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系列述评:提高站位谋发展

2018-01-04 08:10:00 来源: 大众日报 作者: 王学文

  编者按

 

  不平凡的2017年已挥手告别,这一年值得铭记。“抓了一些大事,干了一些实事”,这样的感受山东的干部群众越来越强烈;干事创业的整体形象,在外界眼中越来越清晰。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省委带领全省干部群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高点站位,谋篇布局,抓住重点求突破,与时俱进理思路,创新方法解难题,转变作风抓落实。全省经济社会呈现提质增效、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高质量发展大潮涌动、亮点纷呈,各地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浓厚氛围正在形成。

  在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进程和坐标中,2018年具有关键节点意义。全省经济工作暨金融工作会议准确把握新时代经济发展规律和特征,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加快推动我省高质量发展,明确了今年我省经济发展目标任务,部署了重点工作。

  为全面落实全省经济工作暨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本报推出“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系列报道,盘点2017年发展成效,解析2018年重点工作,力图使全省上下在聚焦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知所来、识所在、明所往,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化为齐鲁大地上最生动的实践。敬请关注。

  回望2017年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历史将记住什么?齐鲁大地已写下什么?

  这一年,山东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牢把握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紧紧抓住由大到强的关键跨跃,站在思想认识的新起点上,站在发展实践的新台阶上,与十九大精神对标对表,高站位谋篇布局,宽视野顶层设计,做了大量把大势、明思路、强基础、谋长远的大事。

  紧扣走在前列要求

  把山东发展放在全国大局中谋划

  谋划一个区域的发展,最关键的是找准自己的时空坐标,知所来、识所在、明所往。

  2017年,山东谋划自己的发展,最基本的站位是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把山东的发展放在全国大局中来谋划。

  这一年,山东谋划自己的发展,紧紧咬住一个关键词——“东部率先”。党的十九大要求,通过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东部地区率先推动高质量发展。率先发展,是国家赋予东部地区的重大使命;率先发展,是山东应有的政治担当;率先发展,是山东人民的期盼和愿望;率先发展,是山东实现由大到强跨越的题中应有之义。谋划山东的发展,东部沿海大省这个空间坐标,是我们最大的现实。率先发展这个要求,必将凝聚起全省上下排山倒海般的力量。

  这一年,山东谋划自己的发展,聚焦聚力于一个目标——走在前列。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的嘱托。在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大棋盘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实现凤凰涅槃、腾笼换鸟,发挥“领头雁”“火车头”作用,是总书记对山东这个沿海大省的定位和要求。面对总书记的嘱托、人民的期盼、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2017年6月,擘划山东未来的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作出响亮回答:把走在前列作为长期坚持的目标定位和根本要求,贯穿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并郑重提出:发展思路按照走在前列来谋划,发展布局围绕走在前列来展开,发展举措聚焦走在前列来制定,发展成效依据走在前列来衡量。

  2017年8月,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要求,省委梳理出十九个方面具体举措,常委分工负责,明确责任,抓好落实。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后,我省主动将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与十九大各项部署要求对标对表,放眼更远未来,瞄准更高水平,进一步完善发展战略和思路目标。

  2017年10月30日,党的十九大闭幕后仅六天,省委召开十一届二次全会,就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出决议。与十九大将我国现代化建设划分为建党100周年、2035年、建国100周年三个阶段性目标相对应,会议提出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持续走在前列,分解出三个“走在前列”的具体目标定位:

  到2020年,在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走在前列;到2035年,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走在前列;到本世纪中叶,在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中走在前列。

  无论是“率先发展”,还是“走在前列”,都不是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责任重大,过程艰辛。山东省委省政府以对党和人民负责、对山东长远发展负责的责任担当,找准定位,摸清家底,明辨优长与短板。在此基础上,坚持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山东优势统筹各项工作,坚持区域协同、城乡一体、陆海并重,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山东在全国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坚持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导向,以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谋好篇,布好局。

  2017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对山东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的安排,使全省上下各项工作行有方向、做有遵循,是我们实现率先发展、走在前列目标的基础性工程。打好基础,谋定而后动,山东的发展才能行稳致远。

  聚焦高质量发展

  搭建现代经济体系的四梁八柱

  在中国经济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的关口,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确要求,东部地区率先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东部沿海大省的山东,感觉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

