台山山,一石岿然。谁守此者,保有万年?”

  但面对群夷,保有万年的美好愿望一次次变成泡影。烽火台的一石岿然抵御不住外侮的入侵,600多年间,这里镌刻了多少屈辱的血泪——

  就在林公刻石之后的9年,这里就被英国人建上灯塔。如果往前追述,1860年,八国联军的法国军队就把司令部建在了烟台人乞求风调雨顺的龙王庙,然后从此出发打进北京城,火烧了圆明园,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于是在1842年《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的基础上又开了11个口岸,北方3个为天津、牛庄和登州。1861年,英国驻华公使派马礼逊被烟台的“天然良港”所吸引,于是提出改登州为烟台。

  烟台开埠,标志着烟台半殖民地化的开始。英国人在烟台山上最好的地段盖起了领事馆。之后,法国、美国、挪威、瑞典、德国、日本等国先后在烟台山上设立领事馆。如今,这些外廊式、古典式、中西合璧式、英国早期公寓式等建筑,成为烟台儿女感受中国近代沧桑史的重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1895年中华民族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烟台山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

  《马关条约》在此换约。1900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签订《辛丑条约》后,这里被迫拆毁东西炮台所有大炮。

  龙王庙门口石壁上,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1934年抚今追昔、忧国忧民、感慨系之撰写的句子依然:“为国而死,为民而死,事成有名,事败有名”。

  然而,冯玉祥将军在局部抗战时的悲愤块垒并没有引起中华民国当局的多少共鸣,七七事变爆发后的全面抗战开始了艰难的战略防御,国名党“剿共”依然。1937年冬,日军进攻山东,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闻敌而逃,山东沦陷。1938年2月3日,农历正月初四,2天前从青岛出发的日本侵略者占领烟台,把太阳旗插在了烟台山上的日本领事馆,开始了长达七年半的法西斯统治。

  烟台山见证了这段倭寇外侮的罪恶史,也开启了御侮之山的红色峥嵘史。

  1936年烟台各界为反帝抗日而设立的忠烈祠依然,里面供奉的不是神佛,而是岳飞和关羽,这在全国并不多见。

  面对亡国亡种的危险、屠杀异党的枪炮,人们呼唤时代的英雄。

  胶东大地,风起云涌的救亡图存已如地火般激荡!

  1935年,被誉为“胶东井冈山”的昆嵛山爆发了武装暴动,尽管后来因为敌我实力悬殊、准备不足等原因而失败,但却留下了中国北方沿海及山东省内硕果仅存的红军队伍,1937年的天福山起义创建了胶东地区第一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雷神庙战斗打响了胶东人民抗击日寇入侵的第一枪。从此点燃起胶东抗日救国的熊熊烽火……

  山东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民独立自主地开辟的敌后战场。在战略相持阶段,包括山东根据地在内的华北、华中、华南和东北四大敌后战场变成抗日的前线和主战场。在广袤的胶东大地,创造出地雷战、伏击战、破袭战、麻雀战、游击战等一些列巧妙战法。胶东根据地,成为山东乃至全国重要的战略基地。直到解放战争,这里又成为解放东北的进军地……

  这又怎么不是一座令人荡气回肠的英雄之山呢?

  如今的烟台山,已然成为一个烟台山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教育基地。过去的死建筑已经变成活文化。置身开埠馆,一件件展陈让人们感受到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社会制度的黑暗,政治统治的白色恐怖,也让人们思索烟台为什么开埠很早,但当时却一直在被掠夺被压迫无法发展的史实、让人们看到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的坚韧不屈。近代中国开埠的城市、重要的城市,大都有租界,只有烟台没设成,连条租街都没有,这显然不是外国人放弃了,而是烟台的公众、社会的坚决反抗所致,外国人在这里享受不到外交豁免权。“德式楼”里,胶东革命史馆的一件件永久展陈,如一部胶东革命历史的百科全书徐徐展开。在这里,能让你感受到革命的艰难、浴血的荣光以及肃然起敬的民族自豪感。

  烟台是第一个被八路军解放的城市。

  烟台山顶,矗立的抗日烈士纪念碑,碑高8米,为五角菱形,碑顶有红五角星。碑正面镌刻着“民族英雄垂名千古”八个大字。1945年根据胶东行署指示,为纪念在抗日战争第一次解放烟台时牺牲的89名烈士所建的纪念碑,比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还要早三年多。1947年国民党侵占烟台只毁掉了碑顶上的五角星,因为他们不敢毁掉有烟台各界联合救国会、有全体市民撰献题词的碑体。二次解放烟台时碑顶被修复。

  纪念碑的“榜首”处,是“主任张黎”。据烟台山文物管理处主任王强介绍,张黎原名张文曦。日军铁蹄踏进烟台后,从商的他毅然“脱去长衫,到游击队去”。1942年秋,任蓬莱第三行署主任并兼任五区指导员的他,根据上级指示进行日伪军的策反瓦解工作,遭到逮捕被残忍地砍下头颅!

  左一为张黎

  在那个年代,革命就是掉脑袋啊。砍头不要紧,只要自由主义真。这是何等的理想信念!

  为什么红色代表革命?凡是革命的都要流血牺牲,红色是鲜血染成的土地、旗帜和中国共产党的业绩、历史。现在网上一些公嘲弄我们的下一代说红领巾不是烈士鲜血染成的,这是何等的无良、无知、无耻!

  在1946年10月建立的烟台山抗日英雄纪念碑上,当时社会各界的挽词有这样三句话:“你们来自人民,属于人民,为了人民,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这不禁让人想起习大大之问:希望我们每个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都要扪心自问“我们从哪里来?我们的根应该扎在哪里?我们究竟为了谁?”

  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是血脉相连的关系。一个失血的人,就会萎靡不振、就会栽跟头,甚至会丢掉性命。一个政党失去群众的支持亦然如此。

  69年前烟台社会各界的心声,体现并召唤着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烟台山上,绿树叠翠。极目四眺,碧海蓝天、高楼林立,生态秀美。

  已经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的烟台,作为经济发达地区的唯一一个革命老区,不正如一个勇立涛头的弄潮儿,手把红旗旗不湿吗?!

  胶东的秉性,宁静中韵灵秀温雅,危难间爆凛然浩气,能担当则当仁不让。

  大哉,烟台山。

  请您继续镌刻新山东大而美、富而强的发展史!

  壮哉,烟台山。

  请您继续见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孙华飞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