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接触“蓝鲸1号” 世界上最厉害的钻井平台在中国!

2017-12-14 10:40: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樊思思 苑菲菲

  大众网烟台12月14日讯  (记者  樊思思  苑菲菲)如果你对“可燃冰”这种新型能源略有了解,那就一定知道,其开采难度几乎和它的价值一样“鼎鼎大名”。正因为如此,我国今年5月在南海神狐海域首次试采可燃冰的成功,让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到了承担开采任务的“蓝鲸1号”钻井平台身上。12月14日上午,“聚焦新旧动能转换——第十三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采访团来到位于烟台的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近距离参观“蓝鲸1号”,听建造者们讲讲这座“开采神器”背后的奥秘。

“蓝鲸1号”停靠在码头。(资料图)

  “蓝鲸1号”能抵御12级海上风暴,钻井深度超过地球最深点

  “这么大!”14日上午,采访团记者抵达中集来福士的深水码头,立刻就被停靠在岸边的几座钻井平台惊呆了。这些钻井平台每一座都比城堡还要大,人站在旁边得拼命仰起头才能望到顶,其中黄色的“蓝鲸1号”尤其惹人注目。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完成试采可燃冰的任务后,“蓝鲸1号”钻井平台目前正在这里进行维保。“蓝鲸1号”是由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建造的超深水双钻塔半潜式钻井平台,平台长117米,宽92.7米,甲板面积相当于一个标准的足球场,从船底到顶端有37层楼那么高。在这座重达42000吨的平台上,集中了27354台设备,40000多根管路,这么一个庞然大物能够在海上高速行驶,还能“钻”到深海开采能源,实在令大家又惊讶,又自豪。

采访团记者在中集来福士进行采访。

  据介绍,当初为这座钻井平台取名蓝鲸,就是蕴含着它将成为代表人类海工领域最高科技水平的平台的美好希望。记者在深水码头偶遇“蓝鲸1号”动力工程师刘腾飞,他给记者讲起了“蓝鲸”抵御强风暴的小故事。今年夏天在南海试采可燃冰期间,遇到了非常猛烈的海上风暴,最大风力达到12级。撤回码头还是继续开采?工程师们经过科学测算,认为“蓝鲸”完全有能力抵御这次风暴。事实证明,这个大家伙果然不负众望,经历风暴后,继续顺利完成了开采任务。

2017年5月17日,“蓝鲸一号”海上钻井平台可燃冰开采现场。(资料图)

蓝鲸1号”钻井平台(资料图)

  “蓝鲸1号”的厉害之处还体现在其开采深度,实现了最大作业水深3658米、最大钻井深度15240米的好成绩。15240米是啥概念?地球上已知的最深点位于马里亚纳海沟,深度也不过11000多米。这意味着对于“蓝鲸1号”来说,就算是“钻”到地球最深点也不在话下哦。

  “蓝鲸1号”为啥能做到两个“世界之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与其特殊的钻井系统有关。中集“蓝鲸1号”的钻井平台是双钻塔,像两条铁臂一般悬挂在船舷左、右两边。钻井作业时,普通的钻井平台只有一个钻塔,一套钻井系统,一个顶驱钻井,钻井越到深处,越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接管。而“蓝鲸1号”却可以不间断地将油管提起、连接,然后送进地下。另外,“蓝鲸1号”还为多放油管专门预留了空间,出海钻井时可携带370根几十米长的大管子,双钻塔同时工作,一边打井一边接管,钻井效率能提高30%左右。

  “蓝鲸1号”不依靠进口设备,从头到尾都是咱“中集造”

  可燃冰试采是一个世界难题,其所使用的专业设备非常关键,以往这些设备大都由日韩、欧美等提供,中集来福士此次提供的“蓝鲸1号”代表了重大突破。中集“蓝鲸1号”是中集来福士自主研发设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钻井平台,完成了从设计到采购、生产、调试至最终交付的总承包建造,并顺利通过中油海安全运营管理体系认证,于2017年2月13日在烟台命名交付。

  据工作人员介绍,中集来福士对中集“蓝鲸1号”工艺设计进行了重大改革,用全球起重能力最大的20000吨“泰山吊”改变了半潜式钻井平台的建造模式,一举解决了半潜式平台生产工艺的交付期问题。其设计仅用了9个月的时间,比标准设计周期缩短了3个月。

