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孙翔
斯蒂芬每天习惯喝一杯咖啡,而在贵州的小镇里,他已经连续好几天没碰过咖啡了,他耳朵上的助听器时不时出毛病,但这些都无法阻碍他前行。 不论到哪儿,他手里都拿着一本书:《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
斯蒂芬
摄制组是两个月之前认识斯蒂芬的。在美国东部海岸斯蒂芬家里的书柜上,摆放着一张合影,右边的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博物馆原馆长秦兴汉,而左边这个人就是他的父亲——哈里森·索尔兹伯里。这张合影正是索尔兹伯里著作《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封面照片。
摆在斯蒂芬书房的合影
足迹遍及欧洲、苏俄和远东各主要战场的哈里森·索尔兹伯里曾担任《纽约时报》副总编辑、全美作家协会主席,其作品《列宁格勒被困900天》、《中国的轨道》等多本著作被翻译成各国文字,声名远扬世界各国。其中,《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在1985年一经出版便家喻户晓。作为第一个写长征历史的外国人,这本书在中国更是许多读者的典藏书籍。
哈里森·索尔兹伯里
而对于斯蒂芬来说,父亲得到的一切荣誉却永远也抹不去他心中的苦涩。
“我不能理解他,他为什么会在1949年他的一个孩子刚出世的时候去了莫斯科,这个问题我不知道答案;为什么我父亲在1966年我哥哥结婚的时候他也错过了婚礼,他的朋友替他站在新娘身边。我理解那次报道的重要性,但是从感情上来讲,我很难理解。”
斯蒂芬在美国费城家中接受摄制组采访
斯蒂芬和父亲的隔阂从家中的摆设也能得到印证,除了书房的那张合影,在斯蒂芬家再也找不到关于他父亲的一张照片。
少年时期的斯蒂芬,少有父亲陪伴。处于叛逆期的他开始爱上摇滚乐,由于耳机的音量经常开得很大,听力也逐渐衰退。现在,斯蒂芬只有在助听器的协助下才能勉强听到别人说话。令人惊讶的是,长大后的斯蒂芬竟然潜移默化般选择了和父亲相同的职业,现在是费城问询报的一名资深记者。
和斯蒂芬一样,摄制组有着相似的疑问:为什么索尔兹伯里对长征情有独钟?是什么让这个美国记者宁愿忍受儿子长期的误解也要完成这本著作?
哈里森·索尔兹伯里《长征——前所未闻地故事》中文版
索尔兹伯里对长征的痴迷最早来源于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1936年的美国,没有人知道长征的故事,更没有人知道毛泽东和他领导的革命。虽然关于长征,《红星照耀中国》只讲了一个章节,但正是这本书使美国人开始对30年代的中国有所了解。
和许多美国人一样,索尔兹伯里也阅读了《红星照耀中国》,他一下就被书中的一句话所深深吸引:“总有人会把这部激动人心的远征史诗全部写下来”。他希望自己成为斯诺期待的那个人。上世界40年代,36岁的索尔兹伯里被派遣到欧洲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紧接着他在苏联写下了《列宁格勒被困900天》,这是一本揭露德国侵略者围困列宁格勒、及苏联人民艰难求存的重要著作。几年后,他在莫斯科以《纽约时报》记者的身份见证了斯大林最后的日子,更因此声名大噪。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去莫斯科会见斯大林,索尔兹伯里第一次看到了毛泽东和周恩来。那个时候《列宁格勒被困900天》还尚未出版,索尔兹伯里在业界还属无名小辈,所以没有机会单独采访他们。然而,这次经历使他觉得自己与中国如此之近,他更意识到中国就像是一个正在苏醒的巨人。正如美国战地记者杰克·贝尔登写的那本书—《中国震撼世界》,而这本书的名字来源于拿破仑的一句话,“中国是一个沉睡的巨人,一旦她醒来,整个世界将为之震撼。”
索尔兹伯里回到美国之后,开始想尽各种办法去中国走走。然而,1972年尼克松访华之前,中美两国20多年属于隔绝状态,没有美国人能够去中国,更没有美国记者可以访问中国。索尔兹伯里经过好几年的尝试,都没有成功。
机会来了,1972年,作为前往中国的第一批美国记者,索尔兹伯里见到了周恩来。
他问总理:“我能去长征吗?”
