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上午,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刘杰作客大众网系列访谈专题节目《政府职能转变面对面》,介绍人社部门“放管服”工作情况。刘杰说,在简政放权的新形势下,山东省人社厅陆续清理并公布了“行政审批清单”、“行政权力清单”、“行政责任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划定政府与市场、企业、社会的权责边界,以刚性的制度来管权限权,行政审批事项由2013年的18项精简到6项,削减幅度达到三分之二。 【详细】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由山东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大众网开设的系列访谈专题节目《政府职能转变面对面》。
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是简政放权的基本理念。“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句话获得了大家的共鸣。简政放权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紧紧围绕政府职能转变这个核心强力推进,强调放、管、服紧密结合,做到权力“瘦身”、职能“健身”,努力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作为重要的民生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的政府职能转变工作牵动着网友的心。今天我们邀请到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刘杰,为我们介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放管服”工作情况!欢迎刘厅长!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首先,我代表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各位网友和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近年来,全省人社系统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把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作为“先手棋”,坚持放、管、服“三管齐下”,打出了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一套“组合拳”,为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作出了应有努力。
刘厅长,您刚才提到打出了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一套“组合拳”,我想网友们都会非常感兴趣,请您详细为我们介绍一下整套“拳法”。
好的。我们用“组合拳”来形容我们的政府职能转变工作,主要是指将“坚决放权、创新管理、有效服务”三管齐下,努力实现市场自主调节、社会自我治理、政府有效管理服务的无缝衔接和良好共治。
“第一拳”是:简政放权,依法规范权力运行。我们始终坚持职权法定原则,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规范权力运行。2013年以来,陆续清理并公布了“行政审批清单”、“行政权力清单”、“行政责任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划定政府与市场、企业、社会的权责边界,以刚性的制度来管权限权,依法行政。第一,压缩精减审批事项。2013年以来,我们共取消“举办全省性人才交流会审批”等7项审批事项,下放“设立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及其经营范围审批”等4项行政审批事项,并对其余审批事项进行压缩整合。目前,我厅行政审批事项由2013年的18项精简到6项,削减幅度达到三分之二。拆除了一道道严重束缚市场和社会活力的“审批门”“玻璃门”“弹簧门”,最大限度地把从事市场经济活动的自主权、经营权、决定权还给市场,使其从审批客体变成市场主体,从“获得许可才可为”变成“法无禁止即可为”。第二,全面清理行政权力事项。经过清理,我厅承担行政权力事项104项。其中,行政处罚58项、行政强制2项、行政确认12项、行政奖励2项、行政监督5项、其他24项,省公务员局1项。进一步厘清了我厅行政职责的边界和范围。第三,建立行政责任清单。我们按照“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原则,以审批和权力清单明确政府能做什么,以责任清单明确政府该怎么管市场,确定了我厅主要职责11项、部门职责边界2项、事中事后监管制度22项、公共服务事项6项,建立健全了责任追究机制,全面正确履行人社部门职能。第四,明确公共服务事项。我厅共清理公共服务事项90项,涉及劳动就业、社会保险、人事考试、劳动能力鉴定、12333咨询等各项服务事项。清理了盖章和证明类材料,凡是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证明材料、盖章环节一律取消;可以通过信息共享获取有关信息的,不得要求提交原件或复印件;已在上一环节收取的申报材料,不再要求申请人重复提交。同时,我们将审批事项、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全部向社会公开,自觉接受监督。
四张清单织就了严格规范的权力运行网,确保了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第一拳为政府职能转变的深入推进提供了坚实基础。那么第二拳是什么呢?
