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4日 11:11 来源:山东新闻摄影
山的皱折(1988)
———陈小波与钱捍对话
那个展览,那次难忘的拍摄
陈小波(简称陈):八十年代中后期是中国新闻摄影的黄金时代,摄影终于奋力挣脱了禁区,改变了方向。也正是在这个时间——1988年11月,一个叫《聚焦在改革年代》的摄影展览在北京天安门东中国革命博物馆举行。
钱捍(简称钱):四五运动之后,新闻摄影方向转过来了,以配角要当主角了。那时应该是中国新闻界最好的时期。记得当时我们省委书记都和我谈要搞批评报道,要用新闻照片鞭策激励社会。
陈:不仅仅是北京,陕西、湖北的新闻摄影群体都冒出来了,大家齐心协力为这个好的环境多添一块砖瓦。正是凭着这些拔尖的摄影新人,《聚焦在改革年代》摄影展览应运而生。当时正好碰到一个日本朋友愿意出资,大家商量搞一个影展。决议决定:不要北京的摄影记者,在全国选最出色和活跃的,最好能代表东、西、南、北的摄影。最后定了广东的安哥、天津的仇伟军、湖北的金涌和山东的钱捍。
钱:为什么选我们?仇伟军、金涌的摄影作品基本上都是批评报道。我和他们两个都被评为当年的全国十佳新闻摄影记者。安哥社会题材独树一帜,他已经很有名了,已经是大家了。那时杨绍明领导的当代摄影学会,集中了一大批优秀的摄影师。我压根没有想到会选我。可能是我参加1987年和1988年的评选,两届都被评上全国“十佳”的缘故。
陈:你那时干劲很大啊。当时任中国青年报摄影部主任的贺延光曾开玩笑说:新闻摄影少不了“金(涌)钱(捍)”。
钱:我那时没有把自己看得很重。听到让我参展这个消息,又兴奋,又觉得压力太大!当时,我都有点毛了。
陈:我还记得你接到通知时诚惶诚恐的样子。
钱:关键是人定好了,展场定好了,选题定好了,他们三个人的东西成型了,而我没有可以拿出来的照片。参加“十佳”的照片,形不成系列,没有通过。你们明确说:不要以前见过的照片。我很急呀!
陈:虽然你很锋头正劲,但你的作品还没有体现出你当时的真正水平。
钱:他们几个的作品都是都市题材,你们几个策划人说整个展览一定要有反映农村题材的作品。杨绍明、王文澜、你专门和我开会,制定方针:一定要拍山东农村。
做摄影记者好几年了,我还从来没有拍过反映农村题材的深度报道,更万万没有想到在这么短的时间要拿出新作品。我脑子一片空白,怕重拍的片子不知道能不能和他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我的作品能不能对得起在革命历史博物馆举办的这样一个展览。
陈:那时候大家也够大胆的。
钱:选题定好了,王文澜便给我大众日报摄影部主任王瑞华打了电话,为我请假,让我拿半个月的时间踏实拍摄,还提醒我:一定要达到高素质,达到摄影家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