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玲:理想在大漠飞扬

2014-03-31 16:25:00来源:大众网作者:

理想在大漠飞扬--记中国石化胜利工程公司黄河钻井总公司25513钻井队政治指导员刘艳玲 

  今年31岁的刘艳玲,2009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油气井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现任中国石化胜利工程公司黄河钻井总公司25513钻井队队政治指导员。她说,自己没有轰轰烈烈的业绩,有的只是钻塔和戈壁赋予的立足本职、扎根一线的追求。
  胸怀理想,坚定信念,选择钻井终生不悔
  2005年,刘艳玲走出了大学校门,来到黄河钻井总公司50781队实习。师傅们的议论给她浇了一盆冷水,“井队的活又苦又累,女孩子干不了,趁早找机会调到后勤去”。但刘艳玲不服输,她暗下决心:钻井不是男人的专利,我不但要干,而且必须干出个样子来。为尽快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她从机械操作到设备维护,从井控管理到地层分析,认真学习钻井工作知识,逐渐成了井场上的行家里手。一次,井上遇到复杂情况,队长询问钻头在井段中的位置,刘艳玲没有查看资料,脱口就说出了准确数据,这一下让队长对眼前的这个小姑娘刮目相看。四个月后,刘艳玲开始独立顶岗,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技术工程师。她探索总结出的双膜承压剂应用技术在全公司推广,创造经济效益120余万元;《剪切罐的研制应用》获总公司“金钥匙”技术竞赛创新成果优秀奖,她也因此荣获总公司“三八红旗手”称号。
  正视困难,勇往直前,扎根西部拼搏奉献
  2011年3月,公司组织队伍到新疆参加胜利西部新区大开发,刘艳玲毫不犹豫地向公司党委递交了参战申请。她说:“既然选择了钻井,就应该到西部去,那里是一片充满希望的热土”。 
  初到新疆,恶劣的自然条件让她始料不及: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肆虐的沙尘暴……但刘艳玲没有退缩,“大家能克服的,我也一样能克服”。一次,30939队在搬迁中遇到沙尘暴,能见度不到20米,身体娇小的她被狂风吹得站立不稳,稍有不慎就可能被吹下钻台,她就两手紧紧抓着吊装绳套坚持工作。昼夜温差二十多度,工装难换,她剪开衣袖缝上拉链,热了就把袖子摘下来;井上只有一个澡堂,为了照顾“大多数”,她就选在深夜洗澡;没有“闺蜜”说悄悄话,她与男同事成了铁哥们。即使在井场上看到毒蛇和蜱虫,她也能做到镇定自若。与男友相恋2年多,相聚的时间加起来还不足3个月。为了施工,她先后推迟了三次婚期,拍了三次结婚照。就这样,刘艳玲在新疆一待就是3年,成为队上驻疆时间最长的员工。
  潜心钻研,创新实践,科学打井唱响品牌
  2012年3月,刘艳玲担任了30939队副队长兼工程师,成为当时油田钻井系统唯一的女队长。
  为了尽快掌握新疆区块的施工工艺及工作流程,她每天工作十六七个小时,施工关键时刻,一宿不睡也是常事。为了确保制定措施的准确性,她主动向附近井队技术人员咨询,电话里说不清,就跑过去当面请教,入疆四年,光工鞋就跑烂了八双。努力最终有了回报,他们施工的第一口井排601-平97井,由于措施得当,打出机械钻速34米/小时、钻井周期3.9天的高指标。重点探井哈山1井通过多次试验,优选动力复合钻模式,成功解决打直难题,成为该区块同类型井施工的样本。哈浅101井,刘艳玲带领技术骨干展开攻关,再创单只牙轮钻头连续使用150小时的纪录,成为石炭系钻井施工的奇迹。期间,她总结出了“三制四化”井控工作管理办法,参与制作了滤砂管抓起器,先后发表论文6篇,总结QC成果5项,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2013年11月,通过竞聘,刘艳玲又走上了公司西北项目部25513队政治指导员的新岗位。参加工作4年来,她先后被授予中石化青年岗位能手、胜利油田“十佳”女职工、胜利油田劳动模范、胜利油田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回首走过的路,刘艳玲很淡定:“成绩和荣誉,信任和期望,既是压力也是动力,它将激励我在今后工作中去实现更高的理想”。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郑红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