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孙翔
孙晓青 张姗姗 张丽
年轻的电视编导贠凌婧很惊讶:红军,英国,长征,传教士,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词汇,怎么可以连缀起一个历史事件?
2016年7月25日,在英国帝国战争博物馆,她听到了一段前所未闻的录音,虽然声音显得苍老,但舒缓沉稳的英语却很清晰:
“被俘4天之后,我才看见萧克。他那时25岁,他很忙,是一位很有能力的军官。我很钦佩他。他为了心目中对祖国有益的理想事业,放弃一切,甘愿牺牲。”
录音中提到的萧克,是当年红六军团的军团长;而录音中的讲述者,是出生在英国的瑞士人阿尔弗雷德·勃沙特,中文名叫薄复礼。1922年,他作为传教士被派到中国,在贵州省的镇远、黄平、遵义一带传教。1934年10月1日,他和妻子前往镇远途中,与正在贵州转战的红六军团不期而遇。第二天,红军又俘获了新西兰传教士海曼及其家眷。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红军释放了妇女儿童,而将薄复礼和海曼作为间谍扣留。
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投拍了一部8集电视纪录片,片名《震撼世界的长征》,意在用国际视角看长征,解读红军长征的国际影响力。为此,贠凌婧和她的一批同事分赴世界各地采访拍摄,挖掘出不少鲜为人知的历史档案。
薄复礼和红军的故事,只是被挖掘的诸多史料之一。
由于“左倾”路线的错误领导,红军第五次反“围剿”陷入困境。面对根据地日渐缩小的严峻形势,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曾考虑将红军主力撤离中央苏区,并派红七军团先行北上,红六军团向西转移。1934年8月7日,任弼时、萧克、王震率领的红六军团奉命从湘赣根据地突围西征,在国民党军的重重阻截中左突右杀,转战江西、湖南、广西、贵州,寻求与贺龙、关向应领导的红三军会合,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
萧克与薄复礼就是在这种战争状态下相遇的。
当时,刚刚进入贵州的红六军团只有一张中学课本里的贵州略图,根本不能用于指导行军作战。到了旧州,红军在一座教堂里找到一张差不多1平方米的贵州省地图,可上面的地名标注全是外文,无人能识。于是,萧克叫人带来了粗通中文的薄复礼。
2015年6月,曾任萧克将军秘书的张国琦接受我们采访时说:那天晚上,萧克问薄复礼能不能看懂这张图?薄复礼回答:这是法文地图。萧克便让他翻译,包括山川、江河、城镇、村庄、道路等。薄复礼一边译,萧克一边注,整整忙活了大半夜。
凭着这张地图,萧克找到红三军的准确位置。经过几番苦战,红六军团终于冲出湘桂黔三省敌军的包围,于10月24日在贵州印江县木黄与前来接应的红三军会合。
关于这段经历,萧克在1984年回忆:对我来说,这是一件不能遗忘的军事活动。当时,我对传教士的印象不好,认为他们来中国是搞文化侵略的,所以把他们当地主一样看待,财产要没收,拘留要赎金。但这位传教士帮我们译出了这张地图,而且在边译边聊中,还提供了不少有用的情况,为我们决定部队行动起了一定作用。这张地图成为我们转战贵州作战行军的好“向导”。
和红六军团会合后,红三军恢复了红二军团番号,两支劲旅携手向湘西转移。从11月下旬起,为策应和配合中央红军的湘江战役,红二、红六军团发起湘西攻势,取得很大胜利,1935年1月创建起湘鄂川黔根据地。
这期间,薄复礼一直随红军行动,虽然自由受限,但也得到一些照顾。走不动路的时候,红军会为他提供骡马;生病的时候,战士们会用担架抬着他行军;而当红军利用休整时间开展娱乐活动或者改善生活聚餐时,也会让他参加。
红二军团警卫营战士魏国运曾近距离接触过薄复礼。据他回忆,这个外国人比较高大,但并不凶恶。“对他的生活,我们是照顾的,基本上单独给他做饭。他吃饭还是外国人的习惯,比如吃鸡肉,我们炖着吃,他可以烤着吃。”
通过与红军的朝夕相处,薄复礼发现,这支被外界宣传为“共匪”的军队并不可怕。
害怕红军的是蒋介石。面对在湘鄂川黔渐成气候的红二、红六军团,蒋介石既指挥重兵围追堵截中央红军,又从1935年2月开始,大举“围剿”红二、红六军团。至当年9月,国民党军竟纠集130多个团的兵力对付这支长江以南的红色孤军。为了从根本上摆脱敌人, 11月19日,贺龙、任弼时下达突围命令,红二、红六军团主力当晚从桑植出发,开始艰苦卓绝的长征。
1936年4月11日,部队转战途中逼近昆明。萧克告诉薄复礼,红军决定立刻释放他。此前,萧克曾向他宣讲过红军的政策,并说:“你是瑞士公民,瑞士不是帝国主义国家,同中国没有订立不平等条约,也没有在中国设立租界,所以,我们决定很快释放你。”当时,薄复礼将信将疑,谁知红军果然兑现了诺言。当晚,工作人员发给他10块银元作路费,叮嘱他要等到天亮。
第二天清晨,薄复礼起床后发现,红军已经连夜转移了。
被红军释放后,薄复礼将自己的这段经历写成《神灵之手》一书在英国出版,从一个传教士的角度记下了他的所见所闻所感,比较客观地介绍了他看到的红军。后来,薄复礼定居曼彻斯特,晚年曾接受英国帝国战争博物馆工作人员的专访,留下了这份珍贵的录音。
传奇人物的传奇经历最能吸引人。2016年7月19日,在英国曼彻斯特城赫尔姆区的一座教堂里,贠凌婧和摄制组见证了一场关于薄复礼与中国红军特殊交往的讲座。
讲座的主持人是钱百斯神父。他说:勃沙特(薄复礼)认为,红军中很多将领和士兵虔诚地信仰共产主义,就像他信仰基督一样,尽管观念很不同,但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都是有信仰的人。
按照中革军委的命令,红六军团在西进途中,一度陷入湘桂黔三省敌军的包围。尤其是甘溪一仗打得格外惨烈,担任后卫的红18师第52团伤亡过半,第54团团长牺牲、政委重伤,部队几乎全部损失,师长龙云受伤被俘后坚贞不屈,英勇就义。
此战发生在薄复礼被扣留初期。这让他感受到,红军虽然与艰苦和危险相伴,但并不悲观,始终保持着积极乐观的情绪。
薄复礼在录音中说:“他们有来复枪,通常还在腰间别着一把刀,有的还配备左轮手枪。最明显的是他们的军帽,自己做的,大的帽檐做遮挡,带着一颗红星。军装非常简单,有口袋,一种绿色。”
有人曾问薄复礼:你认为红军不是土匪而是一支正规的军队,是否意味着他们纪律严明?
