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栽到家门口,地瓜变成“小金库”

2016-11-03 11:32: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邢玉军 樊思思 亓翔 刘琛

  编者按:

  山东省“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采取超常规举措,用过硬办法,举全省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2016年,是山东三年脱贫攻坚战的开局之年,山东制定了再减120万人的脱贫目标。脱贫攻坚战,冲锋号已经吹响。

  从5月份开始,大众网记者陆续深入山东临沂、菏泽、德州、聊城等地,走进大山、走进农田,走进农户、走进厂棚……

  近距离感知山东扶贫的“超常规举措”“过硬办法”。

  即日起,大众网推出系列全媒体纪实报道——丙申扶贫记,用最真实的镜头和语言,记录最贫困人口的脱贫进程,记录山东正在进行的这场脱贫攻坚战。

  丙申扶贫记(7)

  葡萄栽到家门口,地瓜变成“小金库”

  大众网记者

  邢玉军 樊思思 亓翔 刘琛

  白墙红瓦的民房,宽阔平整的大道,道路两侧的篱笆里一片绿意茵茵,远远看去以为是绿化带,走进一看乐了,绿叶下面还藏着一群圆滚滚的小胖子——这不是紫薯和地瓜嘛。这是德州临邑县宿安乡邢仙龙村新上的产业扶贫项目,利用村内主干道两侧的空地,采取“葡萄、紫薯、地瓜、大蒜”间作种植模式,别看这些“边角料”土地只有13亩多一点,紫薯亩产能达到4000斤左右,眼瞅着到了收获季节,光这一项就可收益4万多元钱呢。

  邢仙龙村的名字来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但多年以来,村民们的生活可一点也不象神仙。全村共98户380口人,仅有的550亩耕地几乎全部种植小麦等粮食作物,人均收入低,致贫原因复杂,是典型的省级重点贫困村。“别人吃白面馍馍,俺们啃干饼子,嚼棒子面”,村民聂秀兰的一席话令人心酸,却是一个贫困家庭的真实写照。

  拿什么拯救村民们的穷日子?2016年以来,临邑县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先后发展47个扶贫项目,覆盖了全县68个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邢仙龙村搞起了葡萄产业园,3年后可为全村带来20多万元的年收入;建成了9个西胡圆拱棚,每年出租收益2.7万元,再加上卖地瓜、紫薯的收入,贫困户人均可实现增收3500余元。虽说项目规模不算大,可个个都是精品,能见实效。

  土屋泥巴路变成“风景画”,村民自豪感“爆棚”

  10月末的德州已有几分寒意,从邢仙龙村村口的牌楼一路向前,转过一个弯,映入眼帘的是宽阔平整、丝毫不亚于城市马路的主干道,两侧的农家小院一座挨着一座,红瓦白墙,绿荫环绕,整个村庄都变得暖融融的,让人心中熨帖。

走进德州临邑县宿安乡邢仙龙村,往日的土屋泥巴路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宽阔整洁的硬化路,白墙红瓦的农家小院,以及路两侧长势喜人的紫薯和地瓜。

  “以前这村里都是土路土房子,晴天一身土,一旦下大雨根本进不来人。”邢仙龙村支部书记邢增然告诉记者,以前村里要啥没啥,2016年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乡里下定决心解决邢仙龙村的落后局面,加快“五通十有”建设步伐,一口气拆除废旧房屋52间,不仅硬化了3.2公里路面和1600多米胡同,还安装了26盏路灯,新修了1600多米排水管道,全村8万多平方米墙面被粉刷一新……不到1年时间,整个邢仙龙村仿佛“女大十八变”,成为远近闻名的样板村,光是过去大半年来村里参观的外地村民就达到了6000多人次。

  “环境好了,每天出门感觉呼吸都畅快,连乐陵、商河这些地方的村民都大老远跑到俺们村来参观呢。”50岁的村民邢加利向记者絮叨着,脸上是掩饰不住的自豪。

  大众网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邢仙龙村主干道硬化、文体广场、村级活动场所、中心幼儿园、卫生室等“五通十有”工作已全部完成。邢增然掰着手指头告诉记者,在乡里的大力支持下,邢仙龙村把村西头一处盐碱低洼地改造成了500多平方米的“人工湖”,在村南头新建了400多平方米的假山公园,在村中的胡同小巷种了1500多棵紫叶李、国槐、海棠和鸢尾,村里的生态环境正在不断改善,村民们的幸福感、自豪感双双“爆棚”。