  据介绍,中集来福士是目前国内唯一能够批量化、产业化建造高端海工装备的企业。公司已建成我国最大的海洋工程装备建造基地,成为拥有半潜式平台、自升式平台及海工特种船舶系列产品线的少数海工企业之一。作为我国首批进入工信部海工装备企业“白名单”的7家企业之一,中集来福士已累计交付36座各类海洋工程装备,其中一半以上来自国际主流客户订单,已交付9座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占到国内80%的市场份额。

  从“蓝鲸”到蓝色海洋科技,打造山东产业转型升级新力量

  在战略新兴产业之一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中,海洋工程装备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记者了解到,目前,国际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年需求量约在400亿到500亿美元,未来5—10年内,海洋油气开发的年均投资总量或将达到500亿美元,与世界船舶市场的投资规模大体相当。随着海洋油气开发向深水进军,这一市场规模还将不断扩大。这其中,海工装备制造业也能占据相当比例的市场份额,有望成为一个产值达千亿美元的新兴产业。

第十三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采访团在中集来福士合影留念。

  4年前,中国海工装备制造业才刚刚从“第三梯队”脱颖而出。随着中集“蓝鲸1号”试采可燃冰的成功,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世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第一梯队”。未来,山东将以海洋经济为发展新动力,聚焦海洋生物高效健康养殖、海洋生物医药与制品、海洋装备制造三大领域,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同时,山东还将建设海洋大数据与超算系统、海洋高端仪器研发海上测试场等一批工程开发平台,支撑水下智能装备、海洋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让海洋科技成为支撑山东实体经济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力量。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毛德勋

推荐阅读
  • 探秘珠海航展:国之重器迎来“首秀时间”

    3227940597.jpg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宇航部副部长马志滨告诉记者,2015年起,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六号、长征十一号、长征七号、长征五号先后成功首飞。航空工业还将在馆外静展区,展示AG600、“枭龙”、直10ME、FTC-2000G、“翼龙”、“云影”、“鹞鹰”、运12等系列军民用航空产品。[详细]

    11-06 07-11中国青年报
  • 中国自然保护区生态亮红灯 保护区边界调整亟待规范

    2775817456.jpg

    巡查时,巡查人员发现,甘肃省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缓冲区内,神树水电站未完成生态治理任务。“绿盾”巡查人员核对位于青海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缓冲区内拉贡水电站的发电数据,并拍照取证。[详细]

    11-06 07-11中国青年报
  • 15岁少年出走“不会回家,会回学校上课”

    少年.png

    “世界上竟有这样的父母!带孩子跳车碰瓷,多达近20次,身上多处擦伤、颅骨骨折!”去年10月,浙江宁波公安局福明派出所所长的朋友圈动态,让一则“狠心父母逼儿子跳摔碰瓷”的新闻浮出水面,当事一家四口均为四川宜宾人。[详细]

    11-06 09-11成都商报
  • 雕刻爱好者雕对“巨龙”放小区 业主不干了

    54岁的范顺清喜欢雕刻,他花了一年多时间,上班之余“创作”出了一对石刻“巨龙”和一尊“男子抹澡”像。10月28日,范顺清把石龙和石像搬进自家小区,摆放在楼下的绿地里,结果很快就遭到了一些业主的反对。[详细]

    11-06 08-11成都商报
  • 中国宁夏麓葡萄酒推介会首次走进联合国

    由宁夏葡萄产业发展局和人类健康组织携手联合国代表餐厅共同举办的“2018中国美食节”5日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拉开帷幕。当晚活动现场,主办方还邀请北京水晶女子乐队和纽约民族乐器组合表演了极具中国民族特色的文艺节目。[详细]

    11-07 09-11人民网-国际频道
  • 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谈中国反恐经验:预防为先,标本兼治

    (记者 方莹馨) 出席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三轮国别人权审议的中国代表团团长、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在审议会上就涉疆反恐问题表示,这些年来,中国从自身反恐斗争和国际反恐中,积累了一些重要经验和启示:那就是预防为先、标本兼治。应该说,设立教培机构也是一种预...[详细]

    11-07 09-11人民网-国际频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