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草书、行书、楷书……记述中国象形文字发展历程的“汉字之美——傅合远书法作品展”将于8月21日在济南山东大厦美术馆隆重开幕,展览为期六天。作为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期间的重要展览,这意味着古老的中国文字艺术将为来自世界各地的著名史学家和社会公众开启一场奇幻的文化之旅。
傅合远先生,著名书法家及书法理论家,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中国文学研究所所长,山东大学书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华全国美学学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山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主要从事美学及书法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在文艺美学研究方面有着广泛影响,先后出版《汉字与书法》、《中华审美文化通史·宋元卷》、《书为心画》、《书情画意》等多部著作,在《文史哲》、《中国书法》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及赏评近百篇,其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国家及省级书展,并被国家博物馆等多家机构和个人收藏,艺术成就被《人民日报》、《文化月刊》、《大众日报》、山东电视台等媒体进行过专题报道。先后应邀赴日本、韩国等地参加书法艺术和学术交流活动。其对文字的历史演变和书法艺术的发展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写作实践。
此次展览,傅合远先生以汉字的发展历程为主线,用书法的形式讲述了汉字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轨迹,呈现为一种独特的审美方式和境界,展现了数千年来积淀下来的汉字文化精华。书法之所以成为一门艺术,绝不仅仅在于运用独特的法度和技巧,将汉字的形体创造出符合形式美规律的独特艺术形式,更在于其背后所蕴含的浓厚情感意趣、韵味的艺术审美方式和表现理想,这对中国其他艺术形式的不断深化与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如果说汉字之美可以让人倾倒的话,美丽汉字背后所承载的文化意义,更是让一个民族跨越几千年,能够厚德载物,生生不息的力量。
汉字产生以后,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出现了许多不同的书写形态,从大约公元前3000年前的甲骨文至今日所用的楷书,字体的演变从未停息。
(一)甲骨文
古书说仓颉造字后,“天雨粟,鬼夜哭,龙为之潜藏”,这则传说揭示了文字“出世”所产生的惊心动魄的力量。
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龟甲兽骨文”,是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秋由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偶然发现的。其出土地点是殷墟,位于现在的河南安阳小屯村。迄今已发现大约10多万片甲骨,4000多个单字。
甲骨文是商朝后期(公元前14世纪—公元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甲骨文已经是比较完整的文字体系。根据目前已经辨认的甲骨文字,汉字之“六书”(象形、会意、指事、形声、假借、转注)原则均有体现,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甲骨文中,除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外,还有相当多的形声字,约占总数的27%,课件它已是相当成熟的文字。
甲骨文仍保留许多原始图画文字的特征。从甲骨文的书法风格,也可以看出商朝社会发展的一些历史轨迹。甲骨文的发现,把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提前了一千多年。
(二)金文
金文就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古代铜也称金,故其铭文称为“金文”或“吉金文字”。商周是青铜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故其铭文又称“钟鼎文”。
金文比甲骨文出现稍晚。其内容主要是祀典、赐命、诏书、征战、围猎、盟约等活动或事件的记录。金文始于商代早期,下迄秦灭六国,大约1200多年。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早在汉代就已有出土,至今发现的各种青铜器达数万件。金文的字数,据容庚《金文编》记载,共计3722个,其中已识别的有2420多个。根据青铜器的年代与金文风格特点,金文大体可分为四种,即:殷商金文、西周金文、东周金文和秦汉金文。秦始皇一统天下后,金文逐渐开始衰退。
(三)篆文
即篆体文,分为大篆、小篆。广义的大篆是指秦朝以前的甲骨文、金文、籀文和六国古文,小篆则指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所通行的文字。秦始皇灭六国后,令臣工造新字,李斯作《仓颉篇》。许慎《说文解字-序》说,李斯等人所造文字,“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秦代金、石刻文多出自李斯之手,他也被尊称为小篆之鼻祖。