周恩来却回答道,“我认为不行,长征太艰苦。”
“我父亲是一个非常执拗的人,只要他想要什么,就一定争取到底,没有人能使他退却。”这一点斯蒂芬很确信。
为了争取重走长征路的机会,索尔兹伯里开始付出长达十多年的努力。究竟他有多努力,摄制组在美国找到了答案。
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巴特勒图书馆的一间封闭密室,存放着几盒索尔兹伯里生前捐献来的手稿。10个笨重的大盒子都是按照时间划分的。而每个盒子里的几十、上百份文件又按照人名和时间做了更细致的分类,里面是索尔兹伯保存的各类资料、手稿以及与各国友人往来的信件和照片。
索尔兹伯里的手稿存放处
索尔兹伯里一生储存的资料浩如烟海,但其中的每一页纸竟没有一角褶皱,平整如新;所有的信件,包括信封和邮票都保存得完好无损。据图书管理员介绍,这些资料都是索尔兹伯里生前自己早就整理好的。我们查阅时一次只能看一件,不能打乱其中任何一页的顺序。
每个文件夹中的索尔兹伯里手稿
保存完好的每一页手稿
原本以为10盒四五百个文件夹已经是全部了,图书管理员Tom却告诉我们,还有好几百个盒子存放在位于几十英里外的新泽西库房里,我们这样查阅,没有一年半载根本看不完。
最终在管理员的协助下,摄制组挑选了索尔兹伯里关于长征的最重要的部分。一个星期之后,管理员从新泽西的库房运来了50个机密盒子。
摄制组在哥伦比亚图书馆查阅资料
对于一个外国人来说,要想弄清长征中涉及政治的问题是异常艰难的,能否获得长征的机会还不得知,索尔兹伯里却提前花了10年酝酿、准备,收集和研究了大量有关长征的各种不同来源、不同观点的一手材料。
档案中,摄制组找到周恩来、李先念、胡耀邦、杨尚昆等高层领导和索尔兹伯里的合影,更是挖掘出他对上百位参加过长征的亲历者的采访手稿。
每一页手稿清晰完整,每一张照片背后都详细地标明了时间和注解。甚至中国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版的关于长征的杂志、报纸,也被索尔兹伯里罗列得井井有条。
索尔兹伯里与萧克将军的通信往来
七八位记者通过十几天的查阅,这位外国记者用“长征精神”研究长征的行为震撼了中国摄制组的每一个年轻人。成功是必然的,1984年,索尔兹伯里终于接到中国外交部的邀请,他可以去长征了。
索尔兹伯里与时任外交部副部长钱其琛的通信
得知这个消息,儿子斯蒂芬和母亲夏洛特却忧心忡忡。1983年,74岁的索尔兹伯里患有严重的心脏病,他的身体时刻插着心脏起搏器。提起那段时间全家的纠结,斯蒂芬记忆犹新:
“没有人能够阻止他去中国,我的母亲也阻止不了,最后实在阻止不了,我母亲说那她也跟着去。” 斯蒂芬回忆道。
长达74天,行程1.2万公里的长征路异常艰辛,索尔兹伯里的好友谢伟思回忆道,“哈里森·索尔兹伯里的屁股是铁打的。我们每天都骑马和骡子前行,一整天下来,我筋疲力尽,但是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坐在椅子上用5个小时将笔记全部在打字机上敲出来。
长征路上,夫人夏洛特照顾病后的索尔兹伯里
1984年,75岁高龄的索尔兹伯里在长征路上昼夜工作。心脏不舒服时,妻子夏洛特就强迫他停下来,然后稍事休息就继续前行。
索尔兹伯里与夫人夏洛特在长征路上
索尔兹伯里抓住每一次获得一手资料的机会,遵义会议原副馆长,曾在1984年接待过索尔兹伯里夫妇的费侃如回忆道:“外国人问的问题跟中国人不一样,很直接,很尖锐,刨根究底,不达到目的誓不罢休。”
一路陪同索尔兹伯里的秦兴汉将军回忆道:“他的问题经常问的我们哑口无言,那时候,我戒了很多年的烟又抽起来了。”
74天的旅途使索尔兹伯里亲身感受到了长征的艰难,这也是为什么他的书如此重要的原因,他的书很宝贵,因为没有人像他一样亲身体验过长征之后再写书。儿子斯蒂芬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就在四川会理,索尔兹伯里的心脏出了问题,远在美国的斯蒂芬得知消息后,陷入极度悲伤。“这就是我恨他的原因,他从来都不考虑家人,不考虑我们如果失去他会是怎样的痛苦。”
斯蒂芬没有想到,父亲在做了简单的治疗和调整后,又继续上路了。一年后,《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在美国一经问世,便引起轰动。《纽约时报》,《时代周刊》《华盛顿邮报》 等美国报刊连续刊登报道和书评。中国记者在美国国会图书馆找到了当年这本书畅销的印证。