  葡萄藤下结出“小金库”,残疾家庭直奔“万元户”

  邢仙龙村整村环境的改善让村民们神清气爽,而落实到每一个家庭的扶贫政策,都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效益,让贫困户们打心眼里高兴,踏实。

  沿主干道往前走不多远,就是村民聂秀兰家的小院。75岁的聂秀兰从小就是苦出身,年轻那会儿大家都穷,熬一熬也就过去了,可自打10多年前老伴患上重病,聂秀兰就像跌进了无底洞,看不到光亮和希望。“犯起病来吃喝拉撒都需要人照顾,家里没收入,有好几次实在是困难得没辙了。”聂秀兰不会记账,从老伴生病到去世的10多年,她已经记不清求过多少人,借过多少钱,常常是旧账的零头还没还完,新账又一笔接一笔的添了进来。“一分一厘从牙缝里抠出钱还账,有多难?别人吃白面馍馍,俺们啃干饼子,嚼棒子面……”老人生性乐观,爱说爱笑,再大的事儿也不往心里去,可回忆起那几年的光景,她还是忍不住揉起了眼睛。

提起村里补贴贫困户的政策,聂秀兰满脸笑意,连说家门口种出“小金库”了。

  不过,说到这两年的变化,聂秀兰又恢复了乐呵呵的神情。听说村里搞了好些扶贫项目,专门帮衬贫困户,她寻思着,自己年纪大了,又有腿疼、腰疼的老毛病,有了国家好政策的照顾,以后的日子能舒坦些。“那地瓜、紫薯都是补贴俺们贫困户的,一出门就能看见,这不是在家门口种了个小金库嘛。”聂秀兰张罗着要带记者到院门外看地瓜,好日子刚刚开头,老人脸上的每一条皱纹里都盛满了笑容。

  离聂秀兰的小院不远,就是贫困户邢加利的家。他和妻子都身有残疾,干不了重活,女儿还在念初中,全家人就靠着2亩薄田的几千元收入度日。自打今年春天精准扶贫的政策落实到村里,邢加利觉得好事接二连三地落到自己头上。眼下,门前的地瓜、紫薯已经到了收获季节,粗略一算能卖4万多元,除去成本,全村12户贫困户每家少说也能分到一两千元。另外,村里新建的9个西葫圆拱棚对外承包,收上来的2.7万元承包费也会分给贫困户,“再加上一家三口的低保,这么一算,咱也是标准的万元户啦。”

邢仙龙村规划了村内主干道两侧的13.2亩空地,采取“葡萄、紫薯、地瓜、大蒜”间作种植模式,眼下地瓜已经到了收获季节。

在邢仙龙村新建的圆形小拱棚里,满眼都是绿油油的蔬菜,小拱棚一年出租所得的资金约2.7万元,全部用来补贴村里的贫困户。

  “我们紧紧围绕精准扶贫开展工作,做好扶贫产业论证、评审等环节,确立好扶贫产业,算好每一笔扶贫经济账,扶真贫、真扶贫,把扶贫工作落到实处,扶到点上!”宿安乡党委书记孟宪峰告诉记者,目前宿安乡党政班子正在积极谋划,利用邢仙龙村葡萄产业园区,整合串联本地优势产业,制定生态农业旅游产业规划,借助当地的鱼塘养殖、特产小吃、田家生态采摘园及新建的世贸天阶万亩生态农场等优势项目,科学规划旅游线路,大力发展乡村垂钓、采摘、饮食于一体的生态观光旅游业。

  扶贫项目不能“病急乱投医”,精准有效才能带动大家一起干

  从全省各个村子中的“困难户”,到村内风景如画、村民生活舒心的样板村,邢仙龙村的蜕变凝聚了各级扶贫领导班子的不断探索、实践、创新,逐渐摸索出了适合基层贫困村脱贫致富的发展之路。宿安乡有5个省级重点贫困村,精准扶贫才能持续发展,通过分析致贫原因,反复征求基层意见,乡里确定了“以葡萄产业为基础,鱼藕混养、蔬菜种植为辅助,贫困户全程参与,各村监管会随时监督的”的产业扶贫模式。邢仙龙村的葡萄园区项目、小拱棚项目,辛庄村的葡萄园和淡水鱼养殖项目,大徐村的鱼藕混养项目……截至目前,2015年、2016年产业项目已全部完工,一年算下来,各贫困村的贫困人口人均增收少则一两千元,多则三四千元。

