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传承弘扬好红色文化

2018-09-06 19:28:00 来源: 福建日报 作者: 林斌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把保护传承弘扬红色文化作为一项重大政治责任和铸魂工程来抓,使红色文化转化为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成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内生动力。

  围绕“看得见”发力,加大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力度,推动红色文化资源保护规范化、法制化。红色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当下受城镇化进程等主客观原因影响,出现了一些革命历史遗址原始生态面貌遭受破坏、大量散布于偏僻农村的革命遗址得不到有效管理、红色文化资源利用手段简单、政府保护权责不明晰等问题,亟待各地采取有效措施实施抢救性保护。一是坚持规划先行,科学编制红色文化生态保护开发规划,加快推进红色文化资源普查工程和遗存遗迹保护修缮提升工程,实施红色标语、红色故事的抢救整理,为传承发展红色文化提供实物和史料支撑。二是实施红色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程,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新技术,建设一批实体体验馆和网上展示馆,转化好、保存好、利用好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让参观者在沉浸式体验中接受革命传统和红色文化教育。三是注重发挥法治的引领和保障作用,严格执行《文物保护法》,鼓励各地出台红色文化遗址保护地方性法规,实施分级保护管理,探索出一条法治化保护管理红色文化资源的新路子。四是推进红色文化资源保护投入机制的改革创新,统筹用好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艺发展、文物保护、美丽乡村建设等专项资金,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对红色文化建设重点项目给予资金扶持,做到应保尽保、应修尽修。

  围绕“记得住”发力,加强红色文化研究阐释,推动红色精神时代化、通俗化。研究阐释好红色文化,必须发挥哲学社会科学战线的作用,引导各地整合高校、社科机构等研究力量,建立红色文化资源专家智库,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研究,策划一批红色文化重大理论和实践选题,列入社科规划重点选题,深挖精髓要义、揭示时代价值,推出更多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让红色资源释放出更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研究阐释好红色文化,必须建立健全红色文化信息共享机制、协同攻关机制、转化应用机制,鼓励各地及社科机构定期举办红色文化高端论坛等全国性的交流平台,围绕中国革命历史与红色文化传承主题,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保护党的红色历史,延续党的红色文脉,让红色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围绕“传得开”发力,拓展红色文化宣传教育平台,推动红色文化大众化、形象化。在宣教载体方面,应当把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工作纳入落实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重要内容,融入精神文明创建全过程,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运用生活化场景、日常化活动、具象化载体,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红色文化熏陶。在教育方法方面,应当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自觉从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红色文化中汲取信仰的力量、党性的力量、理论的力量、作风的力量,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在重点对象方面,应当坚持把红色文化纳入教育教学教材体系,编写红色文化通俗教材,开设红色文化专题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学生开展红色实践体验活动,推动红色文化进学校、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让红色种子在青少年的心中生根发芽。在传播平台方面,应当统筹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策划有节奏、有声势、有影响的宣传推介,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传播,把红色文化讲精彩、讲响亮,不断提高覆盖面和精准度,让主流思想舆论阵地的“红色地带”越来越宽广。

  围绕“融得进”发力,合理开发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推动红色文化产品生活化、发展协同化。如果能够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最大限度释放红色文化资源的“乘法”效应,必将更好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从扶助老区苏区加快发展需要的角度来考量,必须充分发挥好红色文化资源在激发奋进力量、促进扶贫富民中的重要作用,围绕脱贫攻坚目标,对老区苏区完善红色文化配套设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予以更大的政策倾斜,让老区苏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从顺应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大势的角度来考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科学编制实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鼓励各地挖掘整合区域红色文化资源,策划推出一批红色旅游品牌基地、经典景区、精品线路,创新推出一批红色研学等体验型的红色旅游产品和项目,让游客在休闲游乐中感受红色文化的无限魅力。

  (作者:中共三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付兴帅

推荐阅读
  • “00后”如何规划大学时代?高校校长们这样说

    16836877950134220641.jpg

    面对清华大学2018级3800余名新生,校长邱勇在开学致辞中就告诉新生,要“说真话、做真人、求真理”。8月24日晚,浙江大学2018级6000余名本科新生迎来了开学典礼,校长吴朝晖发表题为《构建自主学习的卓越能力》的讲话。[详细]

    09-06 08-09中国新闻网
  • 40城地价连跌5月 楼市降温“金九银十”或成色不足

    15302519802046610345.jpg

    9月5日晚,《央视财经评论》邀请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卫民以及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郭丽岩做客演播室,深入解析。[详细]

    09-06 08-09央视财经
  • 八部门:采取措施限制未成年人的网络使用时间

    01d9a5eb4150af1c96151f08443edb99.jpg

    除了色情、暴力等非法内容外,危险动作、整蛊恶搞、吸烟喝酒等不良内容,也极易造成未成年人模仿,有碍其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送审稿)》第二十一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通过网络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形式威胁、侮辱、攻击、伤害未成年人。[详细]

    09-06 09-09人民日报
  • 吃“冒烟冰淇淋”留神被冻伤 避免直接接触液氮

    北青报记者联系了一家代理“冒烟冰淇淋”加盟业务的企业,企业的工作人员表示,制作这种“冒烟冰淇淋”其实并不复杂。根据网友提供的线索,北青报记者在王府井附近的一条小吃街上找到了销售“冒烟冰淇淋”的摊位。[详细]

    09-06 08-09北京青年报
  • 英海军8月底擅入西沙群岛附近航行 中方:停止挑衅

    英海军8月底擅入西沙群岛附近航行。中方:停止挑衅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主持例行记者会,部分内容如下:问:英国皇家海军上月底在西沙群岛附近航行,中方对此有何回应?答:8月31日,英国“海神之子”号船坞登陆舰未经中国政府允许,擅自进入了中国西沙群岛的领海,中国海军依法...[详细]

    09-06 18-09人民日报
  • 乌政府军集结1.2万兵力 乌东战火或重燃

    乌政府军集结1.2万兵力。“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9月4日报道称,“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作战指挥部副指挥爱德华·巴苏林在记者会上援引情报部门的消息称,乌克兰军方在马里乌波尔方向组建了总人数逾1.2万的进攻突击集群。[详细]

    09-06 18-09参考消息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