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以来,和西梅策划并执行了“彩虹村”助学计划、“爱悦读图书项目”“课桌工程”、“月亮家园”、“微笑夕阳红”、“半天公益”“公益小天使”“泰山帕客”等10个公益项目,累计服务时间超过3000小时,她和她的团队帮扶了5千多名困境儿童,服务孤寡、空巢、失独老人4000多人次,全方位帮扶了102名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和46名白化病患者,为偏远乡村小学建成23个校园图书阅览室,捐赠图书216321册,直接受益弱势群体近10万多人。2012、2013连续两年获得民政部主办的“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参展资格。2006年以来,她一直在不断地学习实践着关于公益的活动和项目。起初在实践中,她发现自己欠缺的东西太多了,没有相关的志愿服务专业知识,没有固定活动场所,更缺少有凝聚力的核心成员团队和科学的管理模式。于是,她开始通过网络、书籍、会议、沙龙等渠道努力学习,把公益作为一个专业来研究,先后多次自费赴深圳、北京、珠海、郑州、广州、杭州等地参加学习交流活动,对NGO的发展、公益项目的设置执行、公益营销、公益平台建设等问题都做了深入思考。
2013年10月和西梅应邀去北京参加了“全国第二届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救助研讨会”期间,学习交流了大量的专业救助知识和经验,与北京、香港、广东、上海等全国优秀组织一起建立联系相互学习。和西梅一直在努力做一个爱心传播者。由她免费主讲的“公益课堂”走进了大学和小学校园、企事业单位、武警官兵、监狱(服刑在教人员)。“公益课堂”走进泰安监狱的时候,在操场上几千名服刑人员鸦雀无声,有的认真在记笔记,有的听着听着就流泪了。事后服刑人员还自发的进行了小范围的爱心捐款。在她的带领下,一大批有爱心的志愿者也都积极行动起来,与她一起,为打造一个规范化、专业化的民间公益组织而共同努力。
和西梅几乎把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在了公益事业上,除了策划活动方案,就是学习公益知识,组织公益活动。和西梅家境并不宽裕,丈夫也是工薪族。开展活动要用车、用餐还有各种运作成本,为了带好团队,维持运转,和西梅除了跟志愿者们AA制分担,还经常自己搭钱搭物。中国青年报、公益慈善报、大众日报、齐鲁晚报、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人民网、中华泰山网、大众网、齐鲁网等媒体均对她的事迹做过宣传报道。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牛乐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