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上午,全国重点网媒记者在布隆赛景区参观。(南海网记者沙晓峰 摄)
6月28日上午,全国重点网媒记者在布隆赛景区参观。(南海网记者沙晓峰 摄)
6月28日上午,全国重点网媒记者在布隆赛景区参观。(南海网记者沙晓峰 摄)
南海网保亭6月28日消息(南海网记者 周静泊)从低矮破旧的茅草屋,到蓝色船型屋顶小别墅,从人均年收入不到三千的贫困村,到如今村民可以有工资、分红、铺租等多元化收入。6月28日上午,一带一路看海南”全国重点网络媒体海南行采访团来到了保亭布隆赛乡村文化旅游区,见证了一个贫困村的完美蜕变。
独具黎族风情的蓝色船型屋顶小楼房,每家每户都有院子,离家不远处便是花海,除了种地赚的钱装进自己口袋外,还能收取租金……在2009年以前,保亭县三道镇什进村的村民都无法想象,在六年之后他们会过上这样的好日子。
2009年的什进村,只是保亭县一个不起眼的贫困村。全村只有48户人家,总共就200多号人。而这两百多人一年的平均收入只有两千多元,远低于保亭县人均收入。村民住的是低矮破旧的茅草屋,生产生活条件极差,饮食卫生得不到保障,只能用石头在地上简单的立起一个三角灶来做饭,基础设施落后,村里没有其他的娱乐设施,小孩只能在土地上玩耍。产业结构单一,靠传统的种植和养殖,没有其他的收入来源,容易受到灾害的影响。
“2010年4月11日,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曾经到访过什进村,为扶贫工作做出明确的指示,他提出扶贫开发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着力解决困难户的脱贫致富问题,让国际旅游岛建设真正成为惠民工程。”布隆赛乡村文化旅游区讲解员告诉网媒行采访团的记者和编辑,在习主席说话后的10天,也就是2010年4月21日,北京春光集团来到什进村成立了海南三道湾大区小镇旅业有限公司,以农民致富为前提,打造生态农村,旅游农业,文化农民的社会主义“新三农”,以全新的大区小镇新村模式,探索旅游开发带动解决三农问题,致力于做好扶贫开发。
6月28日上午,全国重点网媒记者在布隆赛景区参观。(南海网记者沙晓峰 摄)
6月28日上午,全国重点网媒记者在布隆赛景区参观。(南海网记者沙晓峰 摄)
经过数年的努力,现在的什进村摇身一变成为了布隆赛乡村文化旅游区,建起了多功能、配套设施齐全的风情小镇。且什进村的开发模式颠覆了一次性补偿,搬迁安置的普遍做法,而是将旅游结合农业,把景区产业化,目的就是为了让村民不失地、不失居、不失收、不失业,确保他们走上天天有收入、月月有工资、季季有收成、年年有分红的惠民之路。
“原来那些漂亮的船型屋顶小楼是村民的安置房啊,不用离开自己熟悉的故土,还能住在景区里,每天与美景为伴,什进村村民现在的生活可真幸福。”在参观了布隆赛乡村文化旅游区里的民宅后,网媒行采访团的记者们感慨道。
“而且现在村民的收入来源比以前多了很多,除了农田耕种收入、土地合作入股的分红、铺面租金、青苗补偿外,进入我们公司工作的村民还有工资收入,工资不低于保亭县最低工资标准。”讲解员说:“针对五保户、六十岁以上老人、伤残人士、学生等,公司还会有专门的扶助政策。”
“什进村的发展模式挺好的,村民生活好了,而且游客到这里还能看到原生态的建筑和生活。”河南商都网记者李留杨说,这里风景很好,自然风光纯粹,一路上看到水田、辣椒、香蕉等农作物,是一片非常漂亮的田园风光。
6月28日上午,全国重点网媒记者在布隆赛景区参观。(南海网记者沙晓峰 摄)
6月28日上午,全国重点网媒记者在布隆赛景区参观。(南海网记者沙晓峰 摄)
6月28日上午,全国重点网媒记者在布隆赛景区参观拍照。(南海网记者沙晓峰 摄)
6月28日上午,全国重点网媒记者在布隆赛景区参观。(南海网记者沙晓峰 摄)
6月28日上午,全国重点网媒记者在布隆赛景区参观。(南海网记者沙晓峰 摄)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宝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