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网讯 (记者马青报道)在喀什,我带着探寻的脚步轻轻地走进喀什噶尔老城,生怕惊扰了这幅画卷,但走着走着,却不由自主地被一群专注的手艺人迷住,忍不住上前打探,试图发现他们精心铸造的每一件铜器、每一条艾德莱斯背后的故事……
木合塔尔·马木提
被太阳晒得暖哄哄的街道上,三三两两的行人悠闲地走过,街边的木合塔尔·马木提开始了一天的创作,他娴熟地拿起昨天还未打磨好的铜盆,左手举起榔头一下一下的敲打,“铛铛铛……”的清脆声响配合着右手的转动,不一会儿,铜盆已经初现模样。
37岁的木合塔尔·马木提是第六代铜匠传承人。7岁的时候跟着父亲学习,14岁出师,至今已经培养出15名徒弟。2010年,他带着自己制作的最大铜锅参加上海世博会,获得大世界吉尼斯之最。
阿布力米提·艾萨
桑木做琴身、牛骨做琴杆镶嵌、蟒皮蒙面、板上缠丝弦……52岁的“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阿布力米提·艾萨,正认真地雕琢着手上这个90公分的热瓦甫,这样一件纯手工的乐器,他前前后后需要花费一个月的时间制作。
阿布力米提·艾萨的商铺,装修具有浓浓的维吾尔族民族特色,别具一格的建筑风格,吸引了大量游客的青睐。他的店里,都塔尔、洋琴、弹布尔、唢呐等应有尽有,这些雅致、坚实而精美的乐器,每一件都是艺术品。
米开热木·吾布力卡斯木
凭着对裁剪的喜爱,米开热木·吾布力卡斯木12岁就离开学校,跑到莎车的一间裁缝铺拜师学艺,5年间学徒生涯中,她勤快又聪明,从站在一旁递尺子到独立制作成衣,成长的飞快……17岁,她在家人的支持下开了一家裁缝店,米开热木·吾布力卡斯木今年33岁,依旧爱着这一行。
量体、裁衣后的米开热木·吾布力卡斯木,一边指着电脑上根据个人身材、样貌设计的衣服款式向顾客解说,一边在纸上写下修改意见。在她家,一件制作精良的艾德莱斯绸连衣裙需要300-400元,她和店里的2个工人一天能制作3、4件连衣裙。
马木提江·毛拉克
22岁的马木提江·毛拉克眉头紧皱,手握锋利的雕刻小刀一下一下在木块上刻画形状,雕刻间,他用刀尖接触木头的刹那,在我们看起来,像是在柔软的橡皮泥上作画一般。
跟随师父努尔买买提江学习3年之后,现在的马木提江·毛拉克,已经又做了3年的“小老板”,他的店里还雇佣了一位工人。小店每月收入5000-8000元,马木提江·毛拉克说,自己的店还支持私人定制木雕图案,他希望自己能尽快学好汉语,走出去把生意做得更大。
伊玛目·玉素音
伊玛目·玉素音先将足金的金块儿不断捶打,使其变长变软,接着锤成薄片,然后再度捶打成头发丝般的细条状开始卷出花纹……
艳丽的黄色、泛着金属光泽的金块儿,在30岁的伊玛目·玉素音的手里,能变成精美绝伦让人爱不释手的珍品。跟着父亲学了12年手艺的他,可以算得上是打造黄金首饰中的行家,这些年他独自设计的首饰款式,已经达到上百种。
据伊玛目·玉素音介绍,一个35克的手工镶宝石耳环,需要师徒两人用两天时间才能做出。
阿不都吾普尔·阿不力克木
早上10点,阿不都吾普尔·阿不力克木走进自己的店面,拿出剪刀开始打磨制作,路上的行人依次走过,他却自始至终没有抬过头。热爱制作剪刀的他,大半辈子都把心思花在了如何将剪刀制作的更好更优上。
如今,阿不都吾普尔·阿不力克木19岁和16岁的儿子都跟随他学手艺,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其乐融融。阿不都吾普尔·阿不力克木说,每晚八点回家后吃上一顿老婆子做的茄子拌面,就是最幸福的时刻。
阿不都·麦乃普
在一堆木制手工艺品展架后面的小房间里,阿不都·麦乃普正全神贯注的做着擀面杖,打磨机器一开,木屑飞扬。
今年27岁的阿不都·麦乃普从事这个行业已经有10几年的时间了,手艺娴熟的他,做出来的工艺品精致而漂亮,据他介绍,旺季的时候,自己每天能有700、800元的收入。
如今是一岁孩子爸爸的阿不都·麦乃普,在工作之余还喜欢踢足球和打台球。
分享到
[收藏] [打印] [责任编辑:袁雅蕾]
作者:马青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毛德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