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大力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2017-09-20 09:11:00 来源: 大众日报 作者:

  当好文化繁荣兴盛排头兵

  山东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大力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9月20日,第八届世界儒学大会将在曲阜拉开帷幕,本届大会主题是“儒家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举办高规格国际性儒学盛会,对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必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 记者 赵 琳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的殷切期望和要求。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他强调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近年来,山东牢记总书记嘱托,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主动作为、勇于担当,大力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努力在中华文化繁荣兴盛进程中当好排头兵。

  盛世修典,传承文脉。4月19日,省委宣传部和山东大学联合启动了“全球汉籍合璧工程”,力争让流散海外的11万部“经、史、子、集”等中华优秀传统典籍回归祖国。这项传承中华文脉的重大文化工程,被誉为当代“四库全书”。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9月刚开学,山东省内的中小学全面启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山东由此成为全国第一个在小学、初中和普通高中三个学段全面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的省份。

  从当代“四库全书”,到学生们人手一册的课本,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在山东体现了“登峰造极”和“落实落地”的有机统一。

  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研究、阐发方面,山东立足本土、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全面引领。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承担儒学和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方面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72项;近几年完成的儒学和传统文化方面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成果,获得“优秀”等次的占30%以上,远超全国10%左右的优秀率,多项成果入选《国家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这些成果的取得,与我省重视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有直接关系。”省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阐发必须在重大项目上取得突破。我省2015年启动了“齐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工程”,推出105个重点项目。通过项目牵引,集聚各方力量协同创新,研究成果领先全国。截至目前,2017年度43个重点项目已评出,将于近期发布,财政专项资金予以重点扶持。

  “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于2016年3月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我省提出,力争经过15年左右的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道德文化首善之区和世界东方精神家园,在世界儒学研究和文明交流互鉴中的核心地位更加巩固。

  在突出儒家思想文化研究阐发的同时,山东立足本土多姿多彩的文化优势,全面深化、整体推进东夷文化、齐文化、莒文化、诸子百家学说等的挖掘阐发。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既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纲领,又是推动当前文化繁荣发展的指南。山东坚持和贯彻“两创”方针,着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扬弃继承、转化创新,更好地融入当代、服务今人。

  把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地应用到干部教育培训中,打造干部政德教育基地,是山东贯彻“两创”方针的鲜活例证。

  在齐鲁大地,孔孟之乡,一些举世闻名的人文古迹,已成为党员干部守志、补钙的“活教材”。在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基地,每年有2万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干部政德培训班学员,在此汲取文化滋养,提升为政之德。

  8月29日,首届山东文化惠民消费季“新儒风 山东行”公益讲坛开讲。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主讲的“孔子儒学的人文精神”等精彩讲座,让近600名学生在开学第一课充分领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时代魅力。

  让儒家经典动起来、活起来,让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省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一道,积极创新形式、丰富载体和阵地,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军营、进家庭,推进普及教育全覆盖。

  全省城乡建成基层“道德讲堂”5.6万多所,乡村(社区)儒学讲堂发展到9200多个,举办活动4万场次,参与群众500多万人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山东“乡村儒学现象”;

  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乡村记忆”工程,2014年启动以来,已建成第一批56个乡村(社区)博物馆,让村民“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

  实施孝诚爱仁“四德工程”、在村居、企业、学校建善行义举四德榜的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

  举办“国际中学生儒学辩论大会”和“论语大会”,举办“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带动1000所学校100多万中小学学生参加,让孩子们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向善向上的力量……

  “努力在世界儒学传播和研究中保持充分话语权。”这是山东的文化使命。以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世界儒学大会、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尼山书屋、孔子学院等一批齐鲁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交流品牌为载体,山东着力推动中华文化在核心价值层面“走出去”,讲好孔子故事、山东故事、中国故事,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

  “在对待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上,要立足本国,择善而从,创为一体,新体新用。”国际儒联顾问联络委员会委员、同济大学教授祝瑞开早在1961年就参加过在曲阜召开的儒学研究研讨会。50多年后的今天,盛会开幕在即,祝先生表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旧体”,也不是外来的“外体”,而是融合“新体”——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新兴文化。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石慧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