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亓宪瑞:创业15年 农村有奔头

改革开放40年,他用15年将村里本该砍伐淘汰的山楂树变成村民手中的“金疙瘩”,山楂产业带动了周边1万多人发展。”  2007年,亓宪瑞从上海回到老家莱芜,一心要把山楂干产业做好。

  改革开放40年,他用15年将村里本该砍伐淘汰的山楂树变成村民手中的“金疙瘩”,山楂产业带动了周边1万多人发展。“我是非常幸运的,在改革开放的创业热潮中享受到了很多党的政策,我们也始终坚持不忘初心,让更多的父老乡亲一起富起来,让更多的人发展,这个才是能一直走到现在的根本。”亓宪瑞说。

  初试手脚 畅销的煎饼赔了8万多

  1997年,亓宪瑞考入上海师范大学电子工程系应用电子专业,成了牛泉镇庞家庄村有史以来第一个本科生。带着父老乡亲的嘱托和父母的荣耀,他只身一人来到上海。第一次出远门,从小山区到大都市,亓宪瑞感觉所有的东西都是新鲜的。“好不容易走出村子,我一心惦记着要把家乡和大都市连接起来,让家乡的人都能富起来。”亓宪瑞回忆道。

  “大学毕业后在上海上班,当时在南京路上有个卖煎饼的小摊卖得特别好,一天能卖几千元,当时我就想,莱芜的煎饼也很好,为啥不能拿到上海来卖呢?”2003年5月,亓宪瑞从上海干货市场卖花椒的老乡手里转下来一个店面,联系家里生产了第一批煎饼发往上海。“2003年10月份,第一批300斤煎饼到了上海,我就带着煎饼去参加展销会,那个时候展销会特别火爆,全国各地的都来参加,唯独我的煎饼卖的最好,300斤煎饼很快就卖光了,当时一斤20元,总共卖了6000多元,这让我坚定了信心,这个东西行!”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由于产品竞争力不强,加上运营经验不足,煎饼卖了2年,最终不仅没挣到钱还赔了8万元。“当时考虑过把煎饼送进超市,可是进超市需要条码,1个条码费1万多元,根本交不起,最后也就不卖了。”亓宪瑞告诉记者。

  坚持不懈 “赔钱货”成了新目标

  2004年,亓宪瑞在干货市场的门店周边发现有卖山楂干的,“我们庞家庄也有做山楂干的”,他动了心思,“了解了以后发现,原来南方人把山楂干作为一种调料,饭店里做的酸梅汤、红烧肉都用山楂干,还能泡花茶喝,调料市场和花草市场都有卖。”看到山楂干的用处挺多,亓宪瑞决定转卖山楂干试试。

  “2004年的时候市场上大部分都是卖的青州山楂干,我就从青州收了一点不带核的山楂干,让父亲在老家加工了一点带核的山楂干一块发到了上海。一共发了三五吨,1吨几千块钱,大概卖了四五万元,还算可以。”初次尝到甜头的亓宪瑞决定把主要精力放在山楂干上。“青州收购的无核山楂干价格高,而且净度不行,品质不算很好,所以到了2005年我就开始尝试自己手工做山楂干。当时想着自己加工成本低,就在老家雇了40多个人,让父亲和哥哥在家里带着工人,用剪刀剪,用篦子晒。一共加工了20多吨,分批发到上海卖。”

  工人将手工切好的山楂推入烘干房进行烘干(资料)

  2005年,亓宪瑞在上海卖了几十吨的山楂干,营业额达到了20万,可是到后来一算账,竟然还赔了10多万。“2005年其实挺惨的,自己在老家加工的10多吨山楂干存放在普通的仓库,到了夏天,山楂干都变了颜色,还生了虫子,没办法,成本4块多一斤的山楂干最后只能9毛钱一斤给处理掉。”因为存储不当,这一年的努力也没让亓宪瑞挣到钱,但是亓宪瑞却没有放弃。“山楂干赔钱是因为保存不当赔的钱,但市场需求是在的,可以继续卖。”山楂干旺盛的市场需求,让亓宪瑞看到了希望,也进一步明确了他做山楂干的目标。

  不忘初心 小山楂带动产业大发展

  2005年底,亓宪瑞辞去了上海的工作,专心经营干货门店。2006年,他将家里烘干花椒的烘干房拿出来尝试烘干山楂。“那时候市场上的山楂干都是日晒的,很容易受潮、生虫子,当时我就考虑日晒的水分太大,如果用烘干房给烘干就不会这样了。”就这样,亓宪瑞将烘干的山楂干带到了上海,带着样品找到了上海干货市场最大的花草茶卖家。让亓宪瑞吃惊的是,对方一眼就相中了他手中的山楂干,有多少要多少,这让亓宪瑞心里乐开了花。“当时那个卖花草茶的还专门跟着我到莱芜考察。我因为没有资金,就由对方出原料,我加工,一斤山楂干收5毛钱的加工费,虽然后来一算账还是赔钱,但是我发现这个路子行得通,通过那个花草茶老板的销售,也把我这个山楂干给推广开了,好多客户专门打电话要这个货。”

  2007年,亓宪瑞从上海回到老家莱芜,一心要把山楂干产业做好。“那时候山楂干的销路已经很好了,回来之后就想做工厂,自己把生产管理做好就行了。那时候也没有资金,通过父亲的朋友借了2万元,自己收山楂,自己烘干。”经过不懈努力,亓宪瑞的山楂干越卖越好,产业也一点一点做大。“2007年的时候我从网上找了个深圳的客户,他给出10元一斤的价格,这在那时就是天价,2万斤山楂干卖了20万,那一年的营业额达到了100多万。”

  2017年,自动去核切片机加工山楂干

  随着工厂步入正轨,山楂干也越做越多,2008年厂子里加工了120万斤鲜山楂,2009年240万斤,2010年480万斤......2017年3000万斤。如今,亓宪瑞创立的莱芜万邦食品有限公司也发展成了全国最大的山楂干生产企业。回忆起15年的创业历程,亓宪瑞对自己做的这件事无比自豪:“这是在农村树立了乡村振兴的一个希望,树立了一种精神,让大家看到在农村里还有一个火种在燎原,让大家看到农村还是有希望的,农业还是有奔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