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进污水吐出清泉 武河湿地为临沂“净水”再添猛将

2015-10-15 23:41:00来源:大众网作者:樊思思 邓梦娇

10月15日,第十一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采访团来到临沂武河湿地公园采访。大众网记者 摄

临沂武河湿地公园的秋季荷塘,风光宜人。大众网记者 摄

临沂武河湿地公园中的秋季美景吸引了采访团记者。大众网记者 摄

临沂武河湿地公园中秋季美景犹如一幅水墨画。大众网记者 摄

点击查看高清图集

  大众网临沂10月15日讯(记者 樊思思 邓梦娇) “一个一个滞流塘、一片一片莲藕汪、五颜六色水植物、一望无际芦苇荡”,10月15日,第十一届网络媒体山东行采访团来到临沂武河湿地公园,如画的风景令人赞不绝口。几年前,这里还流淌着“酱油汤”般污染严重的河水;而改造提升后的武河湿地不仅景色宜人,还发挥着净化污水的功能,日处理河道废水40万立方米,一年下来能节省污水处理费用约3300万元。

  行走在武河湿地公园,满眼的绿色与周边农田、村庄浑然一体,完全看不出污染严重的痕迹。临沂武河湿地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申磊告诉大众网记者,武河湿地地处沂河、陷泥河、南涑河的下游,是排污水的汇合处。以前的武河几乎与“碧波荡漾”无缘,河水污染最严重的时候,连杂草都很难生长。特别是经历了2008年的“砷污染”事件后,当地政府及环保部门痛下决心,以武河这块“重灾区”为试验田,开展河水环境整治综合体工程,争取实现以水治水。

  “上游的污水进来,我们要确保流经湿地的时间保持在7-10天,确保出水能够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水的排放标准。”申磊告诉记者,为了保证污水在湿地里待够时间,河水流经的路面、围堰路的下面均安装了涵管,每一个路段下游会设有拦河闸,这样就形成了滞留塘。滞留塘的水就会改变方向,经过围堰路的涵管流经另一个滞留塘,滞留塘内养殖了大量的芦苇、菖蒲等水生植物,以保证充分的净化;滞留塘的下游往往会设有溢流坝,再进行双向分流。这样一来,河水就能在湿地里转着圈流动,逐步得到充分净化。

  “能把一条污染严重的河流改造成全国最大的人工湿地,真的很了不起。”沿着碧波荡漾的武河湿地公园一路走来,环球网评论频道主管翟亚菲感触挺深。在她看来,改造后的武河不仅赏心悦目,更为临沂的污水净化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从“酱油汤”到“芦苇荡”,当地老百姓也受益匪浅。武河湿地公园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自从湿地公园建成后,河里的水清了,河边的植物郁郁葱葱,每天早晚都有附近的村民来公园钓鱼、下棋、唱戏、散步。

  据介绍,目前,武河湿地内原生态保育区面积1.5万亩,长10公里。保育区内共栽植苗木30多种12.1万株,水生植物1046.9万株,地被植物150种20万平方米。湿地共分为南涑河和陷泥河两大功能区,南涑河功能区为并联两组各3级布水,陷泥河功能区为9级串联布水,日可深度处理河道废水40万立方米,每年可削减COD2920吨,NH3-N292吨,节省污水处理费用约3300万元,有效提高了湿地自净能力,达到了深度净化的目的,体现了“生态净化效益、旅游观光效益、经济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高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