汉代隶书开始流行,小篆的地位被取代。唐玄宗时,篆书一度又受到重用,李阳冰被誉为“李斯之后的千古第一人”。清朝是篆书发展史上的又一高峰,乾隆皇帝还下令创制了篆书32体。
(四)隶书
又称“隶字”“古书”,是在篆书基础上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字体。隶书分秦隶(古隶)、汉隶(今隶)两种。关于隶书的定义,有不同的解释。一般认为,隶书“佐助篆所不逮”,是小篆的一种辅助字体。
据史书记载,秦始皇在“书同文”过程中,令李斯等人创立小篆,又采纳了程邈整理的隶书。《说文解字-序》中说:“初为隶书,以趣约易,而古文由此绝矣。”与小篆不同,隶书化圆转为方折,使书写更为便捷。
隶书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萌生期(春秋战国)、蜕变期(秦至西汉前期)、成熟期(西汉中期)三个阶段。从字体形态上看,隶书的形成经过了解散旧的字体结构和隶书笔画的格式化。现在见到的古代隶书,以东汉时期的《熹平石经》《曹全碑》《张迁碑》最为著名。
隶书的出现是汉字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小篆是象形体古文字的结束,隶书则为改象形为笔画化的新文字的开始。
(五)草书
草书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而成的。许慎《说文解字-序》中说:“汉兴,有草书。”崔瑗《草势》说:“草书之法,盖又简略。”具体说来,草书对于隶书的改造,主要是通过简化、省略与连笔来实现的。唐代书法家张怀瓘在《书断》中认为,草书的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
草书有章草、今草和狂草之分。章草起于西汉,盛于东汉,字体具隶书形式,字字区别,不相连接,接近行草。有人认为章草因东汉《急就章》的“章”而得名。东汉末年,章草进一步简化,脱去隶书笔画行迹,上下字之间笔势牵连想通,偏旁部首有简化与互借,产生了“今草”。今草即现今通行的草书,又称“一笔书”。到来唐代,又出现了“狂草”,亦名“大草”,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狂草因省笔较多,难以辨认,其审美价值高于实用价值。
草书没有书写法则可循。自章草起,草书的法则就已基本形成,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自由书写。
(六)行书
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难以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之意,他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际上,行书也可视为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关于行书的起源,唐代书法家张怀瓘在《书断》中说,“行书者,乃后汉颍川刘德升所造,即正书之小讹,务从简易,故谓之行书。”刘德升是东汉末期书法家。其书法字迹妍美,风流婉约,务求简易,行云流水,独步当时。三国时魏国钟繇、胡昭皆从其学习书法。
东晋时期,王羲之将行书的实用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起来,使行书成为书法史上影响最大的一宗。明代书法家丰坊在《书诀》中对行书这样描述:“行笔而不停,著纸而不刻,轻转重按,如水流云行,无少间断,永存乎生意也。”行书因其书写快捷、飘逸易识,深受后人青睐。
行书的主要特点:一是大小相连,二是收放结合,三是疏密得体,四是浓淡相融。其中,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颜真卿的《祭侄季明文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苏东坡的《黄州寒食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
(七)楷书
楷书又称“正楷”“真书”“正书”,即今天使用的正体字。据《辞海》解释,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楷书的结构与隶书相比没有多大变化,写法却有所突破,字体方正,横平竖直,易于辨识,可作楷模。
楷书的发展大致分为四个时期,即:萌芽期——秦汉,发展期——魏晋南北朝,繁荣期——隋唐五代,守成期——宋元明清。楷书发展初期,仍残留极少的隶笔,结体略宽,横画长而直画短。东晋以后楷书分为南北两派。北派带有汉隶的异型,笔法古拙劲正,风格质朴方严;南派疏放妍妙,长于尺牍。
唐朝是楷书发展的鼎盛时期,书体成熟,名家辈出。楷书四大名家中,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皆唐代书家,仅赵孟頫是元代人。唐朝末年,楷书发展至顶峰,风格过于规整,逐步开始走下坡路。北宋时期,苏东坡开创了丰腴跌宕、天真烂漫的“苏体”,在书法史上独树一帜。
楷书又有小楷、大楷之别。小楷,顾名思义,是楷书之小者。三国魏时书法家钟繇是迄今所知最早的楷书书法家,而东晋时的王羲之则使小楷臻于完美,并为小楷树立了典范。至于通常所说的大楷,一般是指一寸以上、数寸以下的真书;更大的真书称为“榜书”或“擘窠书”。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宝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