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后,开始大量涌入城市。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后,开始大量涌入城市。
1989年3月下旬以来,济南火车站等车外出找活干的民工急剧增加,最多时每天竟超过8000人,致使车站客流暴涨,列车严重超员,给铁路运输造成了极大压力。这些盲目外流的大都是农村壮劳力,有文化的初、高中生占相当大的比例,他们普遍的想法是“改变家乡面貌不如出来打工挣大钱,兼着开开眼界更实惠”。
可是一出门就寸步难行,同路人又这么多,上哪里去找活干?实在令人担忧!
大众日报记者 钱 捍 摄
出门难,找工作更难。
一票难求。
失望与期盼。
结伴难行。
露宿街头。
闹中求知。
无奈的老人和孩子。
刊于《大众日报》1989月4月9日
钱眼档案
农民工的演变历程
农民工的演变历程 “农民工”是20世纪80年代后对离开农村到城市打工农民的主要称谓,但该群体早在建国初期就已出现。
1、 1975年《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更明文取消“公民有居住和迁徙自由的规定。1961——1978年是我国人口流动呈转移倒流和 逆城市化时期。
2、1978年改革开放使得大量农民再次开始涌入城市,在就业、管理等方面与城市居民产生冲突,限制“农民工”自由流动的“盲流”一词正式“流行”。 1991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劝阻民工盲目去广东的通知》。同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收容遣送工作改革问题的意见》,将收容遣送的对象扩大到三证(身份证、暂住证、务工证)不全的流动人员。 随后, 1995年8月10日公安部发布的《公安部关于加强盲流人员管理工作的通知》中,将“三无”盲流人员解释为“是流动人口中无合法证件、无固定住所及无正当工作或经济收入的人员,多为盲目外出找工作或流浪乞讨人员”。
3、废止盲流: 直到2003年6月, 孙志刚事件后,国务院颁布《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废止了沿用多年的收容遣送制度,宣告带有限制、排斥的“盲流”一词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4、“打工仔”、“打工妹”。 自改革开放和经济特区设立开始,市场经济的建立及现代化发展步伐加快,需要大量劳动力,于是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由于社会和自我需要而涌入城镇就成了历史的必然。当初主要是在春节或农忙季节过后到城镇以靠体力赚钱弥补生活所必需的开支。他们从农村来到城市,没文化和技术,干着最脏、最苦、最累、最险、最差的活,主要是建筑行业和制造业等以体力消耗为主的工种,往往只能靠强壮体力挣取少量的报酬,生活在城市社会的最底层。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限制,使得没有城镇户口的农民到城市后与拥有城镇户籍的市民格格不入,于是广大市民就都把男的叫“打工仔”,女的叫“打工妹”。
5、“农民工”。 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使得限制人口流动的政策和管理有所松动,陆续出现大量向城市流动的“农民工”,即“拥有农业户 口、被他人雇用去从事非农活动的农村人口。起初市民口语化的称呼并没有引起政府及相关部门和社会有识之士的足够重视,导致这一含有歧视性的称谓在深圳等各经济特区持续了很长时间,同时并向全国各大城市广泛传播,成为地位低下“农民工”的专称。该称谓主要是市民对“农民工”的口语化指称,不是学术或主流意识形态的书面正式称谓。该称谓虽然较“盲流”的限制性歧视称谓而言对“农民工”有所尊重,但仍然饱含贬义及市民的冷漠和鄙视。“农民工”称谓据查是中国社科院教授张雨林在1984年的《社会学研究通讯》发表的一篇文章中首次提出,随后被大量引用。 “农民工”不仅 数量众多,而且对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不小,并且还折射出当前中国诸多的社会问题,成为党和国家及众多学者、国人关注和研究的主要对象、焦点和热点,也是当前使用得最为频繁的概念之一。 2006年1月18日,《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经过反复研讨斟酌、听取多方面意见后确定采用“农民工”称谓,并第一次把“农民工”概念写入中央政府具有行政法规作用的文件。
6、“进城务工人员”。 进入新世纪,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对推动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贡献巨大,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屡遭制度和社会的诸多歧视、排斥和不公正对待,从而涌现出诸多的社会问题。 随着党和政府及其社会各界对“农民工”问题的重视,针对“打工(妹)”“农民工”、“民工”等不同程度包含有偏见歧视和有失公正且不利于统一科学管理的称谓被逐步修正,各级政府在诸多政策法规文件和讲话中都将“农民工”改称为“进城务工人员”。如《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就多次明确提出“进城务工人员”这一新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