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政府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就是保障和改善民生
这一点请大家相信,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很重要的就是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政府工...
-
发挥粤港澳优势形成互补,打造新增长极
至于说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我们当然会坚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我们和其他...
-
趋利避害 对“互联网+”包容审慎监管
当然,“互联网+”作为新事物,它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关键是要趋利避害,采取包容审慎的监管方式。对于“互联网+”,不...
-
中日关系改善需要氛围,更需要远见和定力
我认为中日关系改善不仅需要氛围,更需要远见和定力。中日两国领导人互访,有利于让中日关系回归正常轨道,但更重要的是要夯...
-
运用多种制度不让“一个人患大病,全家都倒下”
今年我们要在这方面继续加大力度,提高的财政对基本医保的补助资金,一半用于大病保险,至少要使2000万人以上能够享受大病...
-
不能容忍任何“台独”的企图、主张和行径
保持两岸和平发展,这是两岸民众的福祉所在,我们会坚定按这条路走下去。我们对台湾同胞一直在考虑怎样为他们到大陆来工作、...
-
中俄关系稳定发展对双方、对世界都有利
如果说要向俄罗斯人民发什么样的信号,那就是:我们都应该认识到,中俄互为最大的邻国,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稳定发展对...
-
投资者不要听信竹篮子也可以打一筐水的神话
我们这次机构改革把银监会和保监会合并,也是要防止规避监管的行为发生,当然,还有一个老问题就是非法集资,政府会保持打击...
-
中美打贸易战对双方都没有好处,没有赢家
刚才我已经讲了一些中国继续推进扩大开放的具体措施,包括在服务业、制造业、商品等领域。其实美方企业是可以抓住机遇的,但...
-
我们要将心比心 把就业放在心上,扛在肩上
如果大学生毕业就失业,那就没有希望,所以我们要将心比心,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都要把就业放在心上,扛在肩上。今年我们...
-
中国永远不会搞扩张 会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
我们和其他国家的合作都是按照市场规则、商业原则去推进的。我们倡导“一带一路”,也是要共商共建共享。我们对于发展中国家...
-
给所有合法产权所有者都吃上长效的定心丸
去年我们有关部门抓住几个典型案件,把涉产权的错案纠正过来,这也表明了我们的决心,就是要持续向社会发出信号,让恒产者有...
-
中方会尽最大努力来推动维护实现半岛无核化
我们希望看到各方拿出诚意付诸行动,尽快把朝核问题拉回到谈判桌上来,使半岛无核化与和平稳定能有新的进展。这对有关各方、...
-
只要是为了人民的利益,我们万难不辞万险不避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推进改革、做好政府工作,就是要为公、唯实、利民。我们要努力去为市场主体优化营商环境,为人民群...
-
如果中国的开放有新变化,那就是门会越开越大
所以看中国的开放,不仅要看细节、领域,更要看长远、全景。当然,开放是双向的、是相互的,就好像双人划船,光靠单人使力,...
-
人民日报社记者:大学生就业还有转岗职工再就业,复转军人再就业等仍然困难不少,这也意味着未来5年中国的就业市场将面临着诸多挑战。请问您准备如何解决这些困难?
李克强:就业对于一个家庭来说那是天大的事,没有一个人就业,一个家庭就毫无生气。如果大学生毕业就失业,那就没有希望,所以我们要将心比心,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都要把就业放在心上,扛在肩上。
-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记者:您认为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美方关切,防止贸易战打响?您是否还认为对话可以解决迫在眉睫的威胁?如果打响贸易战,中国能做什么?
李克强:中美打贸易战对双方都没有好处,没有赢家。而且如果用“打仗”这个词来形容贸易的话,也有悖于贸易的原则。因为贸易总是要通过协商谈判对话来解决争端。我希望双方要保持理性,不要感情用事,避免打贸...
-
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随着中国经济崛起,一些批评指出,中国越来越多地使用资本和中国市场的吸引力作为政治工具,影响他国的外交政策,甚至进行某种政治渗透。请问对此您有什么评价?
李克强:我们对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欠发达国家的援助是力所能及的,并且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谈不上政治渗透。至于国际社会在有些方面希望中国增加国际责任,我们能承担的是与发展中国家地位相当的国际责任。
-
中央电视台记者:我们注意到现在有一些民营企业家,他们担心财产得不到有效保护,心里没有安全感,不敢投资。您对此怎么看?针对这样的问题打算怎么解决?
李克强:保护产权就是保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是保护生产力,我们对各类合法产权的保护一直是放在心头,而且逢难必解。保护产权必须要尊重合同,弘扬契约精神,不能把合同当做废纸。
-
光明日报融媒体记者: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虽然已取得新进展,但一场大病就让一个家庭陷入困境的现象还是屡有发生。新一届政府在解决老百姓因病致贫问题上将会采取哪些新的举措?
李克强:今年我们要在这方面继续加大力度,提高的财政对基本医保的补助资金,一半用于大病保险,至少要使2000万人以上能够享受大病保险,而且扩大大病保险病种。运用大病保险等多种制度,不让一个人患大病,全...
-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在中国某个省份出现了养老金被“击穿”的现象,不少人也在担心,会不会有其他省份步其后尘?请问这个问题如何应对?中国将怎么解决两亿多人的养老问题?
李克强:我们保证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是有能力的。去年末企业职工养老基金的结余是41000多亿元,当年也是收大于支。我们还有养老金的战略储备,就是社会保障基金拥有的资金在增加,去年达18000多亿元,完全可以...
-
香港凤凰卫视记者:我们注意到在您今年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支持香港和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全面推进内地和港澳的互利合作。但是在香港也有担忧,担心这一做法是否会让香港失去自身的...
李克强: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我们当然会坚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我们和其他国家都可以共同发展、互利共赢,更何况内地和港澳同属一个国家,在“一国两制”下...
-
新华社记者:最近几年“互联网+”和共享经济发展的势头非常迅猛,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未来的发展可能还有一些障碍。所以请问总理,您对此怎么看?未来政府对推动“互联网+”有什么新的举措?
李克强:“互联网+”不仅加出了新动能,而且它是最大的共享经济平台,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推动着经济社会生活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让科技精英也好,企业家也好,都有展现能力的更多机会,更让...
-
日本东京广播公司记者:您认为双方应该采取哪些更多措施,使两国关系真正复苏呢?您是否考虑接受日方邀请,结合今年的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对日本进行首次正式访问,开启中日两国领导人互访呢?
李克强:我认为中日关系改善不仅需要氛围,更需要远见和定力。中日两国领导人互访,有利于让中日关系回归正常轨道,但更重要的是要夯实中日关系的基础,我们不能搞“一锤子买卖”,要让中日关系持续向好。
-
台湾东森电视台记者: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两岸关系充满着严峻的挑战,前景令人担忧,我的问题是面对这样的形势,大陆未来还要怎样维护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以及如何维护两岸同胞的福祉?
李克强:我们愿意和认同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的台湾政党、团体开展对话、协商,共同商谈解决两岸同胞关心的问题,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最终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这是民族大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