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松近影
苏葵(美术评论家、作家)
林子里大片大片的青草,早已郁郁葱茏;矮坡间小溪的流水,也已告别了清寒,透出暖暖的春意;林中那些老杨树枝干虽已老迈遒劲,枝头却又披满了嫩嫩的新绿;两只忙碌的燕子,正欲归巢;两个看不到的恋人,恰在呢喃……放眼望去,看不到一丝桃红柳绿,却似闻得到阵阵花香。
面对着孙文松先生的国画《白杨》,或者《晨雾》,或者《静静山林》,恍惚间,我感觉不像是面对着一幅幅水墨丹青,而是犹如晚春的清晨站在山林木屋的窗前,推开窗户,林中的春意一下子扑面而来——我不止看到了林中的春绿,也似乎嗅到了春草的清香,听到了林溪的浅唱。
第一次看到孙文松先生的国画山水时,我一下子就被他画的那几幅春意盎然的白杨打动了。后来又了解了一些他的经历,觉得用谢灵运的那句“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形容他和他的作品,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李白有诗云: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在孙文松先生的画笔下,则可谓“丹青若有情,纸上满含绿”。从那几幅春意盎然的白杨作品的画面中,你绝对看不出画家孙文松先生年已古稀。相反,你会听到画家一颗青春跃动的心,正在吟唱着白杨林中的青春之歌。
作为山东十老山水画家之一,孙文松先生的经历也堪称“春晚绿野秀”——不能说是大器晚成,但也是越老越活跃,越老越灵秀了。
上世纪50年代末,孙文松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艺术系,受到的是严谨的学院派教育,打下了扎实的功底。在大学期间,他曾师从老一代油画名家李超士、国画名家于希宁、张鹤云等名师,是个呐言敏思的“吃苦耐劳”型好学生。那时他的才华并不特别出众,也没有过旱展露锋芒,在恩师于希宁先生看来,年轻时的孙文松“说话不多,很内向,只知用功学习”。
大学毕业后,孙文松分配到大众日报社做美术编辑,以他扎实内向的性格,这“为人做嫁衣”的美术编辑工作,他一做就是40年——从报社后来又到了杂志社,他始终踏踏实实地对待美编工作,逐渐成了新闻美术的专家、行家。当然,他的画家梦始终没有放弃。
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有着扎实西画功底的孙文松先生,开始专攻中国山水画的研习。编辑工作对他来说早已驾轻就熟,工作之余,他开始继续向恩师于希宁、张鹤云等人学习,还大量临摹宋元以来的国画名作,并且深入山间溪边,写生自然。他有意识地把西画的功底运用到国画山水画创作中,力图找到自己的绘画风格。对于孙文松的探索,于希宁曾经评价道:“无论题材的选择,意蕴的表达,构图的经营,笔触的凝聚方式,都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他把西画技法和中国传统有机地糅合、嫁接,创作出一幅幅清新、高雅,有生活情趣又与传统模式拉开距离的属于自己语言的作品来。”
孙文松的作品设及面很广,当然不止我所钟爱的白杨系列。他画山气势磅礴,画竹意蕴悠远,画雪寒气逼人,画春暖意融融。但是我以为,孙文松所有作品中最能体现于希宁先生所指出的“西画技法和中国传统有机地糅合、嫁接”的个性独具的作品,还是他的白杨系列。这些作品中,既有水粉画笔触的节奏感,又彰显出国画“意存笔先,画尽意在”的特征;既有西画的现代感,又不乏国画的传统意蕴。从画家笔下关注的对象来看,“白杨”系列也脱离了传统国画山水画惯常关照的“青山绿水”、“浅绛山水”和“金碧山水”,以及传统国画花鸟画习惯描绘的梅、兰、竹、菊或鸡、鸭、仙鹤、杜鹃、翠鸟、喜鹊等等,完全我到了画家自己的视角和表达方式。可以说,孙文松先生的“白杨系列”,在观察认识、形象塑造和表现手法上,都完成了某种脱胎换骨的蜕变,在中西绘画技法和理念的结合上,开辟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新路。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古稀之年的孙文松先生正像他笔下的白杨一样,焕发出春的活力。希望他在自己开辟的新路上走得更远,希望他画出更多个性鲜明的美妙画卷。
孙文松简历:
孙文松,1938年生,祖籍江苏丰县。1958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艺术系美术专业,后被分配到省大众日报社做美术编辑工作,1978年调山东青年杂志社做美术编辑,六年后调到幸福杂志社任美术编辑、主任等职。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羲之书画院常务院长。
孙文松作品赏析:春风又绿江南岸68X68 2008年作
春来天地新68x68cm 2013年作
九寨一景 186x97cm 2011年作
绿水青山外186x97cm 2010年作
清凉沟 97x97cm 2002年作
蜀山碧水去无声 186x97cm 2011年作
太行魂(一)97x97cm 1998年作
太行魂(二)97x97cm 1998年作
太行魂(三)97x97cm 1998年作
太行魂(四)97x97cm 1998年作
太行早春 97x97cm 1997年作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杨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