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杨萍轮椅上成就"最牛"打版师

”  杨萍的办公室就是卧室,每天白天她主要照顾孩子们,晚上独自工作到深夜。创业过程中,她也因为自己的经历,决心无条件接纳残疾人,她前后安置和带动1000多名肢体、聋哑残疾人就业。

  编者按: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作为我国首批设立的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青岛经过40年的改革洗礼,已经成为世界知名的品牌之都、奥帆之都和海洋名城以及山东龙头城市等,她前进的每一步都彰显着改革开放的丰功伟绩。

  在改革开放40周年到来之际,青岛大众网策划了《“回眸40年”——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专题报道》,分为“我眼中的40年”“10个村庄翻身记”“10家企业成长记”“40年10件大事记”四部分,以个人、村庄、企业、城市的不同视角,从多角度、多层次讲述改革开放40年的青岛故事。今天推出“回眸40年”之“我眼中的40年”|《轮椅上的创业者杨萍成就“最牛”打版师》。

  56岁的杨萍从小身患小儿麻痹症,但她没有困在轮椅中消沉度日,而是通过自学服装成功创业,为阿玛尼等知名品牌打版,被誉为青岛“最牛”打版师。创业过程中,杨萍不间断帮助超过千名残疾人就业。2014年,她带头成立了同沐阳光残疾人辅助性就业中心,目前安置了39位智力残疾青年,成为“蜗牛”妈妈。回眸自己的40年,杨萍说:“改革开放让残疾人创业获得了更多机会,希望残疾人不再依靠社会‘输血’,而是自身‘造血’,并且成长为有能力为其他残疾人‘输血’的人。”

  杨萍的办公室就是卧室,每天白天她主要照顾孩子们,晚上独自工作到深夜。

  杨萍指导同沐阳光的青年做珠绣。

  杨萍6个月大就患上了小儿麻痹症,尽管刻苦学习,但因身体原因未能步入大学殿堂,这成了她一生的遗憾。杨萍说,40年前,大家还普遍认为残疾人是累赘,无法工作。但要强的她出于对服装设计的热爱,她在国棉一厂当了一名临时工,空闲时间便偷偷向师傅们请教裁剪技术。经过刻苦学习,杨萍自己开了一个小裁缝铺,为熟人做衣服。杨萍说,当时的自己也只是一个蜗居在家的小裁缝,没有自信和眼界,也没有创业的想法。

  真正给予她自信与创业激情的,是在2003年,她设计的套装在青岛国际时装周上获时尚类银奖,当时她是获奖者中唯一一名残疾人设计师。杨萍觉得,自己成为了一个“有用的人”。在青岛市人社局和残联的帮助下,杨萍获得了创业扶持金,参加了创业培训,她说:“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创业要做什么,也下定了决心去创业。”

  经过不懈的努力,杨萍的事业从三个人的裁缝铺发展成为有五六十名员工的服装样品技术中心,她的服装设计样品使省内外40多家外贸企业每年创产值2亿多元。由于杨萍为外贸公司打版的样衣一遍就过,“杨一过”名声在行业内渐起。后来,她为阿玛尼、ZARA、H&M以及意大利、英国、西班牙、美国等国的40多个品牌服装打版。杨萍说,因为改革开放让更得多国际知名品牌走进国门,创业者才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机会,看到自己制作的服装样品走上国际,她欣慰于自己的工作为社会创造了价值,也欣喜于自己能够为青岛服装走出国门做出贡献。

  创业过程中,她也因为自己的经历,决心无条件接纳残疾人,她前后安置和带动1000多名肢体、聋哑残疾人就业。2014年,她经过青岛市残联的推荐,依托服装公司成立了青岛市首家针对智力、精神残疾人的同沐阳光辅助性就业中心,开创了心智障碍者辅助性就业的先河。目前同沐阳光残疾人辅助性就业中心共安置了39名就业年龄段的智力残疾人,他们除了每天例行晨练和学习之外,大部分有动手能力的孩子会在中心的6位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服装制作的辅助性工作。成立同沐阳光让她流失了服装行业很多客户,经济情况也大不如前,但杨萍觉得很值得,她说:“钱对我来说不是最重要的,这些孩子们才是。”

  “我希望帮助更多残疾人不再依靠社会‘输血’,而是自身‘造血’,并且成长为有能力为其他残疾人‘输血’的人。”杨萍希望通过自己的创业经历,告诉其他残疾人,学习一门适合自己的技术,是残疾人生存和创业的基础。现在残疾人创业的环境越来越好,也更需要残疾人自立自强,能够赢得有尊严的生活。大众网记者 王悦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