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爱玥
近日,大众网一篇《张灵甫并非抗日名将,有人故意炒作》的文章一石激起千层浪,引来自干五和公知又一轮新的唇枪舌剑。张灵甫又“火”了,这位公知眼中的“抗日名将”、誓死“不食共栗”的国军“楷模”,借此东风,这位公知手中屡试不爽的为蒋家王朝招魂的招魂幡再一次迎风招展。
然而,无论是自干五还是公知,似乎都陷入了某种误区。因为无论是全盘否定张灵甫还是为张灵甫涂脂抹粉都是对历史的亵渎,因此,将围绕在张灵甫身上的一些争论说清楚就显得很有必要。当前,围绕张灵甫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点。
一、为什么是张灵甫?
张灵甫之所以被公知追捧,大概有如下三个原因。首先,他抗过日,打过日本鬼子,是抗日战争中的“民族英雄”;其次,他在解放战争中并没有被“窝囊”的俘虏,而是自杀(姑且按照公知的说法称为自杀吧),死得“悲壮”;最后,他还比较帅。
分析下来,这三方面原因缺一不可,理由如下:
1、没打过日本鬼子,自然就不用说了,少了抗战的“民族英雄”这个金字招牌,公知看都不会看他一眼--因为完全没有利用价值。或者说如果去吹捧一个没有抗过日,只屠杀过百姓的国民党军官会给自己带来风险,你懂的--公知聪明着呢。
2、为什么自杀在公知眼里那么重要,对比下看看黄维在公知眼里的地位就知道了。张灵甫因为自杀成了公知眼中的香饽饽,而黄维因为被俘并最终忏悔就成了公知眼中的臭狗屎。因为除了自杀这个条件,黄维其他两方面条件比张灵甫实在都不知高到哪去了。论抗日期间战功的话,黄维1938年即贵为陈诚用于发家的18军的军长,同年的张灵甫只不过是个少将旅长而已,在黄维面前,完全不值一提,战功就更是完全无法相提并论;论帅的话,黄维一样不输张灵甫半分,黄维年轻时候的照片在今天看来依然英气逼人。对比之下可知,自杀在公知眼里真的很重要。
3、帅为什么也重要?帅当然重要,虽然我们都说不能以貌取人,但事实上,无论是俊男还是美女,在生活中,总是更容易吸引别人的目光。如果您不信,可以参考邱清泉的遭遇。、邱清泉很“惨”啊,同样是“为党国尽忠”(自杀,不过这个是真的)的“典范”,抗战期间的战功更是远胜张灵甫--邱疯子的名头可不是混来的。可奈何,他的长相实在是让人不敢恭维--起码不帅,上天真是不公平啊,就因为长得丑,居然就被公知果断给忽略了,真是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啊。
二、名将不名将重要吗?
在公知的描述中,张灵甫几乎就成了古今中外第一战神了:以弱胜强,以少胜多,重伤不下火线,整个兵团的歼灭鬼子的战果恨不得都算到张灵甫头上,似乎整个兵团都是由张灵甫这个小小的旅长来指挥似的。
然而,正是因为公知这种公然的“造神运动”取得了适得其反的效果。首先,这狠狠的扇了蒋介石先生一个大耳光,这么空前绝后的“战神”居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旅长,解放战争期间也不过就是个师长而已,蒋介石先生不爱惜人才啊;其次,如果国军一个旅长都这么威武霸气,何以当年大半个中国都陷落在日本人手里,需要共产党的军队在敌后打游击?
当然,抗战期间的国民党军队的“抗日名将”到底有没有?有,当然是有的,虽然标准不一,但郝梦龄军长、王铭章师长他们就是永远的民族英雄、不朽的丰碑、真正的抗日名将。
其实,名将不名将,真的并没有那么重要。不管是谁,只要上过战场打过鬼子就是英雄,就是顶天立地的好汉,就是“名将”。因为张灵甫确实打过鬼子,所以,按照这个标准,姑且将其称为“名将”,也未尝不可。
三、自杀不自杀重要吗?
对公知来说,自杀确实相当重要,前面已经对比过黄维和张灵甫的区别了,这里不再赘述。
然而,自杀就真的那么重要吗?未必!那要看自杀的意义。例如王铭章师长的自杀就是杀身成仁(一说中弹身亡,但是为救国而慷慨赴死,说是自杀亦不为过),死得重于泰山。而有些人的死则注定轻如鸿毛,例如希特勒就是自杀身亡的,会有德国人为其招魂说他死得“悲壮”吗?不,因为希特勒发动的是一场罪恶的战争,他的死(无论怎么死)都只会让别人鼓掌叫好,这个标准一样可以用在张灵甫身上,不管他是怎么死的,自杀也好,被杀也罢,但他维护的是蒋家王朝的封建统治,充当了屠杀人民的刽子手,为蒋介石发动的内战甘当急先锋,所以,他的死轻于鸿毛,至于到底是怎么死的--爱咋死咋死的,谁在乎?
当然,或许公知可能会表示“不服”。因为公知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内战无英雄”。所以,在公知看来,内战其实是一场“各为其主”的战争,但是这样可笑的借口实在是禁不起推敲:看看那些奔波在淮海战场后方推着小推车支援解放军的百姓吧--谁是人民的子弟兵,民意站在谁的一边,谁代表着正义--还不够一目了然吗?
因此,围绕张灵甫的争论可以休矣,无论他是否是“抗日名将”,都不能抹杀他抗日的功劳,不管他是被自杀还是被杀,都是罪有应得。最后,借用知名网友@大众网朱德泉 的一句话作为本文结尾,亦用作对张灵甫的盖棺定论:打鬼子是好汉,杀百姓是混蛋;打鬼子该赞,杀百姓该死;一分为二,不偏不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