“第二拳”是:深入推进职业资格改革,激发人才活力。作为我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领导小组”中职业资格改革组的牵头单位,我厅按照国家和省的部署要求,深入推进职业资格改革。
一是全面落实国家取消的职业资格事项。近日,国务院再次公布取消47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这已是第六批集中清理职业资格。2014年以来,国务院共取消319项职业资格,彰显了政府部门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的决心和力度。我省严格按照国务院要求,立即向社会公布并停止相关职业资格鉴定,采取技术手段修改在线考务系统,从源头上避免了违规鉴定行为的发生。二是系统清理整顿我省职业资格项目。2015年在全省开展了职业资格清理整顿和检查督查,对32个省直部门、11个省属行业协会和8个市的职业资格清理整顿工作开展专项督查,全面清理整顿资格设置、类别、实施机构等事项,坚决取消没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决定依据的职业资格。截至目前,我省尚在实施的职业资格共346项,其中专技人员职业资格35项,技能人员职业资格311项,做到了保留的职业资格与国家规定的职业资格完全一致,进一步放宽创新创业的职业资格限制,释放了市场活力。三是全面下放高校和部分科研院所职称评审权。在简政放权中,我们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从反映强烈的高校职称制度改革入手,按照“试点先行、分类推进、择机推广”原则,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全面下放高校教师职称制度评审权。高校自主开展因事设岗、自主确定任职条件、自主设定竞聘程序、自主实行业内评价、自主加强聘用管理。今年5月,又印发《关于在山东社会科学院等4所科研机构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通知》,4家科研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再参加政府组织的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在科研单位中建立健全与事业单位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相衔接、符合科研机构专业技术人员职业特点的职称制度。这项改革是动自己“奶酪”的自我革命,是释放改革红利、提高用人单位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一招,改革成果也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全面清理职业资格和全面下放高校职称评审权,有利于激发人才活力和创造人人皆可成才的环境。第二拳也非常漂亮,更让我们期待第三拳了。
我们的”第三拳”就是:加强监管,营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
一方面,我们加强事中和事后的监管。下放行政权力后,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事中、事后监管上,制定了科学有效的监管规则、流程和标准,对省本级社会保险稽核等22个事项建立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并严格限制监管者的监管自由裁量权。同时,依法依规开展监管,坚决杜绝出现“自由落体”现象,实现责任和权力同步下放、放活和监管同步到位。今年上半年,全省劳动保障监察处理举报投诉案件8026件,为劳动者追发工资待遇4.15亿元,涉及劳动者6.4万人;督促社会保险登记1.6万人。
另一方面,我们创新监管方式,提高综合执法和监管效能。一是推进人社系统和其他省直部门的信息共享,打破“信息孤岛”。比如,通过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可以随时查询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注册信息,通过社保系统可以了解用人单位及社会保险费缴纳基本信息,等等。二是探索开展随机抽查监管,按一定比例随机确定检查人员和高校,减少了监管人员寻租机会,也提高了监管效能。三是推行一体执法,形成执法合力。比如,组织开展了2016春节期间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协调、联合公安、住建、国资委等8个省直部门相关职能部门,对用人单位的农民工工资问题进行现场检查督导,推动解决了一批突出问题。检查期间,全省共出动执法人员2951名,检查用人单位22280户,涉及农民工147.38万人,督促用人单位为11.4万名农民工补发工资7.7亿元。全省未发生重大欠薪违法案件、极端事件和群体讨薪事件,执法效果非常明显。四是推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诚信等级认定及违法行为社会公布,对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章的用人单位,授予不同等级的诚信用人单位称号;对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在相关网站或新闻媒体上给予曝光。目前,我厅共对外公布了60家A级诚信单位。
第三拳确保了市场秩序不因放权减权而混乱,社会自治不因放权减权而失序,以权力的减法赢得了市场和社会活力的乘法。第四拳是什么呢?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第四拳”是:优化公共服务,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服务需求。我们连续三年深入开展“行政程序年、基层基础年、作风建设年”活动,基本实现了“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上水平”的目标,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高,基层基础进一步加强,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具体服务工作中,我们按照“态度要好、手续要少、速度要快”要求,大力提升公共服务效能。我们建立了全国人社系统第一家省级综合政府服务大厅,规范公共服务职能,再造公共服务流程,初步实现了“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有力地提升了人社系统形象,打造了一项便民、利民、惠民的“民心工程”。我们将对外行使的112项行政职责和公共服务事项全部入驻大厅办理,进行流程再造,简化环节,优化流程,做到“一门受理、一门送达、集中办理”。去年10月份投入运行以来,政务大厅累计为服务对象办理业务25万余件,提供咨询服务15万余件,累计服务人数达359万余人次,多个窗口受到办事群众现场或网上留言表扬。同时,我们下大力气加强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现基层服务设施全覆盖。基层服务平台是整个人社服务网络的最前沿,为实现服务下沉,解决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我们大力加强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目前,全省所有街道(乡镇)都设立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所(中心),近90%的社区、行政村设立人社服务站,123个县(市、区)完成县级人社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集中提供就业、社会保险、人事人才、劳动关系等公共服务,实现“一站式”服务,全省基层平台实体化建设任务全面完成。2015年全年,全省仅街道(乡镇)平台就服务群众1.5亿人次、服务单位65万户次,“小平台”彰显“大作为”,基层人社服务的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
我们也从媒体上了解到,近年来人社部门加大投入,推进信息化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不断扩大信息化应用领域,构建起了全方位的“信息化人社”工作新模式。这方面您能详细介绍一下吗?
