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荣成8月17日讯(记者 马俊骥)从“煮腌晒”简单加工起步,到海洋食品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再到如今的创名牌、上物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荣成海洋食品产业已从昔日的“小舢板”变成今天的“大航母”。据了解,该市实施“科技兴荣”战略,坚持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植“两轮驱动”,走“两端”发展的路子,实现产业链拉长,价值链提升。同时,抓住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建设等机遇,坚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做好旅游与文化、农业与旅游、工业与物流等结合的文章,做大现代服务业规模,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叫响中国海洋食品名城品牌。
捧回103个省级以上名牌
“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和品牌意识在不断增强,名牌产品更受市场青睐,我们就是冲着‘好当家’的牌子来的。”海博会上,来自浙江的采购商沈庭根说。好当家海参、鸿洋神保健品、泰祥冷冻食品……在荣成市海洋食品博览中心,这些蜚声国内外的名牌产品展台前人头攒动,品牌优势尽显。
“一条小舢板,一个老船长,出海兜一圈,归来鱼满仓。”在近海渔业资源丰富的时代,这是对荣成渔业的真实写照。然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随着近海捕捞资源的日渐匮乏,荣成渔业走到了十字路口。为此,荣成确立了海洋生物食品产业的支柱地位,致力于高端产品研发和品牌打造。
自2009年起,荣成连续举办七届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荣成企业全国百家院所行”等活动,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310项,威海市级以上创新平台70多个,其中,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个、博士后工作站3个。在科技支撑下,荣成海产品从吃整鱼整虾发展到“吃细胞”——海参多肽、生物海藻肥等海洋生物提取物的精深加工已颇具规模。目前,在海洋功能食品、保健品等领域,荣成每年研发新产品300多个,平均增值5至10倍。
荣成建立品牌激励机制,对新认定为中国名牌产品或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一次性奖励其法定代表人30万元;对新认定为山东名牌产品、山东省著名商标等的企业,一次性奖励其法定代表人5万元。全市共拥有103个省级以上商标和名牌产品。
城际铁路再添一把火
海博会上首次展露芳容的“荣成·中国中韩边贸城”拥有“中国(荣成)海洋食品配送基地”和“荣成·中国中韩边贸城”两块国字号头衔。“未来三年内,我们将打造出全国最大的海洋食品配送基地、全国最具影响力的边贸商品集散中心以及4A级旅游购物中心,年交易额能力达到100亿元以上。”谈起公司的未来,边贸城总经理王保卫信心满满,开通的城际铁路是他信心的根源。
原先,受制于陆域交通“末梢”的现实,荣成的商贸物流业一直是短板,制约了海洋食品产业的发展。同时,企业各自为战,缺乏一个集中专业的展示交易平台,海产品交易一直没有形成集群规模。
伴随着青烟威荣城际铁路即将开通,荣成从陆路“末梢”变为陆海交通枢纽。依托中韩边贸城,突出海洋特色和对韩开放特色,荣成整合全市海洋产业闲散市场,打造全国最大的海洋食品配送基地。目前,荣成在城铁站周边已规划建设了10平方公里商贸物流园,引进了中韩边贸城、永康五金机电城等5个专业市场,以商贸物流园为带动,实施了总投资40多亿元的19个冷链物流项目,年周转金额1000亿元。
为了鼓励企业走出去搞营销,荣成每年分别拿出3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企业产品广告促销和营销网点建设,设立200万元的展览会参展展位扶持资金。鼓励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做好与实体经济相结合的文章。
食品工业打出“文旅牌”
一踏进海洋食品博览中心,先进的声光技术营造出的沙滩、海浪和海洋生物畅游海底的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奇丽的海底世界。在海洋食品展销区,荣成各大海洋食品企业设立永久性展销专柜,让外地游客尝遍“舌尖上的荣成”;在旅游资源展示区,实景搭建的“海草房”、渔家小院以及祭海仪式等渔家民俗让人流连忘返;海洋科技馆寓教于乐,结合海洋科普开发的各种游戏,让小朋友们大呼过瘾。
“海洋食品博览中心对荣成的海洋资源、海洋食品产业、海洋文化等进行全面展示,来到这里就能管窥荣成海洋食品产业全貌。”荣成市海洋食品市场管理委员会主任陈士林说。
成立海洋食品市场管理委员会是荣成的一个创举,这个机构整合了食品工业促进局、商务局、供销社、旅游局等多个部门与海洋食品相关的职能,攥指成拳促进海洋食品产业整体推进。机构的整合促进了产业的融合,荣成要把海洋食品博览中心打造成为集展览展示、接待外地游客、市民休闲购物和旅游资源展示的综合性景点,目前正在申报荣成市第三个4A级景区。同时,荣成还将依托海洋食品博览中心举办大型海洋食品展会,不定期举办以海洋产业为主题的专业研讨、对外招商、科研展示等活动。
伴随着荣成海洋食品产业的崛起,旅游业搭上了食品工业的快车。在每年举办海峡两岸海洋食品展销会期间,都举办海洋食品产业暨旅游资源推介会,邀请国内知名旅行社经理游览景区,全方位推介荣成。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