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排队75小时抢头柱香
排队75小时的王先生率先在香炉里上了香,抢到新年头柱香。
排队75小时的王先生率先在香炉里上了香,抢到新年头柱香。
7名干部分别给予行政记过、党内警告、免职等处分。
在这场红包的盛宴背后,互联网应用、企业的曝光率达到高点
买年货花了多少大洋?过年最怕啥?今年包了多少红包?
回老家过年,村里的新变化和街坊乡民的最新情况总是父亲向我唠叨最多的。这不,大年初二,我跟老爸在村里走动的时候,便来到了这幢簇新的房屋门前。这家的主人叫栾文田,是村里最为出名的老贫困户和五保户,本人体弱多病,其妻有智障,家里一直吃着低保和各种补助。
编者按:今年是大众网连续第6年开展新春走基层活动,2015年春节期间,大众网记者将拿起手中的笔,端起相机、摄像机,深入城市、乡村、厂矿企业、车站码头等基层岗位,采访工人、农民、普通市民,倾听百姓心声,了解社情民意,记录祖国的变化,书写普通小人物的感人故事,体验基层群众所需所求,全面展示基层群众的工作和生活,展现出社会和谐、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生动景象,反映基层干部群众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和节日状态,营造出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
新春走基层(58)
老栾头的新“宅子”
时间:2015年1月20 大年初二
地点:招远市夏甸镇留仙庄村
记者:臧海平
回老家过年,村里的新变化和街坊乡民的最新情况总是父亲向我唠叨最多的。这不,大年初二,我跟老爸在村里走动的时候,便来到了这幢簇新的房屋门前。这家的主人叫栾文田,是村里最为出名的老贫困户和五保户,本人体弱多病,其妻有智障,家里一直吃着低保和各种补助。
在我印象里,前些年他的家里根本进不去人,其外观破旧程度令人不忍卒视,就连胶东农村的标配——晒粮和储粮的平房都没有。眼前的这幢房屋,其气派的大门让人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是一个老贫困户的新“宅子”。与周围的邻居闲聊得知,14年由乡政府和村里出资,对栾文田的老房子进行了就地拆除返修,该拆除重建的地方予以拆除重建,该加固的地方进行了加固,对家里和院子里的地面也都进行了硬化处理,同时加盖了平房,重新改造了供排水系统等。
老栾头不在家,未能深入进行了解。但从“居者有其屋”到“居者有好屋”再到让“安居者乐其业”这一步步走来无不彰显着党和政府惠民政策的上接“天气”,下接“地气”,中间得到实惠的便是这些实实在在需要帮助的老百姓——老栾头的新宅子便是一例。
侧记:百年老杨见证乡愁无限
这颗老杨树,是十里八村有名的古树,至今约有百年,我和老爸两人合抱还差大约半米。据说现在这棵百年老杨已经上了市里的保护目录。
百年老杨是我本家的爷爷在其小时候种下的,我小时候没少在这棵杨树下玩耍,每次回乡总免不了在这棵老树下找寻童年的记忆。本家爷爷有一独子,是解放前从胶东解放区抽调到福建的南下干部,全家都在福建生活。村里只留下我这个本家爷爷,去世后,其住过的老房子也年久失修最终倒塌。节前,我的本家大哥在其父的嘱托下从福建赶回将祖宅在原址重盖,并举家回乡过年。而这棵百年老杨默默地见证着这三代人的传承和时代的变迁。
本家大哥节后将返回福建,他告诉我,家里的老父亲跟他讲,回家整修一下房子,老宅可以没人住,但一定要有,这毕竟是老一辈的根呀。就像这棵老树不能动,一直留着一样。而就在这棵老树的旁边,却有一些破落的祖屋,不再有人居住,甚至已经倒塌。一边是新修的老宅,即便无人居住,也要整饬一新,表明把根留住;另一边更多地则是城镇化的加快,农村人口急剧减少,荒废的祖屋,荒芜的土地日益增多。可以想象,再过20年,这棵老杨树周围将不再有人居住,将会有更多的房屋继续倒塌。本家大哥的新房也就会显得愈加另类。正如那游子纠结的乡愁——何处是故乡?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