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洋渔业资源“海归”效益成倍增长

2015-08-17 23:08:00来源:大众网作者:马俊骥

  大众网荣成8月17日讯记者 马俊骥)近日,记者在荣成蓝润金枪鱼加工基地看到, 分割、切片、装盘、超低温速冻……一条条浑身披着白霜的冷冻金枪鱼不一会儿就被加工成一片片鲜红的生鱼片。“这些金枪鱼全部是荣成远洋渔业企业从海外运回的。经过加工后比起在海外直接卖整条鲜鱼,这些‘海归’金枪鱼的身价暴涨了10倍。”企业负责人王金龙说。

  据了解,蓝润金枪鱼精深加工及冷链物流基地项目总投资5.5亿元,项目一期已于2013年6月竣工投产,建成目前国内最大的1.5万吨-60℃超低温冷库和1.5万吨-25℃的低温库,建有金枪鱼刺身生食加工车间和金枪鱼系列产品生产车间。项目二期计划到2016年前建设1万平方米海洋旅游食品加工车间和10万吨冷链物流库;建设1万平方米鱼柳加工车间、9000平方米科技综合楼及附属设施正在筹建中。项目投产后,年可加工金枪鱼10万吨,年生产金枪鱼系列产品3万吨,预计年新增销售收入10亿元。

  荣成是全国第一渔业大市,也是我国远洋渔业“拓荒者”之一。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面对近海渔业资源日渐衰竭的压力,荣成便把远洋捕捞作为主导产业进行扶持。目前,荣成拥有专业远洋渔船的数量占到全省的70%以上,年远洋捕捞产量高达10多万吨。金枪鱼是远洋渔业的主要捕捞品种,营养价值和市场价格极高,但保鲜和加工条件要求也高。过去远洋企业大多数没有超低温捕捞船只和冷库,不得不在海上低价出售。这就造成了海外高端资源低价出售,本土海洋食品加工企业“吃不饱”的局面。其中,远洋捕捞金枪鱼等珍贵水产品的回运比例不足10%。

  单纯依靠远洋捕捞和水产品粗加工,不仅造成了高端资源的浪费,也使企业始终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得不到高附加值的回报。为改变这种渔业产销“两头在外”的格局,荣成市及时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打造从“渔场到市场”的全产业链。

  一方面,针对远洋捕捞中的运输补给、加工销售等环节被国外代理商控制,后勤服务和配套设施不完善等现状,抓住国家扶持大洋渔业发展的政策机遇,鼓励远洋捕捞企业“走出去”,在海外建设远洋捕捞基地,摆脱国外代理公司这根“拐棍”的控制。很多渔业企业建设海外基地,有了自己的冷藏厂、渔船修造厂和码头,在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后,摆脱代理公司的全面控制,拥有了话语权。另一方面,出台了鼓励远洋渔业企业运回自捕水产品的规定,通过优先给予渔业资源捕捞配额、将燃油补贴发放与产品回运比例挂钩等措施,限制只捕捞不加工企业,鼓励传统捕捞企业组建远洋运输公司,建立精深加工基地,推动渔业资源由单一捕捞向捕捞、运输、加工全产业链拓展。

  目前,全市不少远洋企业已签订自捕水产品回运协议。蓝润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将成为全国最大的金枪鱼加工基地;赤山集团建立的10万吨级的冷链物流中转库,鱿鱼加工量占到国内总量的30%以上,成为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鱿鱼精深加工企业;靖海集团成立了北方最大的金枪鱼熟肉加工厂,产品打入欧盟市场……据了解,全市远洋捕捞全部回运加工后效益可成倍增长。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美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