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绿水间 《沂蒙山小调》唱出革命老区新声

2017-06-28 16:09: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大众网临沂6月28日讯  6月28日,“2017北京网络媒体红色故土行”活动代表团走进临沂费县,在白石屋村,家喻户晓的红色歌曲《沂蒙山小调》就诞生在这里。70多年前的战火中,一曲《沂蒙山小调》响遍这片土地,受歌曲的影响,沂蒙老区热血青年奋勇参军报国。今天,围绕《沂蒙山小调》诞生地而崛起的沂蒙红色旅游,已经成为当地红色文化发展的经典名片,小调婉转,唱出老区新声,字里行间娓娓道来的红色故事,更让人心底的家国情怀油然而生。

  白石屋村风光优美,三面环山,西面是海拔1000多米的天然屏障“望海楼”,极为隐蔽和幽静。抗日战争时期,正是凭借这种隐蔽而幽静的地形,白石屋一带曾是山东党政军领导机关和后勤机关经常活动、驻扎的地方。抗大一分校、《大众日报》印刷厂都曾长期在这里驻扎,至今遗址犹存。

  据了解,1940年,为揭露“黄沙会”这一民间武装组织的反动面目,驻扎在白石屋村的北京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文工团团长袁成隆等人,在借鉴传统民间曲调的基础上,创作了歌曲《反对黄沙会》,这正是《沂蒙山小调》的前身。在一次庆功会上,文工团团员阮若琳唱了这首歌曲,群众听后情绪激愤,当场就有300多人报名参军。1946年,华东地区举行民歌汇演,受到陈毅元帅称赞,轰动全国,后来这首歌经过不断地修改加工,大约在建国前后,形成了今天这首传唱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的《沂蒙山小调》。

  1999年,为了纪念《沂蒙山小调》的诞生,费县县委、县政府在《沂蒙山小调》诞生地建立了纪念碑、纪念亭,记载了《沂蒙山小调》诞生的过程,以及现今流传的《沂蒙山小调》词曲及作者,以启后人,永志不忘。并请原抗大一分校文工团团长、国家农业机械部副部长袁成隆同志题写了“沂蒙山小调诞生地”纪念碑名,词作者阮若珊同志题写了“深深怀念沂蒙好地方”,分别镌刻在白石屋村旁的巨形花岗石上。

  历史不会被人忘却,红色故事常在心头温热。这首《沂蒙山小调》,时至今天,它依旧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围绕白石屋的特殊地貌,依托沂蒙山小调诞生地革命历史,费县当地重点打造了《沂蒙山小调》生态博物馆,全新规划阐释《沂蒙山小调》,诠释“立场坚定、爱党爱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续写革命年代的辉煌。《沂蒙山小调》诞生地所在的红色文化项目作为省重点项目、省服务业重点项目和省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入选了2015年中国旅游投资优选项目名录,成为山东省入选的19个项目之一,也是临沂市唯一入选项目。在红色旅游的带动下,不仅费县,临沂河东区、罗庄区、沂南县旅游文化产业也遍地开花。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孙翔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