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尹延杰
一句常见的话,繁体字爱好者拿来吐槽简体字的:
亲不见,爱无心,体无骨,龟无脚。
意思:繁体字好。简体字不好。
更有甚者,把简体字叫残体字的,觉得繁体字高贵一等。
然后就嚷了:拒绝残体字!
那,果真如此吗?
类似的话题,近百年前吵过了。早1920年,五四运动刚过,中国思想百花齐放,千帆竞流,闹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语言学家钱玄同先生,在《新青年》上倡导简体字——彼时风起云涌,这思想丝毫都不显得激进:那时候,都有人念叨,中国人该使拼音汉字。
两年后,钱玄同先生和黎锦熙先生,认真跟民国政府提交了文件:《减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案》,国民政府大当家蒋先生挺重视,去问了教育部部长王世杰,王世杰道:“我个人认为,有的汉字笔画确实太多,应该作些简化,但只能逐步进行。”蒋先生就派黎锦熙先生去简化了。
1935年,王世杰先生颁布《第一批简体字表》,共计324个。
如果这一路真的实行下去,现在台湾人民,怕也没法拿简体字说事了。然而有人出来拦了一下。考试院院长戴季陶先生进谏蒋中正,曰:
“简化汉字十分荒谬,破坏了中国文化”。蒋先生便搁置了。
所以对繁体字爱好者而言,戴季陶先生实为力挽狂澜的英雄好汉。
那么问题来了,倡导简体字的二位:
钱玄同先生,语言学家,清进士钱振常之子,章太炎先生高足,鲁迅先生的同门。
黎锦熙先生,书香门第,十五岁考中满清最后一届秀才,毛泽东先生在湖南一师的老师。
这两位先生,论到中国的家学渊源,比起商人家庭、留学东京的戴季陶先生,至少不会逊色吧?
为什么二位地道的学者,却会倡导简体字呢?难道说,钱先生和黎先生,不珍视他们自己的立身之本中国传统文化么?
恐怕未必。
倘非如此,那又是为什么?
那是因为:稍微懂点历史的,都知道:如今我们所见的一切中国文字……都多少被简化过了。
中国文字,可以追溯到甲骨文,刻写在龟甲兽骨上。
此后是大篆,狭义而言,即是籀文:为何是那模样呢?答:那是铭刻在钟鼎铜器之上的。这时期,金文、蝌蚪文,都是为了器皿与竹简而存在的。
小篆,是秦始皇帝平定天下后统一的,所谓“书同文”。
但也就是在此同期,秦始皇居然也偷懒,搞起了简化字体。
《说文解字》曰:
“秦烧经书,涤荡旧典,大发吏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为隶书,以趣约易,而古文由此绝矣”。
——这意思,秦国把旧经典都收拾完了,法令严苛,需要大批刑狱人士,这时就制造了隶书,贪图的是简约。隶书的隶,就是隶人的隶。小篆这种书太浩繁,设立一种方便仆隶抄写的书法,提高工作效率。
所以如果说,隶书就是秦朝的简体字,大概也差不多。
《说文解字》也哀叹过,隶书出来后,“古文由此绝矣”,但简化了字体,真就那么糟糕吗?也未必。事实是,秦汉用隶书之后,不耽误中国有汉唐盛世。
隶书后来,也被简化过:唐朝流行的楷书,也是对隶书的某种简化呢——楷书就是去掉了隶书的“蚕头燕尾”,务求简爽。
即:楷书和隶书,多少都是被简化过的字体。中国文化断绝了吗?
繁体字爱好者也提过一点:书法成就多在繁体字。换成简体字,不大好看。
那么问题来了:千古以来,文无第一,但如果说天下第一书法帖是《兰亭序》,谅来反对声音也不大。
妙在,《兰亭序》是行书。
行书是怎么回事?唐朝张怀瓘说:“行书即正书小伪,务从简易,相间流行,故谓之行书”。
关键词是什么?“简易”。
因为简易,行书才流行。
草书也是种简化的书法,甚至当代草书大贤于右任先生,还整理过《标准草书》,里面有个“草书代用符号表”,方便大家将那几缕烟水朦胧、游丝飞舞的笔墨,认出字来。
故,隶书、楷书、行书、草书,都算是从上古老字里,一路简化过来的。
从中流淌出的文化与美感?似乎,也并没怎么差。
中华文明,也没有因为一路简化,而道统中断吧?欧柳颜赵、苏黄米蔡都没有去刻碑,不妨碍他们有文化。
戴季陶先生想得也没问题:汉字如果简化,不免失却一些东西;但钱玄同先生和黎锦熙先生想得更大:他们一定明白,中国文化能浩荡数千年,靠的不是将甲骨文、大篆、小篆、石鼓文一路逶迤而下,抱着不放。
文化是要传承的,而越是简易的,越是方便书写记忆的,越方便传承。中国人太多了,而中国字,每个字,哪怕只少一笔,也许识字的人便能多一些。
庄子是大有学问的人,但他也看得很透:“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得了意思,文化流传下去了,具体的字句忘了也不妨。
何况是区区字形呢?
