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学雷锋“最美人物”薄玉芳:一腔热血 写无私大爱

2016-03-01 11:01:36 来源: 齐鲁晚报网 作者:

  说起山东省岗位学雷锋“最美人物”薄玉芳,有两个数字不得不提。22年,这是她坚持无偿献血的年份,18600毫升,这是她无偿献血的总量。2015年底,薄玉芳调至血站业务最前沿、工作最难、科室人员最多的献血服务科任科长,保证了全市每年7.5吨的用血量,薄玉芳说,“我只是普通的人,做了我应该做的事。”

  无私奉献 多产”的献血者

  在荣获山东省岗位学雷锋“最美人物”的名单中,有一个令东营市民格外亲切的名字,薄玉芳。1968年出生于利津的薄玉芳是地地道道的东营人,1993年11月中旬,她从东营市牛庄人民医院调入正在筹建的东营市中心血站担任护士长,成为了第一批工作人员。22年间来薄玉芳坚持献血,总量已达18600毫升,相当于三个成年人身上的血液总量。谈起荣获岗位学雷锋“最美人物”称号,薄玉芳很谦逊,“其实咱们东营献血的人很多,他们都很优秀,我也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薄玉芳第一次献血是在1993年年底,“那时候刚调到血站工作不久,单位组织无偿献血,我献了200毫升。”正是这一次献血,拉开了薄玉芳长达22年的献血序幕。薄玉芳回忆说,看着殷红的血液顺着软管从自己手臂流出,她感到了莫大的欣慰,“以前在医院做护士时和献血最近的距离就是给病人输血,而从那时起,我成为了无偿献血中的一份子,这对于我来说是又多了另外一种奉献患者、奉献社会的方式。”自此以后,每当有紧急采血需求,薄玉芳总是第一个要求献血。而到了血站组织集中献血的日子,只要身体允许,她仍是照献不误。“近水楼台先得月。我是血站的职工,献血有着便利的条件。”

  1995年,在薄玉芳的记忆中是一个特殊的年份,那年冬天的一个下午,河口区发生了一起特大交通事故,造成十几人受伤。部分伤员在抢救中需要输血。医院开出的调血通知来到市中心血站,血站在将血库的全部AB型血液调出后,仍缺400毫升。已经下班回家的薄玉芳得知了情况,二话不说将孩子径直放在亲戚家后赶到了血站,献出了400毫升血液,随着载有救命血液的急救车急驰而去,薄玉芳悬着的心终于放下。

  不知不觉中,献血成了薄玉芳拿得起放不下的事,“献血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选择坚守 不灭的一腔热血

  “只要我在这里,就不能让咱们的血库出现没血用的情况。”这是现已任东营市中心血站献血服务科科长的薄玉芳最经常和血站工作人员说的一句话这是,言必行,行必果,她用实际行动履行着许下的诺言,保证了全市每年7.5吨的用血量。

  这些年薄玉芳奔走在东营的大街小巷进行无偿献血宣传,从20岁的亭亭玉立到40岁的沉稳端庄,她总能从同行的志愿者身上收获温暖与力量,“虽然无偿献血已经得到了很多市民的认可,但仍有一部分市民对此有一定的顾虑,我们的志愿者一年四季奔走在大街小巷,就是希望可以带动更多的市民参与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来。”

  “我常跟工作人员说要学会换位思考,才能理解急需血液救助的市民的心情,才能更深切体会到我们工作的重要性。”薄玉芳坦言,她有一位居住在外省的亲人,曾因为生病急需输血时却被告知血库告急,“那一次经历让我能够充分理解到病人及家属急迫的心情,让我明白了自己的工作远比我想象中更重要,也坚定了自己要做得更好的决心。”

