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2017专题汇总>中共十九大>报告解读>解读评论

以新思想引领新时代

2017-10-20 09:57:00 来源: 大众日报 作者: 唐爱军

  □ 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 唐爱军  

  确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理论指引和根本遵循,是继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之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是过去五年最具深远意义的成就,是对党的发展的历史性贡献

  党的十九大报告的最大亮点,就是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鲜明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这一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对于深刻把握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中包括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并且要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社会、生态文明等各方面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以利于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时代是思想之母。一个先进的政党,总是善于倾听时代的声音,解决时代提出的问题。与时俱进推动理论创新,是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不竭创造力、强大号召力的根本保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习近平总书记曾把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发展历史划分为六个时间段,第六个时间段就是我们党作出进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13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象地比喻成一篇“大文章”,并指出:“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  

  五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党紧紧围绕重大时代课题,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理论武装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本身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它是随着时代、实践、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领导我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不断通过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同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重大理论飞跃,引领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胜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保持“先锋队基因”、永葆朝气,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坚持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看家本领”,并且从实际出发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让理论更有生命力、更管用。  

  可以说,确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理论指引和根本遵循,是继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之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是过去五年最具深远意义的成就,是对党的发展的历史性贡献。

  

  砥砺奋进的五年,中国之所以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关键在于有新思想指引。

  报告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明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习近平总书记用“八个明确”清晰勾勒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梁八柱”,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  

  “八个明确”的鲜活内容,深刻揭示了这一新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比如总任务,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基础之上,增加“美丽”,强化了新发展理念中的“绿色发展”;把总任务进一步分解到两个15年,承前启后、接续实现,与上世纪“三步走”战略部署一样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说明新时代人民的需要已经从“物质文化需求”发展到“美好生活需要”,“落后的社会生产”发展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征程的伟大实践中,已经解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历史判断,可以说与当年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判断具有同样的划时代意义。对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论述,鲜明表达了中国共产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崇高志向和远大追求,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管党治党的坚定决心和高度自信,反映了我们这样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宽阔眼界和历史担当,我们必须要搞好自身建设,真正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一个政党,这是理想所寄,使命所使,事业所需。

  这“八个明确”,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进一步完善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顶层设计,标志着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来自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关键要在各项工作中全面准确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十四条基本方略: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这十四条基本方略,既是过去五年我们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成功之道,也是我们面向未来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法宝。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我们之所以能够取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就在于我们坚持贯彻这些基本方略;之所以能够解决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就在于我们掌握并运用了这些法宝。在新的历史征程中,我们党仍然会面临一些重大风险考验和发展难题,经受考验、谋求发展,关键在于我们能够在思想上领会好、在行动中运用好这些重要法宝。

  这十四条基本方略,也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实现历史使命、做好各项工作的主要抓手。比如,“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就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总抓手”。作为一个大国,要凝聚人心、团结人民、战胜挑战、实现使命,必须保证我们党始终成为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力量。全党必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当前,各种利益关系的复杂程度前所未有、各种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全体党员干部只有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维护中央权威,服从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才能增强和保持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在做好各项工作中推进“四个伟大”,取得新的胜利。再比如,在各项工作中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为中心有三重维度。从价值维度看,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从动力维度或主体维度看,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依靠人民;从标准维度看,我们的一切工作成效都应当由人民来评价。  

  最后,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基本方略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方法论是一种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思想体系或系统。方法论不同于宏观层面的“思想理论”,也不同于微观层面的“具体措施”,它是连接两者的中介。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必须在各项工作中全面准确贯彻落实这十四条基本方略;同时,全面贯彻这十四条基本方略,必将更好引领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

  四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对党和国家发展历史方位的精辟概括。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回答好“时代之问”,继续写好“大文章”,迫切需要新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我们一定要增强“四个意识”,深入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背景、历史地位、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实践要求,深入领会贯穿其中的坚定信仰信念、鲜明人民立场、强烈历史担当、求真务实作风、勇于创新精神和科学方法论,持之以恒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以新思想引领新时代,以新使命开启新征程,使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毛德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