  此前,沿海大省广东、江苏、山东、浙江之间你追我赶的经济竞争一直引人注目。进入新时代,全国四强粤、苏、鲁、浙也从过去的“GDP争霸赛”进入了“不看总量看质量、不重速度重效益”的新阶段。从这个视角审视山东经济发展,能源经济体量大、传统制造业重化工业占比高的量之优势,就成了质量效益劣势。总量大,能耗也高,环境压力更大;2016年山东以6.7万亿元的生产总值,仅创造了5860亿元的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质量效益远低于先进省份。面对大而不强的现实,山东经济发展需要面对的转型之痛更深,转型任务更重。

  着眼实现高质量发展,山东紧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作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部署,使之成为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工程。对传统产业进行“有中出新”的颠覆性改造,对“四新”动力进行“无中生有”式培育,新旧动能转换的总体方案初步谋定并报中央批准。这将推动山东冲出几十年形成的传统路径依赖,将打破困扰山东多年的“资源魔咒”,为山东开创一条依靠“四新”谋发展的新路径。

  高质量发展不是一句口号,既需要战略谋划,更需要行动方案。产业是发展的支撑,高质量的发展,取决于市场化的程度、产业转型的速度。

  针对老模式下传统产业占比过高的现实,山东以果决手段进行“三去一降一补”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7年我省粗钢、生铁、煤炭去产能年度任务提前完成,“地条钢”清理整顿工作全面完成,煤炭、轮胎、平板玻璃等过剩行业产能利用率保持在79%-82%的合理区间。

  传统动能并不都是落后产能。在去掉过剩产能的同时,要对传统动能进行改造升级。这对山东有特殊意义——居高不下的占比,使传统产业仍是当前山东经济增长的基础,也是培育新动能的基础。山东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科学施治、分类施策。对于高端化工等集群规模大、技术积累广、产业链条长的产业,整合资源,统筹布局,向价值链高端进军。对建材等产品品位偏低、深耕潜力较大的产业,则加快技术改造和研发创新,提升供给质量。2017年1-8月,全省工业技改投资完成9116.9亿元,总量居全国首位。对于电解铝等“两高一资”和产能过剩产业,则用法治化、市场化手段,强化质量标准约束和资源环境倒逼,让它们退出一批、提升一批。截至2017年10月23日,全省七个传输通道城市的“散乱污”企业,被清理取缔55157家。

  改造旧的,还要培育新的。高端装备制造、高端化工、信息产业等十大产业,代表了山东产业优势,肩负着未来发展方向,被确定为新动能的主导构建力量。产业发展要以项目为载体,我省建立新旧动能转换项目库,经过四轮评估调整,从报送的3700多个项目中选择600个为先期储备项目,总投资达3.8万亿元。项目库需要不断迭代提升,目前我省正研究储备新一轮1000个项目,并设立6000亿元的新旧动能转换基金,鼓励境内外资本以各种形式参与。

  高质量发展,意味着动能的转换,更意味着空间的拓展。如果有人要追问山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空间在何处,我们或许可以用一句歌词来回答:我指着大海的方向。

  2017年12月5日,省委书记刘家义在青岛主持召开发展海洋经济加快推进海洋强省建设专题座谈会。在听取了来自全国各地专家的意见建议、高招实招之后,刘家义说,山东是海洋大省,绵长的海岸线和广阔的海域为山东发展海洋经济、拓展发展新空间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加快推进海洋强省建设是实现强省建设目标的应有之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山东海域面积与陆域面积相当,海洋资源丰度指数全国第一,拥有一批高水平的海洋科技研发机构,海洋高级科技人才占全国的50%以上,“两院”院士22人,但目前很多科技成果在省外转化,海洋生产总值仅占全国的18.8%,海洋生态建设和保护滞后,分散的沿海港口资源难以发挥整体效应。一定程度上说,山东发展最大优势和潜力在海洋。做好经略海洋这篇大文章,是明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省委已经成立海洋发展战略规划领导小组,刘家义书记任组长,龚正省长和李群副省长为副组长,省直多个部门参与。当务之急是摸清底数和实情,集中力量先期搞好战略规划。2018年适当时候,省委将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刘家义强调,经济发展要有大统筹、大空间的理念,发展海洋经济是陆海统筹,还要注重区域统筹、城乡统筹。比如,海洋战略、海洋科技、海洋教育、海洋文化、海洋产业、海洋生态、海上丝路等,要总体规划。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从依海富省走向依海强省,山东经济发展的“新蓝海”将呈现千帆竞发的态势。