好的。近年来,我们将信息化建设作为一项重大基础性工程,以省级集中为发展方向,大力推进信息化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逐步扩大信息化应用领域,搭建起全方位的服务新平台,打造了信息化服务品牌。目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基本覆盖全省9800多万人口,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6429万,12333年咨询量达570余万人次。一是建设网上服务大厅。开发启用了公共就业人才、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劳动关系等一系列省级集中系统的网络办公系统,有效满足了群众的实际需要。自主研制了自助服务一体机,实现了人社领域法规政策、业务信息自助查询,提供丰富多样的自助打印,部分基层还首次实现了自助社保缴费。2016年3月“山东人社服务”手机APP上线,为公众提供随时随地、方便快捷的“全天候、零距离”人社信息服务,实现了“人在路上走,事在手中办”。二是大力推进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按照“参保地审批、就医地目录、全省统一政策”的方式,搭建全省统一的异地就医结算平台。2013年8月,全省17市间全部实现异地就医互联互通。截至今年二季度,全省17市联网医院已达167家,异地就医即时结算53.96万笔,涉及金额129.93亿元。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平台的建立,让越来越多的参保人享受到“零延时”异地服务,个人先垫付医疗费再回参保地报销成为历史。三是实现社保卡作为就诊卡使用。参保人到不同的定点医院就医时,均需办理医疗就诊卡,造成一人多卡。为解决这个问题,2014年7月,在省直定点医院试点全面推行统一使用社保卡作为就诊卡的就医模式,目前省直全部定点医院基本实现社保卡替代就诊卡,青岛、淄博、潍坊、日照等多个地市也实现了社保卡替代就诊卡就医。这一服务模式的推出,带来了整个就诊流程的精减和优化,挂号、开方、审核、结算、取药、打印检验报告等功能也实现了“一站式”完成,避免“一人多卡”和“一卡多人用”。这一就医模式将在全省推开,最终实现“人手一卡,通行全省”就诊的目标。
近年来,我省人社领域集中出台了很多含金量很高的政策措施,努力改善和保障民生,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持续增强。那么我们主要制定出台了哪些惠民政策措施?
