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馆讲述山东最悲壮的突围战

2017-06-26 19:06:00 来源: 临沂文明网 作者:

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馆

  临沂费县是革命老区,抗日战争时期,费县共有2.36万人参加八路军,对日伪军作战1200余次,取得了多项战役的胜利。而发生在1941年11月30日的大青山胜利突围战,是山东抗战史上最为悲壮的一次突围战。

  1941年11月30日,日军独立混成第10旅团及周围据点的日伪军,从北、东、南三面对大青山地区进行“清剿”。凌晨时分,抗大一分校五大队一中队在蛤蟆石沟首先发现敌情。周纯全校长命令一中队队长文金和带领队员紧紧顶住北面敌人的主力部队,想方设法干扰敌人前进的速度,为大部队转移争取时间。

  就在抗大一分校与敌遭遇的同时,抗大一分校、山东分局、一一五师和省战工会、姊妹剧团等2000多名机关人员,正由梭庄向大青山一带转移,在到达五道沟时与敌遭遇,发生激战。在五道沟,山东省战工会副主任陈明,德国共产党员、太平洋学会记者汉斯·希伯,一一五师敌工部长王立人,保卫科长李绍贤等相继牺牲。在向猫头山方向转移时,姊妹剧团政治指导员甄磊牺牲,团长辛锐身负重伤。当时一一五师师部大部分人员向大青山东南方向的上下石盆村突围,其它各部机关人员在敌人的尾追下,翻过猫头山,也都涌进了南涝坑。

在纪念馆序厅,这组主题雕塑就是大青山浴血突围战斗的缩影。

  这一时间,抗大一分校、山东党、政、军机关近六千人全都涌进了这狭窄的南涝坑山凹里,而这近六千人中有战斗力的人员仅有六百余人,其余的全是非战斗人员。而此时,北、东、南三面的敌人越逼越近,随时都有被敌人合围的危险。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抗大一分校校长周纯全毅然担起了指挥突围的任务,他迅速组织人员在南涝坑紧急分析敌情、部署突围。

  担负掩护任务的抗大一分校的勇士们,在各制高点阻击敌人。他们利用山石作掩护,打退了敌人的数次进攻,弹尽后同敌人展开了白刃战、肉搏战,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为战友们赢得时间。

周纯全夫妇荣获的独立自由勋章。

  在大青山南麓,蒙山支队、蒙费大队和费东县大队阻击着诸满、薛庄、石岚等据点来敌。在我军勇猛的冲击下,敌人纷纷向两翼溃散,几千人的突围队伍,沿着英雄们用鲜血和生命杀开的血路,越过了黄草关河,奔向塔山,脱离了险境。

  在大青山突围战中,有许多相爱至深的革命夫妻,其中一对夫妻是国际主义战士汉斯·希伯和秋迪·卢森堡。1932年,汉斯·希伯他和妻子秋迪在上海发起成立了国际马列主义学习小组。为了向全世界报道八路军在敌后的抗战事迹,他执意到山东抗日根据地,深入一线采访。1941年10月,日寇冬季扫荡的风声日紧,中共山东分局领导人为了保证希伯的安全,决定送他回上海暂避。但他坚决不同意,他说:“一个有作为的记者,是不畏惧枪炮子弹的!”11月30日,希伯在跟随山东分局进入五道沟时,遭到敌人机枪扫射,身边的翻译员警卫员相继牺牲。希伯也被子弹击中,倒在了中国的土地上,时年44岁。

山东军民为汉斯·希伯修建纪念碑及他的妻子秋迪·卢森堡来大青山看望丈夫

  希伯牺牲后,他的妻子秋迪·卢森堡一直在上海等待丈夫的消息,她等了一年又一年,直到抗战胜利后,她才得知希伯已经永远留在了大青山。之后,秋迪曾经两度来到大青山缅怀她的丈夫。

  大青山突围战,我方近6000人的庞大队伍,仅靠600人的低劣武装,抗击5000多装备精良的日军。以牺牲300多人,伤500余人的代价,粉碎了侵略者的重兵“清剿”,成功地保卫了山东党政军机关。中共山东分局书记朱瑞评价这次战斗说:“一场壮烈的拼杀换取了几千人转危为安的空前胜利。这是山东抗战史上抗大人立下的有独特意义的战功。”

  【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馆简介】

  大青山位于蒙山主峰的东麓,海拔686.2米,是费县、蒙阴、沂南三县交界的最高峰,沂蒙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区,我党政军领导机关、抗大一分校、大众日报社和被服厂、战地医院等后勤组织长时间驻扎在这里。

  为缅怀英烈,2012年11月,大青山胜利突围七十二年后,纪念馆在大青山下落成。现在已建设成集纪念广场、纪念馆、纪念碑及抗大碑林于一体的红色党性教育基地,现已成为山东沂蒙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临沂文明网)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孙翔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