薄复礼肯定地回答:“是的。他们的纪律非常严明,组织非常有序。他们不准吸食鸦片。吸食鸦片在那个省份非常普遍。他们规定在穷人、教徒尤其是妇女面前,举止要得体。吃别人东西要付钱,借东西会打欠条,如果打碎了东西,他们会照价赔偿。”
他还说:“在这里,我们同样也看到红军的业余活动,大家围坐在一起,这时连长往往自愿出来组织唱歌或进行摔跤比赛。每次表演后,大家都爆发出阵阵笑声。”
在他看来,红军那种令人惊异的热情,对新世界的追求和希望,对自己信仰的执着是前所未闻的。他说:他们的热情是真诚的,令人惊奇的。他们相信自己所从事的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他们正年青,为了他们的事业正英勇奋斗,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和革命的激情。
显然,作为一名西方传教士,薄复礼对于红军的尊重,并非认同红军的信仰,而是赞赏红军对信仰的忠诚。
很多年后,萧克将军看到《神灵之手》的中译本后,感慨地说:“薄复礼先生是被我们关押过的,但他不念旧恶,这种胸怀和态度令人敬佩,这种人也值得交往”。
岁月悠悠。1984年春天,来华重走长征路的美国著名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采访萧克时,提到一个人。他问萧克:你还记得长征中有一个传教士帮你们翻译地图吗?萧克说:当然记得,1980年我在一篇文章中写过这件事。他请索尔兹伯里帮助找一找,“如能见到这位友人或其家属,请代致问候。”
同年秋天,萧克出国访问,途径法国时,特意委托中国大使馆的同志也帮助寻找薄复礼。
不久,两个方向都传来好消息:薄复礼还健在,住在英国曼彻斯特市。索尔兹伯里亲自到英国与之交谈后,给萧克寄来了薄复礼的回忆录和他们在一起的照片;而薄复礼也托人带给萧克一盘有关他近况的录像带和两本书。
萧克将军的秘书张国琦学过英语,他比较了薄复礼的两本回忆录,选择1976年的版本翻译成中文,并由萧克作序,昆仑出版社出版,书名改为《一个外国传教士眼中的长征》。
尘封半个世纪的一段传奇再次成为新闻。
1988年,萧克托人带给薄复礼一本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60周年的大型画册,并让人转告薄复礼:这就是你当年见到的那支军队的今天。
1993年,薄复礼在英国去世,享年96岁。追忆往事的时候,他说过,和红军在一起的那18个月,是他一生中最神奇的经历。
张国琦告诉我们,萧克将军晚年谈到薄复礼的时候多有感慨,一再说:中国革命的胜利,是无数人帮助的结果。对于这些人,我们不应该忘记。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孙翔
这两天,一则消息在微信圈里刷爆:国家将对年收入12万元以上的高收入人群加征个税,并称未来个税改革将“分三步走”,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信息的传播者自作主张,将高收入者定义为年收入12万以上,把‘税收调节’变成了‘加税’,这样一来意思就全拧了。[详细]
今天(25日),记者获悉,湖南省宜章县已全面完成古树名木普查内外业工作。下一步,该县绿化办将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普查成果进行验查评审、公示及相关保护工作等。[详细]
村民们指着楼房告诉记者:“搞电信诈骗的富了,老实人还在住土房。” 据王海强说,从事电信诈骗者一般学历不高,很多都是在珠三角和长三角打工,有正当的职业做掩护。村里的不少人通过电信诈骗一夜暴富,这种放大效应也让不少原本安心务农的村民有些坐不住了。[详细]
近日,一则“金庸状告作家江南作品《此间的少年》侵权”的消息引发广泛讨论。张洪波表示,目前网络文学中有大量的同人作品、续写作品,如果此次判定江南侵犯著作权,可能会影响到此类作品的出版。[详细]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当地时间10月25日,澳大利亚黄金海岸梦幻世界主题公园“雷河泛舟”( Thunder River Rapids Ride )项目发生事故,造成4人死亡。[详细]
23日至24日,中国驻尼日利亚使馆党英参赞率领事部和经商处人员赴索科托州开展安全巡视和预防性领事保护工作,走访了中材建设公司水泥厂和中地海外公司公路在建项目,并分别拜会了该州警察局局长萨里苏和移民局局长阿布巴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