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2017专题汇总>2017全国两会>两会现场>声音

麦子加“硒”不愁卖?代表支招农业供给侧改革

2017-03-04 14:23: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王宗阳

  大众网北京3月3日讯(特派记者 王宗阳)“现在种粮效益在下滑,传统农业必须要转变。要提高附加值,创造品牌。”大众网记者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山东代表团住地采访时,多位代表提出农业供给侧改革是大势所趋。

全国人大代表王银香接受大众网记者专访。(记者 王宗阳摄)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银香伟业集团董事长王银香与田地打了一辈子的交道,她的企业主要从事种植、养殖、加工与运输的全链条农业服务。但她也有“担心的事”:如今农业发展走到了顶峰,农药、化肥发展的越来越好,但效益却在下滑。比如,目前山东小麦平均亩产很难达到1000斤,抛去农药、浇水、收割等等成本,农民难赚钱。这个问题咋解决?

  王银香举了菏泽东明县的例子。东明县集中种植富硒小麦,麦子贴上了“金翅膀”。首先,村里集中流转土地,在合作社带领下种富硒小麦。这种高品质小麦需求量大但种植量小,附加值比较高,好的富硒小麦面粉能买到10元一斤。合作社瞅准商机,按高价收小麦,农民不再发愁小麦销路。此外,农民还可以将土地托管获得分红,另外再打工赚钱。王银香还举了山东寿光的例子,这的蔬菜为啥不愁卖?归根结底,是因为农业实现了规模化发展,打造了蔬菜之乡的品牌,形成农产品的追溯体系,让更多消费者放心、认可。

全国人大代表宋心仿接受大众网记者专访。(记者 王宗阳 摄)

  麦子加“硒”不愁卖的故事,也体现着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性。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油大学特聘教授宋心仿在接受大众网记者专访时说,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关键要素,也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环节。我国地域辽阔、农产品种类繁多,传统的农业生产信息收集、统计方式、发布工作量太大,使得信息反馈迟滞,难以及时进行农业生产的引导和合理配置,造成“蒜你狠”“姜你军”“豆你玩”等现象频发,致使农业生产者和消费者双方“受害”。

  宋心仿认为,加快农业信息化、大数据建设势在必行。他建议,应从国家层面打破部门壁垒,建立全域性统一综合的农业大数据平台。信息化可架设起生产者与经营、消费者的桥梁,可有效助推供给侧结构调整与改革,可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农产品链条”,促进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发展,促使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魏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