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7月召开的山东省委十届十二次会议确定,山东统筹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精准有效的措施推动稳增长调结构,着重把握“四个关键环节”,努力实现八个方面新进展。围绕这个主题,10月12日,“新常态·新定位·新提升——第十一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大型采访活动在济南启动。活动将通过全国新媒体的视角,全方位展现山东在经济新常态下,稳增长调结构,迎难而上、改革创新的经验做法和成就亮点。
10月7日起,大众网、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山东手机报、大众网官方微博、微信全平台推出系列文章——行稳致远在担当,围绕“一个定位,三个提升”,从项目园区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现代农业发展、创新驱动发展、开放型经济发展以及促进消费改善民生六个方面,宏观讲述山东“稳调”故事,全景呈现为“走在前列”而奏响的山东乐章。
“行稳致远在担当”(92)
提高政策协同性 提升科技创新政策绩效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乔翠霞
政策制定者、政策对象、政策目标、政策工具是技术创新政策的四大构成要素。政策运行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上述各因素内部及其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和相互协作程度的影响,这种各政策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与协作关系即政策协同性。要提高科技创新政策绩效,需要我们在进一步完善各项创新政策同时做好以下几项工作,提高政策协同性。
一是加强宏观指导,提高部门协同性。随着参与技术创新政策制定部门的增多,政策定者之间的协同程度成为影响政策绩效的关键因素。这在客观上要求,政府加强宏观指导。一方面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提高政策协同性;另一方面,要认真研究已有政策目标与政策工具之间、政策工具与政策工具之间的互动关系,为决策部门提供扎实的实证分析结论作为决策参考。
二是强化政策导向的明确性,提高政策目标的微观协同性。无论是作为引导性的激励政策还是作为规范性的规制类政策,尽管不宜过于细致,但由于面对的政策对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经济理性的企业主体,政府在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政策传导过程中影响企业创新行为选择的各种因素,提高政策目标的微观协同性。其关键是,要进一步细化政策目标,增强政策指向的明确性,提高政策的针对性,提高政策制定者和政策对象目标的契合性。以技术引进政策为例,应当根据当地的产业规划和创新型省份建设的任务,进一步细化技术和外资引进的相关政策;进一步加大对重点技术和重点行业自主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行为的激励力度,提高技术引进政策和自主创新政策的一致性。
三是充分利用各种外部影响因素,发挥内外因素的“叠加效应”。技术创新政策的协同性不仅仅表现为其内部各项政策之间的协调程度,技术创新政策与其他政策之目标、工具之间的一致性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政策绩效。这就要求政府在制定科技政策时,充分考虑当地宏观发展规划,以及各项工农业发展规划,将科技政策的制定置于当地政策体系这一大系统中做综合考量,提高科技政策与其他各项政策的协同性,发挥政策的“叠加效应”。(作者系山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初审编辑:牛乐耕
责任编辑:王雨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