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华寄语二代接班人:做百年华泰,必须要“听党话、跟党走”

面对记者的问题,李建华很坦然地说,建厂之初,华泰和其他造纸企业一样,全部用麦秆造纸、用碱漂白,排出的废气臭气熏天。从那以后,李建华悟出了治理企业的一个信条——产量是钱,环保是命,不能要钱不要命。

  编者按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砥砺奋进,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历史性巨变,令世界为之惊叹。即日起,大众网推出“四十年四十人”系列报道,聚焦改革开放40年来的山东,见证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盘点改革开放的风云人物,展现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举措、新亮点。

  “四十年四十人”系列报道①

  李建华寄语二代接班人:做百年华泰,必须要“听党话、跟党走”

  大众网记者 李兆辉 张建

  李建华已经带着华泰走过了42年。他靠艰苦奋斗、敢想敢干,打破国外对中国新闻纸的垄断,把企业做成中国造纸业龙头;未来,不再参与企业决策的他,寄语儿孙接班人:要做百年企业,必须要“听党话、跟党走”。

  5月10日,一身朴素着装的华泰集团董事局主席李建华,向大众网记者讲述了他的百年规划:“我带着华泰走过了42年,下一代接班人再奋斗30年,三代接班人不到30年的时间就能实现百年华泰。这个过程无论怎么变,必须要继承好党的光荣传统。”

  华泰集团董事局主席李建华接受大众网记者采访。

  作为中国最大的新闻纸生产基地,李建华深知新闻用纸的战略地位,如果这种纸不能为中国企业所控制,一直被外国垄断,那将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为解决这一难题,1999年李建华带队去德国考察,希望购进先进设备,却吃了闭门羹。

  “他们的总裁说,中国人没钱,只是过来游玩参观的,当时就没有理会我们。”

  面对这种轻蔑的态度,李建华没有气馁。他连续7次赴德国谈判,最终用4.5亿的投资拿下了价值16亿的生产线。生产线投产后,马上解决了中国新闻纸依赖国外进口的问题,华泰也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单厂新闻纸制造基地。

  当年不理李建华的那位德国总裁,后来应邀来访华泰。他通过华泰,改变了对中国的看法,改变了对中国人的看法。

  “最大的新闻纸制造基地,没有污染吗?没有被周边老百姓举报吗?”

  面对记者的问题,李建华很坦然地说,建厂之初,华泰和其他造纸企业一样,全部用麦秸造纸、用碱漂白,排出的废气臭气熏天。为了不让老百姓骂,也不让自己和员工生活在臭气熏天的环境里工作,华泰下定决心上治污设备。

  于是,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华泰就引进了国际一流的现代化治污设备,花掉了前一年营业收入的30%,达到了“废水可以养鱼”污水治理水平。

  2001年,先于国家要求,华泰又自觉淘汰了草浆造纸技术,采用现代化设备,启动了二次纤维原料造纸技术。每生产一吨纸,用水只有8立方米,而之前的落后技术,需要用水80立方米水。不仅如此,采用现代化设备后,“20万吨造纸量用工3500人”的低效模式也彻底扭转,华泰达到了“40万吨造纸量用工100人”的水平。

  从那以后,李建华悟出了治理企业的一个信条——产量是钱,环保是命,不能要钱不要命。

  如今,华泰投资5.8亿增添了热电布袋除尘、脱硫脱硝、超低排放、化工二期污水处理等项目,近期实施中水回用及脱盐工程,基本实现了零污染排放。

  在企业具备一定实力后,李建华开始布局国内、国际市场,分别在山东东营、安徽安庆、广东新会建设了浆纸生产基地,形成了黄河、长江、珠江三角洲“三点一线”全国战略布局。飞速的发展吸引了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前来主动寻求合作。其中,与芬兰斯道拉恩索公司合资建设的SC纸项目、与比利时索尔维集团合资建设的电子级、食品级高端双氧水项目,产品均填补了国内空白。

  “为国争光、争气、争得荣誉,我们应该有这个气势,我们不比外国人差。”李建华多次说,企业的发展依靠人才。为了留住人才,华泰通过自主培养和引进吸收相结合,提拔重用了很多新人。

  “我现在提拔的所有新人,都是年轻的80后,最大的也不过75年的。在退下来之前,必须把一批能征善战的企业家队伍培养出来带动起来,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做点贡献。”李建华说,他的目标是打造“百年华泰”,这需要二代、三代接班人再奋斗50多年。但无论他们如何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唯有“听党话、跟党走”这一条是不能变的。只有持续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好的作风,这个目标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