  着眼打基础优环境

  为强省建设提供强力支撑

  柳芽欲萌,地气先暖。表里相济,实深实重。用这两句话来描述山东2017年打基础、优环境、宁可不要面子也要里子的发展抉择,可谓相得益彰。

  规划打架,条块分割卡脖,可能是不少部门在落实工作中的一个切身感受。在采访中,水利部门和交通部门都提出一个问题:受制于用地问题,一些引水工程、路网建设不能施展开手脚。水利部门还表示,各地在做城市发展规划时,未将水资源规划列入其中,做到以水定产,以水定人,为后续发展埋下隐患。

  规划制定、落实过程中存在一个全国性难题:各种规划出现矛盾冲突、缺乏衔接协调。改革发展进入到拼内涵的阶段,成为一个系统工程,就不是哪一个部门能一力破局的事。相反,部门推进的僵局,需要更高层面的统筹来焕发活力。

  按中央要求推进多规合一,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各类各专项规划和下级规划主动与主体功能区规划衔接,我省正形成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规划体系: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最上层规划,前者是整个体系的统领,后者是体系的基础,各个专项规划以及下级政府规划是这个体系下层规划。

  我省的主体功能区规划是2013年制定的,像其它省区一样,正面临在市县层面落地的问题。来自省发改委的消息,当前我省正通过划定“三区”(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三线”(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来解决这个问题。

  省发改委发展规划处调研员燕纪煌说,主体功能区的主旨,是将国土空间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由此进行分类开发。在市县层面划定“三区三线”,将这不同的区域功能具体化,从而推动这一战略落地,并为其它专项规划的实施打下基础。

  如果说主体功能区规划解决了发展的框架和骨骼问题,那水和交通,就是发展的血液和动脉问题。

  谁能想到,沿黄滨海的山东,水是当前最大的资源制约。据统计,青岛生产生活用水95%是外地调来的客水。经济总量占全省1/3以上的青岛、烟台、潍坊、威海四市,连续四年缺水。我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的1/6,仅为世界的1/24,属于人均占有量小于500立方米的严重缺水地区。

  2017年6月,省委部署进行全省水安全保障总体规划,目前这一规划已获批复。省水利厅厅长刘中会介绍,这个规划最大的特点是统筹性,是山东有史以来对所有水问题进行统筹的第一个规划——从生产、生态、生活三个方面进行安全用水统筹;同时通过“一纵两环”水网规划,对水资源进行全省一体化规划,十七市一个也不少,在正常年份从不缺水的临沂也被纳入。

  据刘中会介绍,按照这个规划,2020年全省生活、工业用水能得到基本保障;到2030年,将满足全省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需求,能够应对百年一遇特大干旱;到2050年,将满足人民群众对水日益增长的舒适性需求,实现人水和谐共生。

  交通是发展的大动脉、先行官。许多人的认识可能还停留在山东公路全国第一的印象中。我省的确是高速公路建设起步较早的省份,通车里程在全国率先突破1000、2000、3000、4000公里,然而现在居全国第八位,并存在网络布局不够密、外联通道不够多等问题。

  这里有一个理念转变的问题:是仅算交通部门的经济账,优先考虑盈亏平衡,还是发挥交通先行的服务作用,公路建设适度超前。我省正在进行的全省综合交通规划,转变理念,将由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为适度超前。

  高铁是我省亟需“补课”的交通项目。根据规划,我省在高铁建设方面首先进行路网加密,到2020年高速铁路将达到2836公里,2030年达到5700公里,覆盖全省93%以上的县区范围。与此相配套的是,我省高铁通道出口将由2个增加到15个,实现与国家高铁网络的高效衔接。届时高铁时速将由原来的250公里全部提高到350公里以上。

  综合交通规划实现后,我省将全面形成“1、2、3、12”交通圈:通过高铁,实现覆盖全省、通达我省周边主要城市的“1、2、3”小时陆上交通圈;通过民航,实现我省中心城市与世界主要城市12小时通达;通过航运,实现我省沿海港口群与全球主要港口的全面通达。

