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经费不应成为"唐僧肉"
大到出国旅游、小到话费,科技投入以各种名目流进个人腰包
大到出国旅游、小到话费,科技投入以各种名目流进个人腰包
他们得到的不仅是一些真才实学,经历也是难得的财富。
春晚在宣传上更加开放,在题材的选择上也不忘针砭时弊。
它所发出的电磁波可能对人体有害,影响健康。
中新网杭州2月1日电(记者 江耘 实习生 徐王俊) 随同着“候鸟”回家的步伐,新年越走越近。连日来,记者走访浙江杭州街头发现,有那么一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尽管回家的心愿如潮涌,但他们毅然留在杭州。在他们看来,“留守”辛苦并快乐着。
赚上新年第一金
“大年”进入了倒计时,在杭州大关西三苑农贸市场,来往的顾客提着菜篮子为春节备上各式年货。在蔬菜摊位上,来自安徽阜阳的摊主王成不停的吆喝着。
大关西三苑农贸市场坚持春节不“休场”,100多个摊主有近7成的外地人留在杭州。王成已是第3个年头没有回老家了。在王成眼里,现在回家交通方便了,但来回加走亲访友至少需要10天,对做生意的他来说可耽误不起。由于留守的摊主较多,王成并不感到孤独,“春节第一天开市,赚到新年第一笔收入,昭示新的一年有个好兆头。”
王成道出了诸多留守“候鸟”的心声。来自河南洛阳的搬运工张军,正筹划着“转行”做家政清洁工。他说,年前大多数的家庭都要来个“大扫除”,家政人员都不够用,这个时候可稳赚一笔。正是看上春节商机,张军让妻子两天前也逆流来杭州干起了钟点工。
亲人在家就在
“今年不回家了,一家人都在杭州。”与众不同的是,谈到要留在杭州过春节,香积寺路上的环卫工人毛秀英却是一脸喜色。
毛秀英的老家在安徽,3个儿子均在杭州打工。儿行千里母担忧,以往每逢春节,她就在家门口盼儿子们回家,可每年都会有一两个回不来,这让毛秀英感到很失落和担心。
2010年7月,毛秀英索性来到杭州干起了环卫工,月收入1900元。春节期间,环卫工人却没有假期,街头的爆竹等还会增加工作量,毛秀英反而不在乎。“现在全家都在杭州打工了,留在杭州过年还能省下一笔车费,只要家人能在一起,在哪都是一样的。”毛秀英畅想着,除夕夜当晚,儿子、儿媳还有小孙子大家聚在一起,团团圆圆吃年夜饭,这种场景在她家已经好几年没有过了。
有付出才会有回报
连日来,出租车司机张文俊去的最多的一个地方就是火车站。各式各样的乘客,带着大包小袋的行李,但唯一相同的是他们对回家的期盼。这些,张文俊都看在眼里,埋藏在心底。
“现在对这个城市还不熟,趁春节期间多跑车熟悉路线,事业才刚起步,出来就是要拼的。”这个20出头的贵州小伙子来杭州不到3个月,为了让自己的工作能尽快走上正轨,他决定今年春节留在杭州。
张文俊已经不是第一次春节没有回家了。他告诉记者,2008年的时候他没钱回家留在江西南昌,除夕夜的时候街上空荡荡的,自己在寒风中冻得直哆嗦,连个吃饭的地方都没有,这令他倍感心酸。
“有很多做司机的老乡会留在杭州,继续坚守岗位,大家都并不孤独。”张文俊对自己的决定并不后悔。
张文俊知道,春节没有回家,父母亲多多少少会嗔怪。“有付出才会有回报,争取花半年的时间,让自己完全适应这份工作;等有了积蓄后就回家乡开个小超市,自己当老板,开始新生活。”张文俊告诉记者,为了理想而打拼,家人应该会理解他的。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杨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