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说】科研要“紧追”市场 代表委员支招科技成果转化
2018-03-08 11:53: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王宗阳
大众网北京3月8日讯 (特派记者 王宗阳)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如何能让科技成果快落地,服务于社会?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向大众网记者表示,要让科研“紧追”市场,不能“为了研究而研究”。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何满潮。
全国人大代表、联泓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联泓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郑月明说,近五年来,我国科技创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居世界第一,国际科技论文总量居世界第二,有效发明专利保有量世界第三,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
全国人大代表、联泓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联泓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郑月明。
然而,与科技成果数量和专利数量相比,目前我国国家创新能力排在第17位,科技成果转化率及对经济社会的贡献度仍然有较大提升空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应当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郑月明建议,应建设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联盟+平台+基金”三位一体的科技成果转化和运营平台,把创新能力、运营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资本相结合,促进科技成果有效转化。换句话说,就是建立以企业牵头,科研机构、工程设计单位共同参与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化联盟,设立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平台公司,由专业团队管理和运作,在输出成果上按市场规则设计好技术方、投资方和运营方利益共享机制,配套设立引导基金。政府在资金、立项、土地、税收和人才政策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
“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低,其中一个原因,是有的科研部门和高校‘为了研究而研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何满潮向大众网记者表示,科研人员也要具有“转化思维”,要考虑成果的落地。同时他建议,国家应进一步支持科研院所、高校与企业融通创新,加大科研人员对科研经费、科研思路的决策权,探索科研人员对科研成果的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激发科研人员进行更高水平成果的生产,真正让科研成果符合市场需求。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毛德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