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文博会开幕在即 “多彩贵州”文化舰队正扬帆

2015-05-13 14:25:00来源:贵阳网作者:庞博

  图片说明:晟世锦绣、苗疆故事、今彩银饰在内的贵州文创产业的代表企业为本届深圳文博会带来了基于贵州传统的蜡染、刺绣、银饰工艺与现代时尚相结合的创意产品。图为苗疆故事的苗族刺绣产品展示。

  5月14日,第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将拉开帷幕。在往届文博会上,松桃苗族绝技、苗绣、银饰等非遗精彩亮相,绝对贵州、蓝花叙事、严小妮木人等贵州创意依次登场,借势这个中国唯一一个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贵州文化从一般性展示向着以“多彩贵州”品牌为引领的文化创意集群转变。而在今年的文博会上,贵州馆面积将达到855平方米,是历届之最,41家文创创意企业和9个市州联合参与,从多彩贵州驶出的“文化舰队”,正向着文博会扬帆起航。

  用“非遗”讲述贵州故事

  在2014年第十届文博会上,670平方米的展厅里,绣娘正在仔细勾画一条打籽绣的雷公山苗族裙子;堆满各种用农民画图形制作的旅游小商品堆满摊位,27家企业在这条“多彩贵州街道”上,集中展示从贵州带来文化创意实践。

  如果说,如何借势借力深圳文博会,推动贵州文化产业跨越发展,始终是参加深圳文博会的战略重心,那如何利用贵州传统文化资源设计创新、打入市场,便是这个战略的核心问题。自 2005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一概念开始进入国人的视野以来,苗绣、银饰、蜡染等贵州特色手工产品在贵州大山深处演绎属于本民族美丽的同时,也开始吸引外界人对这个民族的探究。“过去没钱的时候,也卖了很多,钱花光了,文化也没了。”如何找到传承与经济的平衡,引起民间艺人的思考。欧东花、唐胜兰、吴晓莉等一批绣娘在黔东南州凯里市内建起了欧东花博物馆、苗妹非遗博物馆、黔苗绣苑等,集传统手工刺绣服饰、生活用品、银饰的收藏和新绣品、银饰销售为一体,这样的展示创新,既是他们翻山越岭收集来的心血,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根基。

  “民族民间手工艺品,根基在民间、在农民绣娘银匠手中。就需要一个龙头企业去为他们闯市场,带动他们在家门口就业。”贵州苗妹银饰工艺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欧阳珍珍说。如今,借着贵州省联牵头推出的“锦绣计划”,公司+绣娘”、“公司+协会+绣娘”、“能人+基地+绣娘”等保护和挖掘优秀民间民族技艺的发展模式逐年增加,将少数民族指尖技艺”转变为“指尖经济”,用非遗符号讲述贵州文化。

  打造“多彩”贵州产业集群

  文化符号的推广并非简单复制,更多是传统文化与现代世界的融合,才能产生新的发展。

  2005年,“多彩贵州”成为中国首个全类注册的文化品牌。自2011年开始,每年的文博会上,都以“多彩贵州”命名贵州综合馆,通过以“多彩贵州”街区的形式营造宜游、宜购、宜体验的空间,活态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现代创意产品。不少人表示,之前对贵州印象就是远、偏、有很多少数民族,通过这次展会,了解了贵州内涵。

  同时,极大地集聚人气的各类场馆,带来现场交易和签订订单的火爆场面,省内不少文化企业通过参加深圳文博会寻找到合作伙伴,“苗蒸堂”与香港相关机构洽谈产品进驻香港市场;“多彩贵州”茶与深圳达达设计公司进行包装设计合作,“知行文化”与台湾知名文创企业达成深度合作意向,“夜郎风”与香港时尚品牌经销商达成合作协议,实现借力发展。近几年,贵州团在深圳文博会的签约金额在全国名列前茅,仅2014年文博会,贵州团现场销售金额达163.99万元,销售订单达2320.66万元,意向性订单金额近亿元。

  眼下,聚集了多彩贵州品牌产品体验、非遗小微企业、创意工作室、文化产业链企业等团队的“多彩贵州文化品牌”,正紧紧盯住原生态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把蕴藏在贵州这块土地上的原生态元素、符号、故事与现代设计结合,让“多彩贵州”品牌在第十一届文博会上进一步走入市场,与资本无缝对接,在大众视野中变得更加具体。

  记者 庞博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宝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