  每到用血高峰期血库血液告急时,薄玉芳就会很着急,看着血库紧张的库存,想着医院等待输血的病人,薄玉芳就会想尽各种办法来缓解用血紧张的情况,加大街头宣传力度,组织献血活动,一天下来心力交瘁。今年,由薄玉芳发起的“无偿献血 点亮东营”无偿献血亮灯活动已在全市开展,凡是各个门头设置了LED显示屏的单位、商家都可参与亮灯活动,可自愿选择无偿献血宣传口号,并自愿选择在相对固定的时段播放,为宣传无偿献血又增添了一份力量。

  对于家庭,工作繁忙的薄玉芳总是不能很好的顾及,“但好在孩子们都很懂事,家里人也都很支持理解。”在薄玉芳的影响下,她的姐姐、弟弟一家还有妹妹一家都成为了无偿献血队伍中的一员。还未成年的小女儿已经成为了一名志愿者,假期时总是跟着薄玉芳在无偿献血的活动现场忙碌,“有时她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有亮灯的单位商家就会很开心的回家告诉我,今天又有一家亮灯了。”说起家人,薄玉芳的语调格外温柔。

  卫生部全国无偿献血金奖、卫生部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山东省道德模范提名奖、东营市十佳文明市民,一项项荣誉见证了薄玉芳不平凡的经历,而她依然很谦逊,“当自己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时,总会觉得能为人们做些什么是很应该的,也是很幸福的。患者需要血液,同事需要帮助,只要自己能伸手帮一把,就能减轻一些困难对他们的压力,何乐而不为。”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石慧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我国首部反家暴法实施 经常性谩骂和恐吓也属家暴

    家庭暴力.jpg

    家庭暴力不是一个新鲜词,长期以来法律却没有明确的界定。根据《反家庭暴力法》规定,当事人若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即可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我国首部《反家庭暴力法》界定了家暴范畴,拓宽了适用范围,首创了“人身安全保护令”。[详细]

    03-01 08-03中国宁波网
  • 如何看6.9%的经济增速

    2015年,我国经济增长6.9%,增速比2014年回落0.4个百分点,但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就业、居民收入和物价水平保持稳定。总之,我国作为一个人口规模超过13亿、经济规模近11万亿美元的经济体,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阶段转换,面临的挑战和机遇都前所未有。[详细]

    03-01 10-03经济日报
  • 广西“16岁夫妻”调查:“结婚晚,好姑娘都被挑走了”

    2月27日上午9点,广西马山县妇幼保健院,16岁的韦璇躺在床上,睁着一双大眼睛,盯着病房顶上的黄渍出神,手上滴滴答答输着液。看到张家乐和吴明敏的早婚新闻时,黄莉说自己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希望他俩的婚姻,不要像她以前见证过的那些案例一样。[详细]

    03-01 07-03新京报
  • 成都抽奖专业户:四年中奖上百次 小奖品直接弃领

    无需成本,每天对着电脑或者手机,不停地刷屏推抽奖活动的商家微信公众号——这样的事,罗兵已干了3年。成都商报记者近日走访了罗兵等“抽奖专业户”,记录下他们的“抽奖人生”。[详细]

    03-01 07-03成都商报
  • 美学者:昂山素季或任缅甸外交部长 协助总统管理国家

    据缅甸媒体《七日》2月29日援引《曼谷邮报》报道,美国学者拉瑞·加甘表示,根据民盟内部消息,昂山素季有可能担任缅甸外交部长,协助总统管理国家。昂山素季为了避免与军队发生正面冲突,决定两年内不寻求修改宪法。[详细]

    03-01 08-03中国新闻网
  • 英七旬老兵打造鲸鱼船欲穿越大西洋

    据英国《每日邮报》2月28日报道,一名前英国特种空勤团士兵耗时20年,打造出一艘长65英尺(约合20米)、重62吨的“鲸鱼船”。原标题:英七旬老兵打造鲸鱼船欲穿越大西洋  据英国《每日邮报》2月28日报道,一名前英国特种空勤团士兵耗时20年,打造出一艘长65英尺(约合...[详细]

    03-01 08-03中国青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