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保税港区东西两区占地面积仅数平方公里,但就烟台开放发展而言,对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依托港口“精装化肥”优势货源,烟台保税港区建立起我国最大的出口化肥交易平台,2014年烟台港首次成为世界第一大化肥出口港。
大众网烟台8月9日讯(见习记者 邵鹏飞)烟台保税港区东西两区占地面积仅数平方公里,但就烟台开放发展而言,对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里不停上演着一出出小区域大发展的好戏。
2009年到2018年,烟台保税港区成立近9年的时间,发展、变化、创新是其最好的注脚。8月9日,聚焦首批对外开放城市—烟台全国媒体行走进烟台保税港区,沿着其发展足迹探访报道对烟台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
发展:
拓展政策功能 擦亮烟台对外开放窗口
2009年9月7日,烟台迎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一天: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烟台保税港区。
烟台保税港区至此成为全国第13家、全省第2家保税港区,成为全国第1家以出口加工区和临近港口整合转型升级而成的保税港区。 “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和港口功能集于一身,3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具有的政策优势,在保税港区内可以全部实现”,这种独树一帜的保税港区建设,形成了特有的“烟台模式”。 保税港区成为烟台对外开放的新载体和新亮点。
2014年3月获海关总署批复,成为全国第14个、省内第2个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单位;2015年3月,获批青岛关区首批跨境电商直购进口试点;2016年10月12日,保税港区二期顺利通过由海关总署委托、青岛海关牵头,省发改委、商务厅等11部门组成的联合验收组的封关验收,港区空间、政策优势和港口功能得到进一步拓展;2017年“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信息化系统”、“在途监管系统”和“行政车辆卡口管理系统”三大系统完成上线试运行,园区监管效率全面提升。
据悉,烟台保税港区积极复制推广自贸区改革创新经验,推动31项自贸区创新制度落地实施,在全国率先测试成功选择性征税系统,在省内首先完成特殊区域汇总征税、多式联运、委内加工、返区维修等创新监管制度。
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得益于各项政策功能拓展,烟台保税港区吸引外商投资取得可惜成绩。目前,保税港区成为烟台投资强度密集的区域之一,吸引来自韩国、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多国家及中国台湾地区的众多企业前来投资,形成了以手机、游戏机、笔记本电脑等为代表的电子产品制造,以金属配件、仪表、内饰为代表的汽车零部件加工,以商品贸易、仓储物流为代表的保税服务三大主导产业。
目前,烟台保税港区东区有企业54家,围绕服务港口发展,培育形成了汽车和手机部件加工、仓储物流以及跨境电商、外贸综合服务等产业;西区有企业51家,依托富士康工业园,培育形成了电子加工产业链和保税物流业态。近五年,全区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14个保税港区排名一直位居前列,2017年进出口总值819.3亿元,在全国14个保税港区中位居前列,在全省9个海关特殊监管区中排名第一。烟台保税港区作为烟台全市外向型经济的“发动机”,在全市对外开放中发挥着重要窗口作用。
以烟台保税港区西区内的富士康集团为例,其旗下的鸿富泰、鸿富锦作为山东省外贸进出口龙头骨干企业,全球知名品牌游戏机进出口总值近70亿美元,占全球游戏机产量的60%-80%,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游戏机生产制造基地。2017年富士康任天堂游戏机产量达1600万台;液晶面板、夏普手机、照相模组等产品群技术革新效果逐步显现,液晶面板全年增长45%以上,夏普手机增长20%以上;小家电产品陆续有空气净化机、吸尘器等新品种量产,产能达到每年40万台以上。
变化:
培育新兴业态 打造四大产业功能平台
新旧照片的对比,最能看出一个区域变化的轨迹。在发展的历程中,时间每走一步,都会留下深深的足印。
对于烟台保税港区来说,空间布局的日益优化和更加完备的基础设施是这些年来港区外在的直观变化,而在其内里,新模式、新业态的涌现,则是潜藏在内的新动能。
