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稳住速度,确保经济平稳运行,确保居民就业和收入持续增加,为调结构转方式创造有利条件;又要调整结构,夯实稳增长的基础。”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着重强调了“保持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
之后,李克强总理在出席黑龙江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再次表示,调结构过程中不能失速,没有一定的增长速度,就会影响就业;反过来,如果不把结构调整好,那么持续发展就没有基础。稳增长和调结构本身是两难选择,必须把二者结合起来,探索出一条新路。
稳增长的意义不仅在于经济增长本身,而且在为改革创造相对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当前有些人把稳增长与调结构对立起来了,似乎一稳增长,政府就不会花力气去调结构,去推进改革了,实际上两者之间并不是简单的替代关系,而是可以齐头并进的。
一个经济体好比人体一样,它具有内部的自我调节和平衡能力,如果因为外在的干预而使它大起大落,就好像一个人吃错了药而出现发高烧或打摆子的症状一样,是很危险的。因为一个人再健康,也很难扛得住这样折腾。所以,治病最重要的是对症下药,即使一时半会找不出病因,也不能急着下那些刺激性强、副作用大的药。
从近一年来国务院出台的措施来看,就是符合这样的逻辑。只要经济形势没有显著恶化,高层不会随意调整大的宏观政策。对中国这样一个内部发展相当不平衡的巨型经济体而言,做好宏观调控,关键是要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市场才有稳定预期,通过调结构起到稳增长的作用。
比如今年2月4日,央行宣布2012年5月18日以来的首次全面降准。值得关注的是,这次在全面降准的同时,央行还对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及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定向额外降准,意在支持小微企业、“三农”等国民经济薄弱环节,继续发挥货币政策在结构调整中的作用。这是延续了去年央行货币政策结构性调控的思路。
再比如不久前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减税降费措施、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和创业创新,部署加快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以公共产品投资促进稳增长调结构。用减税降费鼓励创业创新,带动社会就业和调节收入分配;推进包括重大水利工程在内的公共设施建设,扩大有效投资需求,推动结构调整和相关产业发展。
“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关系是经济运行中的核心问题,也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必由之路。一方面,要继续加快“调结构”步伐。政府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通过有效的制度激励和制度约束,增强企业“调结构”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要继续放活民间投资。政府必须冲破利益固化的藩篱,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扫除阻碍民间投资进入垄断行业的行政壁垒和其他障碍。
通过“调结构”解决制约经济增长的各种结构性矛盾,有利于为经济增长构建坚实的产业结构,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稳增长”可以为“调结构”提供适宜的经济环境和良好好的基础条件。今年我国的经济增速预期目标在7%左右,正是找到了“契合点”。既保持一个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又能促进经济结构的逐步调整,这是我们最希望达到的理想目标。(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子房先生)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