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猛于奥运:奥运冠军为什么拿不到全运冠军

2017-09-01 14:31:00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李旭

  在本届全运会射击项目4天的个人比赛中,奥运冠军难夺全运会金牌的“魔咒”始终挥之不去:首日陈颖、郭文珺、张梦雪纷纷无缘女子10米气手枪项目奖牌;次日女子50米步枪三姿赛易思玲退赛、武柳希止步资格赛;在第三日进行的女子25米运动手枪赛上,陈颖、郭文珺、张梦雪再次连连败北;第四日,拖着5个月身孕的易思玲也没能在强项女子10米气步枪上杀入决赛……

  同样的“怪象”在射击男将身上也蔓延开来。庞伟、朱启南两名奥运冠军,在天津全运会的射击赛场上,也未能登上领奖台。

  指针再往回拨,在2013年的辽宁全运会上,奥运冠军易思玲、陶璐娜、贾占波、邱健、庞伟等也纷纷与冠军无缘。那一年,连续三届无法染指全运会金牌的杜丽甚至没有参赛。而在她全运会的谢幕战上,当以东道主身份出战山东全运会未果后,杜丽只留下一声叹息,“全运赛场真是一个锻炼人的地方!”

  其实,在他们之前,射击前辈携奥运冠军之勇倒在全运会金牌面前的例子亦不少见,许海峰便是其中一位。作为新中国历史上首枚奥运金牌的获得者,许海峰参加过三届全运会,却均与冠军失之交臂。

  作为中国竞技体育的优势项目,射击曾有18人在奥运会的赛场上为中国代表团夺得22枚金牌。令人意外的是,他们当中,只有9人获得过全运会冠军。究其原因,射击比赛偶然性强是不可回避的因素。当悉尼奥运会冠军朱启南在天津全运会完成自己职业生涯最后一战后,坦言射击比赛偶然性很大,谁夺冠都有可能。这一观点也得到了资深射击专项记者沈楠的认同:“射击项目偶然性相对较大,任何结果都属正常。”

  在沈楠看来,射击项目在国内竞争激烈也是全运会“冷门”频出的重要原因,“我们一些射击小项的整体水平甚至高于奥运会等国际比赛,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况且地方队和小队员本身就是将全运会作为最高目标来备战,面对奥运周期后竞技状态欠佳的冠军时,获胜也在情理之中。”

  此外,射击项目对运动员年龄要求不高,选手的竞技寿命普遍偏长。但常年的训练和比赛还是给这些奥运冠军留下挥之不去的伤病,加之年龄的增长,他们在体力和精力上也难以抵抗年轻选手的冲击。

  除了客观因素的制约,心态不稳也成为被寄予厚望的奥运冠军们全运“失手”的一大因素。澳大利亚射击名宿奎克就曾说过,“射击是一个比脑子的运动,在我们举枪的时候,世界上的其他任何东西都要从脑海中清除出去,只有你、瞄准镜和靶心。脑子越空白,成绩就越好。但是对于得过冠军的人来说,很容易会有得失心,赢了会怎样输了会怎样,当这些东西出现在你的脑子里的时候,你已经开始输了。”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姜晖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