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游击队 (/5)

2016年03月28日 16:17 来源:大众网

如今铁道游击队展览馆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今年63岁的潘福安是枣庄市国土局的退休职工。聊起最初筹建《铁道游击队》展览馆的想法他告诉记者:1989年到上海出差,当同住一室的房客知道他是枣庄人,便问当年发生在枣庄《铁道游击队》扒火车、炸桥梁、抗日打鬼子的事儿是真的吗?是不是作者杜撰出来的?这一问让潘福安难以入眠。原来竟有这么多人怀疑那段历史是作者杜撰的。这可是著名作家刘知侠曾两次通过敌人封锁线到枣庄铁道游击队深入生活,并以这支抗日武装队伍为原型创作的小说。回到枣庄后,他到市党史办查资料、找相关老同志了解情况,得知全国健在的铁道游击队员已不足三分之一,有关铁道游击队的图片、史料更少得可怜时,他萌生了用余生抢救铁道游击队史料,全力宣传英雄事迹的念头。从那年起,潘福安北上南下,千方百计抢救发掘铁道游击队的史料、实物,足迹遍及北京、上海、陕西等全国10多个省市,行程达十几万公里,收集药瓶、酒壶、日本侵略者的军刀和炮弹等实物数百件。2000年,经我市民政部门批准创办了“枣庄铁道游击队展览馆”。

  讲起第一次展览,潘福安老人至今非常开心:2000年10月1日,在枣庄市博物馆举行的全市建国以来的第一个关于“铁道游击队英雄事迹”的展览。当时一些老将军、老队员及其子女都赶来了,还有市里的相关领导,那次展览非常隆重、成功。展览的10天里,曾经有人劝我收取门票,可为了让更多的市民了解知情展览内容,我和老伴决定义展。而就在那段时间里我收获了感动,那是在展览后,我收到了一位来自安徽同志写的信,上面写着:从你的讲解中我终于真正看到和了解了铁道游击队英雄的光辉业绩,他们是中国中华民族不甘屈辱和无私奉献的代表,真正净化和振发了我们的灵魂和心胸,他们的精神永存。潘福安说。 从此,每逢节假日,潘福安都把“展览馆”搬到公共场所进行义务巡回展出,并担任解说员。15年来,他已先后在枣庄及全国20多个城市,为党政机关、驻军部队、学校、工厂等单位义展200多场次,接待观众100多万人次,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每年的征兵时节,潘福安就把他的“展览馆”搬进各市、区人民武装部的大院,用“铁道游击队”的精神激励应征青年积极响应祖国的召唤,踊跃报名,立志军营建功立业,报效祖国。同时,他还把收集到的100多件实物、史料等捐献给中国人民抗日纪念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馆所。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对潘福安老人来讲,这又是一个宣传铁道游击队的大好时机,近几个月来他忘我的工作着,接待了无数的游客和记者。原中宣部副部长、文化部代部长贺敬之称:潘福安为宣传铁道游击队精神,弘扬民族主义做出了贡献,他所做的一切,不仅是个人行为,也代表了鲁南抗日根据地老区人民的一种爱国情。 枣庄日报 作者:张晶 编辑:李青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