临邑县宿安乡新引进“放心农场”生态农业示范区项目,优先安排贫困户务工,眼下正是白萝卜收获的季节,每天大约需要170名劳力,人均日收入超过70元。

  “对于扶贫项目必须严格审核,尽管我们两年时间内要让1.75万人脱贫,时间紧、任务重,但对于扶贫项目绝不能‘病急乱投医’。”临邑县委书记林春元说。对新上扶贫项目“三堂会审”正是临邑县扶贫工作的一大特色,县里不仅聘请专家评审扶贫项目,严格设计《项目审批报告》,还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主任委员的扶贫开发项目审定委员会,从产业规划、结构调整等层面进行审定,搞好项目定性分析,严把项目质量关。为了确保项目上一个成功一个,力争带动一批,全县68个重点村的47个项目,各个都要通过土地、环保、质量、效益等多方面的严格考核,有的项目甚至换了3次方案才最终通过评审。

  “德州已进入脱贫攻坚的关键阶段,要以新发展理念统一思想、引领行动,要把脱贫攻坚与全面致富奔康相结合作为全市脱贫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标本兼治、综合施策。”5月17日,德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勇到市扶贫办调研时如是说。坚持“见效快、效益好、管长远、带动强”四个标准,选择最合适的项目,培育最符合当地发展前景的产业,已经成为全市产业扶贫工作的精髓所在。有了好的产业和项目,才能越做越大,带动整村、整乡镇的群众,由“看着眼红”到“跟着干、一齐富”,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从而摆脱德州农民“有粮吃,没钱花”的窘境。大众网记者了解到,目前,德州市直接投入产业项目的财政资金达3.15亿元,发展了种养加、光伏、电商、乡村旅游等8个产业类别共1006个项目,帮扶贫困户3.95万户,受益贫困人口已达6.37万人。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毛德勋

推荐阅读
  • 网购一族请注意 这些商品不适用7日无理由退货

    网购一族请注意 这些商品不适用7日无理由退货.jpg

    办法进一步明确,消费者基于查验需要而打开商品包装,或者为确认商品的品质、功能而进行合理的调试不影响商品的完好。办法明确,消费者退回的商品完好的,网络商品销售者应当在收到退回商品之日起七日内向消费者返还已支付的商品价款。[详细]

    01-12 15-01中国新闻网
  • 外交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梁奕)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12日在例行记者会上称,近日,尼日利亚政府就台湾地区驻尼机构存在的违背一个中国原则问题作出政治决断并采取一系列果断措施。对此,陆慷表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详细]

    01-12 21-01中国新闻网
  • 父母苦寻26年终找回女儿 38岁的她如今已成外婆

    女儿.png

    26年后,在金华、义乌警方和“宝贝回家”志愿者的帮助下,身在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县大山之中的赵玲巧终于找到了亲生父母,回到了义乌。亲人终于相见,母女相拥300余秒,泪流满面。“真运气啊,你回来了,我还活着,你爸爸也还活着……”母亲念叨着。[详细]

    01-12 10-01钱江晚报
  • 快递业新一轮“洗牌”在即 中小快递“四面楚歌”

    随着资本的大量涌入,快递业在得到“输血”的同时,也迎来了行业新一轮“洗牌”。除了上市之路的艰难,二三线快递企业还要面对“输血”后的巨头在利润率上的进一步挤压。二三线快递企业还要面对来自电商自建物流的竞争。[详细]

    01-12 08-01经济日报
  • 央行开出2017年首张第三方支付罚单

    央行开出2017年首张第三方支付罚单。同年8月央行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针对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风险和跨机构清算业务,对第三方支付企业开出5张高额罚单。[详细]

    01-12 21-01东方网
  • 莫斯科:希望普京与特朗普能够和睦相处

    (记者 华迪)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德米特里·佩斯科夫在评价美国新上任总统特朗普的演讲时说,莫斯科希望俄罗斯总统普京和美国新上任总统特朗普能够和睦相处。[详细]

    01-12 21-01人民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