美国纽约时报1985年对《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的报道
30年过去,儿子斯蒂芬也到了父亲当年的岁数。尽管从小和父亲的感情疏离,但斯蒂芬心里却始终隐藏着一个强烈的愿望。
“趁我还能走得动的时候,我想去中国走一趟长征路。”
尽管年岁已高,但斯蒂芬坚持走一段长征路。他想知道是什么让父亲如此迷恋。
30年前的1984年4月18日,索尔兹伯里来到贵州黎平。这天是他和妻子夏洛特的结婚纪念日。当来到父母曾走过的地方,斯蒂芬也会拉着妻子照一张合影。
上图为索尔兹伯里夫妇在泸定桥合影;下图为儿子斯蒂芬夫妇合影
来到娄山关毛泽东诗词墙《忆秦娥·娄山关》前,斯蒂芬被毛主席豪情万丈的书法震惊了。他要求记者为他一字一句地解释,再和英文版本对应起来。他最终找到了父亲最喜欢的那两句话:Idle boast the strong pass is a wall of iron. (雄关漫道真如铁),With strides we are crossing its summit. (而今迈步从头越)。
斯蒂芬在娄山关毛泽东诗词墙前
在泸定桥畔的纪念馆里,斯蒂芬看到了父亲的题词,他缓缓地念出每一个字:“在长征中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同泸定桥相比,我为飞越大渡河以及赢得这一胜利的红军男女战士们欢呼!
斯蒂芬在泸定桥纪念馆
斯蒂芬感慨道:“这让我觉得离父亲很近,站在三十年前他来过的地方,他试图用别人没有用过的方式,讲述长征故事。所以能看到这些当年他迫切想要去看的地方,并且最终他看到了。对我来说这是非常令人激动的。”
走过一段长征路,斯蒂芬要回国了。临别的那一天,一位92岁的老人想见斯蒂芬一面,为他送行。
军事博物馆原馆长秦兴汉将军来看望斯蒂芬
这个老人就是30年前曾陪同他父亲重走长征路的秦兴汉将军。
1984年,索尔兹伯里与秦兴汉合影,30年前的秦兴汉还很年轻
92岁的秦兴汉和已经70岁的斯蒂芬相见
一向沉默内向的斯蒂芬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潸然泪下。
两个老人彼此并不知道,那张见证长征友谊的珍贵照片巧合般地摆在各自的书房里。
他们渐渐走远,我记起了斯蒂芬在泸定桥的那句话:
“我的父亲不论在哪,都从未离开过我,他的信仰和长征精神一样,纵使远隔千山万水,却又紧密相连。”
或许,这就是父子两代迷恋长征的根源:纵然国度不同,但对信仰的崇尚却如此一致。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孙翔
这两天,一则消息在微信圈里刷爆:国家将对年收入12万元以上的高收入人群加征个税,并称未来个税改革将“分三步走”,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信息的传播者自作主张,将高收入者定义为年收入12万以上,把‘税收调节’变成了‘加税’,这样一来意思就全拧了。[详细]
今天(25日),记者获悉,湖南省宜章县已全面完成古树名木普查内外业工作。下一步,该县绿化办将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普查成果进行验查评审、公示及相关保护工作等。[详细]
村民们指着楼房告诉记者:“搞电信诈骗的富了,老实人还在住土房。” 据王海强说,从事电信诈骗者一般学历不高,很多都是在珠三角和长三角打工,有正当的职业做掩护。村里的不少人通过电信诈骗一夜暴富,这种放大效应也让不少原本安心务农的村民有些坐不住了。[详细]
近日,一则“金庸状告作家江南作品《此间的少年》侵权”的消息引发广泛讨论。张洪波表示,目前网络文学中有大量的同人作品、续写作品,如果此次判定江南侵犯著作权,可能会影响到此类作品的出版。[详细]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当地时间10月25日,澳大利亚黄金海岸梦幻世界主题公园“雷河泛舟”( Thunder River Rapids Ride )项目发生事故,造成4人死亡。[详细]
23日至24日,中国驻尼日利亚使馆党英参赞率领事部和经商处人员赴索科托州开展安全巡视和预防性领事保护工作,走访了中材建设公司水泥厂和中地海外公司公路在建项目,并分别拜会了该州警察局局长萨里苏和移民局局长阿布巴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