  此外,我省还在推进高端化工基地、精品钢铁基地、长岛生态规划发展等一大批详规,提升城乡规划建设水平,使发展更具科学性、预见性。

  一流的环境才能支撑一流的发展,硬件建设必不可少,软环境建设日益提上更重要议程。省委提出五种生态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打造精简高效的政务生态、富有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彰显魅力的自然生态、诚信法治的社会生态。

  把绿水青山的政治生态,干部干事创业、勇抓落实的精神状态,作为发展的最大环境。新一届省委作出这一要求时,不少干部表示,有振聋发聩的效果。围绕这个要求,严格党内政治生活,省委常委会率先垂范,从常委会、民主生活会上互称同志这样的细节做起,把常委所在党支部建成模范支部。围绕这个要求,一批规章制度制定实施,一些工作方法一环扣一环、一步跟一步压茬推进。推动乡镇干部减负十条举措实施后,一位在基层干了多年的“老乡镇”说:“精气神这个东西,说起来看不见、摸不着,但工作中有没有,你知道我知道,老百姓更知道。我觉着,现在干事儿的精气神儿,蹭蹭地往上蹿。”

  2017年已经过去,我们为时代喝彩,向奋斗的2017年致敬。今天的谋划,今天的拼搏,筑就明天发展的基石。2018年,让我们一起见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化为齐鲁大地最新的实践。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孙翔

推荐阅读
  • 百度新闻,能看能听,懂你所想给你所愿,快下载试试看!

    百度新闻是一款致力于热门资讯头条、语音阅读播报的APP。专业权威的百度搜索技术,您可以在这里随意搜索各种新闻、资讯、百科。研发个性化算法,让您在有限时间里,读到最想看、最需要的新闻资讯。语音技术实现情感语音播报新闻,让您在开车、健身等,需要解放双眼双手场合,也能尽情收听新闻资讯。[详细]

    百度新闻
  • 2017年反腐败工作综述:保持高压态势 一刻不停歇

    11.png

    一年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更加聚焦监督执纪问责,加大侵害群众利益问题查处力度,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一年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成效显著,力求抓早抓小、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详细]

    01-08 08-01人民日报
  • 直播“全民答题”走红 四平台烧钱混战能火多久?

    11.png

    这场10万元的撒币活动,让此前悄没声的冲顶大会APP迅速蹿红,而几大直播巨头也纷纷开动马力。目前这几大平台套路基本差不多,都一个主持人出题,一堆人在线答题,一共12道选择题,全答对的人平分奖金。[详细]

    01-08 08-01北京晨报
  • 男子7年前救起4名落水女孩 患白血病后获捐60万元

    nanzi.png

    庞华新的英勇事迹得到了一些媒体的关注,更因被救女孩龙羽父亲龙勇的感恩行为而得到延续。庞华新住院后,龙勇就打电话给几位当初被救女孩的家长。村里人得知庞华新得白血病的消息很震惊,纷纷为庞华新组织捐款,短短时间内,将85901元善款送到庞志玲手中。[详细]

    01-09 15-01中国青年报
  • 丰台法院宣判全市首例虚假诉讼罪案 父亲获刑

    丰台法院宣判全市首例虚假诉讼罪案找人假扮儿子骗法院。案件受理后,法院书记员通过电话通知了被告小曹。[详细]

    01-09 16-01北京晚报
  • 澳人不如想象中健康 仅7%澳人每天吃蔬菜、水果

    澳洲网9日刊文称,研究发现,澳人并不如想象的那样饮食健康。”、而肉馅饼、热炸薯条和其他垃圾食品,含有较高的饱和脂肪、糖和钠,这将导致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其他慢性疾病的风险增加。[详细]

    01-09 16-01中国新闻网
  • 爆料特朗普新书发行受阻 出版商怒斥:这么做违宪!

    迈克尔·沃尔夫(Michael Wolff)所著的《烈焰与怒火:特朗普白宫内幕》一书封面。《烈焰与怒火:特朗普白宫内幕》成为时下美国畅销书。特朗普还称该书作者“沃尔夫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他编造故事来推销这本无聊而不真实的书”。[详细]

    01-09 16-01海外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