根据烟台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以及山东省政府“加快烟台保税港区东西两区整合,推动与烟台港、机场空港、开发区等区域联动发展”的明确要求,烟台保税港区正在有计划地推进保税港区东西区整合,加快启动东区向西港区搬迁置换工作。在工作中,实行同步申报、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招商,超前研究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准确定位保税港区在港、产、城一体化发展中的作用,围绕机械制造、化学化工、海洋工程、电子信息、金属冶炼等支柱产业开展上下游物流配套服务,建设区域性、全球性的产业物流配送中心、贸易销售中心和交易结算中心;合理规划功能布局,发挥海港、空港、铁路港聚集的优势,依托保税港区政策平台,打造大进大出、辐射内外、多式联运的现代国际物流中心。
同时,烟台保税港区巩固提升传统加工产业,努力引导原有加工制造企业向高端制造、物流、研发、维修、销售、结算“六大业务”拓展,激发传统业态新的活力。加快培育发展新兴业态。目前园区已形成融资租赁、外贸综合服务、跨境电商、国际商品展示等四大特色产业功能平台。
2017年烟台保税港区充分利用保税融资租赁政策,为中集来福士建造的全球最先进超深水双钻塔半潜式钻井平台“蓝鲸1号”办理保税通关业务,实现了大宗设备融资租赁业务的新突破;依托森泽等省级外贸综合服务平台,通过集成物流、通关、结汇、退税、出口信用保险、出口货物融资等一站式服务功能和优势资源,构建外贸B2B公共服务网络,目前区内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已关联服务中小企业210多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2013年10月创立烟台保税港区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已建成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跨境电子商务集中监管平台三大业务载体,拥有海光灿烂、品牌万家、塔菲克母婴网、全球购网上商城、爱活有机超市等一批电商网站,并与阿里巴巴“聚划算”网、台湾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协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2016年获批“省级跨境电子商务产业聚集区”;烟台保税港区已建成国际葡萄酒及食品展示交易中心等五大实体市场平台,有近百家进口贸易商专业从事进口商品贸易,成为省内有较大规模和影响力的进口商品实体市场之一。
创新:
创新双引擎激发“烟台模式”新活力
烟台保税港区自诞生起,独有的“烟台模式”便自带创新基因。作为全国第一个以出口加工区和临近港口整合转型升级而成的保税港区,烟台保税港区是真正实现区港一体化运作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货物下船即可入区。港区内集装箱、散杂货泊位全部享受保税港区政策,推动烟台港由“单一装卸港”向“复合增值港”转型。
依托港口“精装化肥”优势货源,烟台保税港区建立起我国最大的出口化肥交易平台,2014年烟台港首次成为世界第一大化肥出口港。在保税港区政策带动下,2017年烟台港集团完成货物吞吐量2.88亿吨、集装箱量270.2万标箱,其中铝矾土、化肥、石油焦、木材等业务在全国各港口中居领先地位。抓住中韩自贸区建设机遇,先后与韩国仁川港湾公社、京畿平泽港湾公社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推动了烟台和韩国仁川、平泽两港在自贸区先行先试、物流口岸协作、港口腹地延伸等方面的互动合作。
记者从烟台保税港区了解到,港区在今后发展中将牢固树立“贸易立区、物流兴区、创新强区”理念,坚持以港口经济为导向,以国际贸易为主体,以现代物流为支撑,全力打造区域性贸易中心、物流分拨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在新旧动能转换和港产城一体化发展中发挥应有的政策功能作用。
以政策制度创新为动力,促进功能辐射拓展是烟台保税港区未来创新发展一大特点,今后烟台保税港区将继续复制利用好自贸区创新制度,以保税港区信息化系统上线、智能化卡口升级改造完成等有利条件为支撑,重点围绕投资管理、贸易便利化、金融创新等领域深化复制推广工作,逐步形成与自贸区和国际规则接轨的政策框架,促进政策红利深度释放。积极参与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多式联运中心、关检“三最”口岸等重大平台的调研论证,力争有新的政策突破。同时,深化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在管委直属部门实现职责清晰、分工明确、程序规范的工作机制;推动构建管委与海关、检验检疫等驻区机构的沟通协作机制,定期召开联席办公会议,形成工作合力;在综合执法方面大胆探索,着力做好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人力劳资、治安维稳等各项工作,努力打造和谐稳定平安园区。
技术创新是烟台保税港区创新发展的又一显著特征,今后烟台保税港区将对标新加坡、鹿特丹等世界著名自由贸易港,建设基于互联网和电子数据转换的集成服务平台,加强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实现口岸未来监管的集成化、自动化、智能化,将保税港区打造成关务、检务、港务、商务同频共振、多“务”联动的“智慧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