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7月13日 08:17:07来源:北京商报
从曝光到辟谣再到证实,纵横四海的“僵尸肉”一波三折。昨日,国家食药监局联合海关总署、公安部等多个部门发布了《关于打击走私冷冻肉品维护食品安全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通告》称,在今年查获的走私冷冻肉品中,部分肉品的生产日期已达四五年之久。官方的这一说法也意味着此前盛传的“僵尸肉”是假新闻的消息不攻自破。
今年6月,国家海关总署在国内14个省份统一组织开展打击冻品走私专项查缉抓捕行动,成功打掉专业走私冻品犯罪团伙21个,初步估计全案涉及走私冻品货值超过30亿元人民币,包括冻鸡翅、冻牛肉、冻牛猪副产品等10万余吨。《通告》也表示,在今年查获的走私冷冻肉品中,有的查获时生产日期已达四五年之久,对所有查获的走私冷冻肉品,海关均依法予以销毁。
6月起,有关“70后”猪蹄、“80后”鸡爪的报道陆续浮出水面,6月23日,新华社记者李丹在新华网上发布了一篇标题为《走私“僵尸肉”蹿上餐桌,谁之过?》的报道,该报道首次将过期冷冻肉品命名为“僵尸肉”,报道中提到的1967年生产的鸡爪、“80后”缉私人员查处了一批“70后”冻肉等信息也引起了轩然大波。
随着时间的推移,“僵尸肉”事件却发生了一次戏剧性的逆转。 7月9日,署名为食品安全资深记者的洪广玉发文质疑“僵尸肉”报道是假新闻,对新华网的报道提出了诸多质疑。作者在这篇报道中称,自己曾和“僵尸肉”报道中涉及到的部门进行过联系,长沙海关、广西南宁海关以及南宁警方均否认曾经查处过“僵尸肉”。
在洪广玉看来,“僵尸肉”的报道是从旧闻不断嫁接、演绎而来,而旧闻由于时间较长、缺乏具体的案件地点、没有确切的信息源而无从核实。
李丹回应则直指洪广玉纠缠时间期限无意义,并言辞犀利地反问洪广玉“除了‘封存几十年’外,过期几年的冷冻肉品难道是可以安全食用的‘放心肉’吗?在你眼中,多少年算‘僵尸肉’呢?”
市面上为何会流通如此多的“僵尸肉”?一位从事肉品贸易的商家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僵尸肉”多来自海外渠道,其中,生产日期较早的冻肉多为国外的战略储备物资,但这种肉品已经非常少见,目前市面上大部分“僵尸肉”都是通过走私渠道、过期2-5年的冻肉,这种冻肉的价格一般是20元/斤,而新鲜牛肉的平均价格是40元/斤,相较之下利润空间很大。
此外,过期冻肉的仓储成本也十分低廉。有媒体曾计算过,与盈利性冷库需要考虑仓储、电费不同,这种过期冻肉的冷冻成本大约只需要每吨17元/年。
食品饮料战略定位专家徐雄俊表示,陈年冻肉虽然在化学成分上没有太大的变化,而且只要冷冻过程中没有发生解冻现象,从外观和口感上也很难区别,但陈年冻肉尤其是从国外走私冻肉的运输条件往往十分恶劣,反复解冻冷冻的过程也容易滋生各种细菌,其卫生安全和食品质量不堪想象。
边境口岸监管存在漏洞,批发市场监管流于形式都为僵尸肉流向餐桌提供了隐患。据相关人员介绍,走私冻品已经形成了相当成熟的链条和路径,走私人员在境外低价采购,发至香港拼柜,后发至越南中转,在中越边境的芒街市拆解,再雇佣边民分散将冻品运至广西东兴;或者是将冻品分散藏在其他的物品底下,采用专车运输过境,人货分离运输。走私冻品运到境内后,在广东、湖南等地集散,通过冻品批发市场分销到全国。湖南最大的冻品批发市场红星冷库,每年冻品吞吐量约80万吨,其中来源不明的冻品占到约1/3,即每年约有30万吨的质量无保证的境外冻品通过红星冷库的门面分销到湖南省内及全国各地。
目前,国家食药监总局已经要求北京、天津等十几个省市区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行政区域内所有冷库进行排查,重点检查2014年以来承储冷冻肉品的来源、数量和销售去向。2014年以来凡承储、购买、销售过来源不明冷冻肉品的生产经营者,也要于7月底前向所在省市区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主动报告。凡发现入出库数量与记录不符的,来源及销售去向不明的,编造、篡改相关记录的,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并向社会公布调查结果。(记者 肖玮 南淄博)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徐坤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