所以简化字体,中国历史千年以来,都在这么做。繁体字爱好者和简体字爱好者大可各有所好,就像隶书爱好者,不会专门堵着小篆爱好者的门去骂似的。
说一下其中的真根由。
早年间,台湾学者林安梧在《文字简化面面观座谈会发言纪要》中道:
“因政治斗争的对方推行简体,我们就倡导繁体,依哲学角度而言,我们是作为对立面的另一边,居于‘客’位,沦为强势‘主方’的奴隶,结果被逼得硬是要唱反调。”
——可怜的汉字,简体繁体之争,说到底,是被某些人拿来,当政治斗争工具了。
有些人,出于审美和习惯,是真爱繁体字。这样的人,我敬佩。
但世上不乏另一些人,非要强调繁体字的中华文化正统地位,醉翁之意不在酒,乃是为了显得“台湾是中华文化正统”而已。
千古以来,王安石、康有为们每次要搞变法,非得先注解一番孔子,自称新学,推倒伪经,显得“孔圣人也是支持变法的,他也是支持我的”,一个道理:
试图靠文化正统来标榜政治正统,如此而已。
所以啦,作为个人,繁体字当然美,但简体字、小篆、大篆、隶书、石鼓各有各的美。爱用就用好了。比如,如果有人跟我说:王羲之的行书务于简易,没文化;不如西周时的篆刻师傅庞杂,不如上古的甲骨文卜者细密……我恐怕就不能同意。
最后:文化这东西,传承归传承,实用归实用。没必要强扭一团。
中国古代服装、雅乐、字句都极好,但保存它们,不意味着我们非得继续每天穿戴得跟春秋时一样,然后钟鸣鼎食。文化是个活的东西。有些习惯方便使用,我们留着使;有些古迹已经失去生命力,那就当仪式好了。不能因为辕辙车马很美,我们就还骑马车是吧?
繁体字,也是同理。
文化只有传下去,才是活的。
至于那些,用个字体,都能撕扯个高下、拽出优越感来,若非是被斗争意识洗了脑,就是生活中太缺乏优越感了:连用个字体,都能高贵起来了。遇到这种人,最好的对待法子是跟他们说:用键盘敲繁体字,格调也不够高,还是拿起锤凿刀,亲手去刻小篆金文甲骨文,最古朴最妙最正统了!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尹延杰
三大运营商开始针对“史上最严”的电话号码实名制开展不实名就停机的工作。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国全部电话用户实名率已经超过了90%。但是,仍有一亿用户面临停机的风险。 [详细]
据大亚湾警方介绍,8月18日晚,大亚湾霞涌一位小女孩被自己父母抛弃在霞涌海韵广场的公厕旁。经大亚湾区民政部门初步了解,女童或因父母矛盾而被母亲“遗弃”,经医院体检小女孩身体健康并无疾病。22日下午,一名港籍男子现身大亚湾区福利院,自称是女童的父亲。[详细]
22日晚上,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发出向刘伶利老师的家人的公开道歉信。[详细]
陕西省榆林市警方22日披露,发生于该市定边县的“8·17”母子三人遇害案已被破获。经查,犯罪嫌疑人张某荣(男)与死者李某某(女)为同居关系,因生活琐事激化矛盾导致凶案发生。[详细]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8月22日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计划将其研究成果发布到网站上,供读者免费获取。NASA副署长达瓦·纽曼说:“通过开放获取和创新,我们邀请全球社区加入我们,一起探索地球和太空。[详细]
【环球网综合报道】三周前因中风送入新加坡中央医院的前总统纳丹,在昨晚9时48分与世长辞,享年92岁。新加坡总理公署在昨晚约10时发表文告宣布纳丹逝世的噩耗,并指出李显龙总理及其内阁同僚对纳丹的辞世感到难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