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月

2017-10-03 21:19: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明月如镜,玉做人间。  

  华夏祖先认为,春季雾霭弥散、夏季入夜也迟、冬季阴风凛冽,唯有秋日,月光清辉泻地。苏轼因而喟叹“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换而言之,这一夜、这一月,是一年中独一无二的佳会。千百年来,炎黄子孙代代在这一天因月而喜、向月而咏,成为维系民族传统薪火相传的重要载体。

  赏月的第一层象征,是为团圆。

  柔美回旋的轮廓,组合成一份完整。古希腊哲人毕达哥拉斯说:“圆是宇宙间最和谐的图像”。无论从哪个角度观察,从哪个部分滚动,它永远完整不变。只有直径,不分长短;只算圆周,不分棱角。它是万物的起点,也是众人期盼的终点。对华夏文化而言,首尾相衔,意味着循环。就像时间,虽然一去不返,但我们懂得何谓四时轮回,也就懂得生命的真正意义,不在于静止的永恒,而在于团圆后的生生不息。就像发展,虽然总是荆棘遍布,但我们懂得进步的真正意义,不在于直线前行,更在于拥抱为圆后的螺旋上升。

  几千年前,古代数学家刘徽就以割圆术求得极限观念。先祖早已领悟到圆的真谛。所以我们把圆作为完美的象征、把圆比作天穹的轮廓、把圆作为推演的高级符号,而最后,把圆作为人与人之间灵魂的契约、文明的纽带。

  赏月的第二层象征,是为审美。

  不同于烈日的刚劲,月以清新淡雅的光晕,内敛自持、收放有度,以此塑造了华夏文明的审美。比起张扬,它更喜低调;比起狂放,它更显虚静。从月的华美中,华夏子民代代体悟了何谓心灵空净、宇宙明澈。这份传统审美,让静观成为民族艺术和哲学的终极关怀。静观尘世起伏、冥想鲲鹏逍遥,与天地同被,最终得以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文人雅士以淡泊悠远为生活情趣,因为华夏文化的核心就是“和”。以和为贵,我们充分明白过刚易折,也素来警醒于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这份心态,也因恬淡月色,而千年相传。

  早在嫦娥奔月的神话中,炎黄子孙的心灵已经充盈着哲理,阴晴圆缺构成了不可避免的人生体验。初民对月的传说,表达了自己的宇宙观和生命观。缥缈神话,承载着千古感慨系之于月的哲学追求。明月不仅是天地造化,更是悬于夜空的文化原型,蕴藏着世代相传的人生智慧和民族情感。

  赏月的第三层象征,是为寻根。

  华夏文化中,月亮与故乡永远一衣带水。吾心安处是吾乡。真正的故乡,不仅指代地理位置,更是精神的诞生地。背井离乡,意味着孤寂伤感、自我迷茫。自古以来,漂泊游子望月寻根、寄托乡愁,成为古典文化的灵感源泉。因为月亮既是运行中的天体,又是永恒的天地。在矛盾的结合处,它启示着囿于困境的炎黄子孙,超越时空,懂得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的境界。伴随着苍茫的天问和雄浑高古的时空省思,寻根不只为单纯求得心灵归宿,更为无滞无碍地向前走。

  正是这份对生命的体察,先祖们即使跌落人生低谷,仍不忘对月抒怀,以笑傲山林的人格,心寄众生疾苦、家国大义。明月的皎洁,正类比人格的高洁。今日的我们,更须脚踏实地,为国富民强而努力不息。

  中秋佳节,正是丝篁鼎沸、夜市骈阗时。天地的壮美,在这一刻跨过时空的局限,成就了华夏民族的道德风范和亘古哲思。花好月圆,只为炎黄子孙能以冲融澄静,走好脚下的每一步。

  (龚丹韵)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琳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