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6月05日 08:27 来源:海南日报
俯瞰澄迈福山咖啡文化风情小镇以及附近的环海南岛高速公路西线福山立交。本报记者 张杰 摄
■ 本报记者 徐一豪
新成果——确保环境质量只升不降
世界长寿之乡、国际生态农业示范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全国绿化模范县……过去5年澄迈获得的荣誉中,有不少和“生态”“绿色”有关。
近年来,澄迈紧紧围绕海南生态省建设战略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三县两地”(生态现代化建设县、新型工业县、休闲低碳旅游县、热带高效农业示范基地、海南核心物流集散基地)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首要位置扎实推进,坚持重拳整治、坚守底线,确保了环境质量只升不降。
2016年,澄迈全面开展六大专项整治行动,全县共拆除违建10.43万平方米,完成53个省级卫生村建设,完成“绿化宝岛”造林绿化9133亩,超额完成627辆黄标车淘汰目标任务。
此外,澄迈还完成了生态红线划定工作,筑牢了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屏障;严打非法采砂洗砂行为,保障海洋、内河(湖)生态环境安全;建立饮用水安全保障体系,启动南渡江金江集中饮用水源取水口上移工程建设;积极创建美丽宜居示范村庄,开展了93个自然村的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工作,福山镇和该镇敦茶村分别入选住建部美丽宜居小镇和美丽宜居村庄示范。
一系列积极有效的举措,确保了澄迈生态环境的安全。2016年,澄迈全县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9.7%,地表水水质均达或优于地表水Ⅲ类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达标率100%,近岸监测海域均为一类和二类海水,地表水、地下水、海水水质均优良。
新产业——生态循环力促绿色崛起
在澄迈老城经济开发区内,两座矩形的垃圾焚烧炉张开“大嘴”,不停地“吃”进生活垃圾,再“吐”出电能,并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千家万户。这家典型的节能环保企业,就是日处理垃圾2400吨、年发电1.3亿度的中电新能源垃圾焚烧厂。
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只是澄迈近年来积极推动发展的绿色产业之一。据介绍,近年来该县以生态软件园为依托,积极发展以特种玻璃、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扶持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源,培育发展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其中,智慧新城建设顺利推进,生态软件园入驻的IT等企业1629家,园区GDP达232.7亿元。
比如,广益多等新型墙体材料项目,利用华能海口电厂湿排粉煤灰等废弃物作为原料生产实心黏土砖代替品,形成了6亿块实心砖替代产能,不仅“变废为宝”,还解决了海口电厂湿排粉煤灰等废弃物的出路问题。
又如,澄迈车用沼气能源示范项目,已建成具备日产1.5万Nm3车用沼气、沼渣60吨和沼液150吨,日处理禽畜粪污等各类废弃物250吨的能力,促进了全县清洁能源交通系统建设。
此外,澄迈还继续实施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生态林业、生态海洋业、生态物流业工程,进一步健全生态产业体系。热带高效农业、高新技术产业、低碳制造业、互联网产业等发展迅速,绿色GDP占比超过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