大家知道,人社部门是重要的民生部门。我们始终坚持民生为本,牢牢把握“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工作思路,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千方百计让人民群众更多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时间关系,我主要从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劳动关系三个方面简要介绍一下。
在就业方面:第一,持续完善就业创业政策体系。省委、省政府先后制定出台财政投入、税费减免、创业贷款、就业援助、培训补贴、社保补贴等一揽子促进就业政策,具有山东特色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并实现了与法律制度的有机衔接,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政府促进就业的作用得到更好发挥。第二,全力助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省政府连续5年从失业保险滚存结余基金中每年安排不少于10亿元的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各市也设立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全省17市实现创业大学全覆盖,建成创业孵化基地630处。2013年以来,全省每年成功创业人数保持了12%的增速,创业带动就业人数递增15%以上,全民创业参与率保持5%以上的增幅,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日趋浓厚。第三,突出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坚持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放在就业工作的首位,每年应届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保持在85%以上。深入实施农民工3项3年行动计划,运用移动大数据技术,推动解决进城务工人员落户,保障农民工平等享受基本公共服务权益。启动实施就业与社会保障精准扶贫,提出“扶贫车间”、短平快式就业培训等一系列创新性措施,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千方百计促进困难人员就业。第四,为群众提供完善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了覆盖城乡的五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山东半小时公共就业服务圈”初步建成。举办春风行动、农民工恳谈日、创业大赛等系列活动,为劳动者就业创业搭建了平台。
社会保障方面:一是健全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比国家要求提前近1年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整合工作,十八大后在全国第一个建立全省统一、城乡一体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率先开展城乡一体、全省统筹的居民大病保险制度,率先出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并启动实施,率先开展职工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妥善解决城镇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障等遗留问题。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努力为企业减负。积极稳妥开展民办非营利职业院校和中小学教师社会保障与公办教师同等待遇试点,加快建立职工大病保险,开展职工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启动工伤预防试点。二是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连续11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目前平均每人每月达2515元。连续5年提高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最低标准100元,比国家标准高30元。连续9年提高失业保险金标准,连续11年提高工伤保险待遇标准。职工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达75%以上,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达40万元以上。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达70%左右,最高支付限额平均达15万元以上;居民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达30万元。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实施以来,累计为264.60万人次补偿医疗费用53.99亿元,补偿人数和金额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有效降低了群众医药费用负担。三是大力提升社会保险管理服务水平。经办服务网络和经办职能向基层不断延伸,经办公开平台和流程进一步优化,打造了“贴心社保”、“电子社保”、“阳光社保”和“规范社保”。全省企业退休人员社区管理率达到99%以上,社保经办机构遍布城乡,延伸到乡镇、街道、社区和乡村,服务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劳动关系方面:我们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作为重要任务,着力解决劳动关系领域的突出问题,积极构建规范有序、公平合理、互利双赢、和谐发展的新型劳动关系。提请省人大修订《山东省劳动合同条例》,为企业合法规范用工提供了法律依据。劳动合同签订率和履约质量不断提高,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效能稳步提升,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提前一年实现全覆盖。劳务派遣进一步规范,落实同工同酬取得重要进展,全省企业基本落实同工同酬,机关事业单位同工同酬工作逐步推开。在全国率先出台维护机关事业单位未纳入正式职工管理人员劳动保障权益政策规定,今年调整了省直机关事业单位未纳入正式职工管理人员基本(基础)工资,每人每月提高500元。近五年共受理争议案件32.1万余件,涉及劳动者49万余人,涉案金额59亿元;查处违法案件13.7万件,为110万名劳动者追发工资等待遇37亿元。
人社部门果然打出了一套漂亮的“组合拳”,以企业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着力点,招招击中要害,冲破了束缚社会创新创业创造活力的围堰,对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政府管理方式起到了重要作用。
刘厅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真是牵动着广大网友的心,有很多网友给我们留言。其中一个网友问到,他是一名技校学生,听说最近出了新政策,技校学生毕业后可以享受大专学历待遇,是这样吗?
是的。为加快推进全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今年5月18日,我厅会同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财政厅、省国资委、省总工会、团省委和省妇联制定出台了我省《关于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文件明确规定,取得高级工、预备技师职业资格的高级技校或技师学院的全日制毕业生,在参加公务员招考、企事业单位招聘、确定工资起点标准和职称评聘等方面,按照相应的全日制高职(大专)或本科毕业生享受相应政策待遇。普通技工学校毕业生,按照普通中等学历教育毕业生享受相应政策待遇,破除了技工院校毕业生成长通道中的“天花板”和“隔离墙”。这个文件政策含金量很高,提出了高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交流引进、使用、激励等5个方面18条政策措施,实施后必将有力推动高技能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最大限度激发技能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这位网友在我们人社厅官方网站可以搜索到这个文件,可以全面学习了解一下。推动结构性改革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一大批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百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希望广大技工院校学生,珍视自己的学习机会和青春年华,钻研技术,学有所成,期待着你早日加入高级能人才队伍,为经济社会发展多做贡献!
好的。非常感谢刘厅长的精彩解读,也非常感谢网友的关注,我们下次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