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石慧
近年来,肥城市湖屯镇前兴隆村实现了建设新村腾土地、三大合作社促增收、立体农业助转型“三级跳”。这是村里的光伏农业产业园。(□记者 姜言明 通讯员 周倩倩 于亚婕 报道)
滕州市西岗镇东王庄村土地合作社土豆喜获丰收。(□记者 张环泽 报道)
荣成市东楮岛村深入挖掘渔家文化资源,打造了民俗馆、渔家乐、海洋牧场等一批“文化+旅游”项目,实现了从卖海产到卖体验、卖文化的转变。(□记者 彭辉 通讯员 陈峰 报道)
莱西市产芝村占地25亩的“开心农场”,成为城里人的小菜园。一家人承包两分地,种植七八种蔬菜。(□记者 张晓帆 通讯员 付强 乔银先 报道)
曲阜市北元疃村在“富口袋”的同时“富脑袋”,提升乡村文明软实力。这是村里的善行义举“四德榜”。(□记者 孟一 姜国乐 通讯员 梅花 杨鹏 报道)
莒县城阳街道岳家村以公心文化汇聚乡村振兴合力。图为岳家村幸福公寓前锻炼身体的老人。(□栗晟皓 高华超 宋时轮 报道)
产业振兴
质量兴农 品牌兴农 标准兴农
产业旺则百业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农村产业如何兴旺起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省委、省政府落实总书记要求,深入开展质量兴农行动,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加快农业新旧动能转换,一幅产业升级、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恢宏画卷,正在齐鲁大地徐徐展开。
民以食为天,自己的饭碗不能交给别人。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省委、省政府首先要求夯实粮食生产基础,确保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并要求在此基础上提高全省农业供给体系质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生产和经营体系,推动由产量大省向质量强省转变。
构建田园综合体,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是山东在这方面的最新探索。
开门就能看风景的莱西市产芝村,几年前还是一个死气沉沉的穷村。村“两委”班子率先带头“啃骨头”,这一年,产芝村集体成立了产芝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流转村民25亩土地建成168块“开心农场”,又从27户村民手中流转40亩土地建成7个采摘大棚,原来的荒地由于对接了市场,如今亩产值达到2万元。尝到甜头后,合作社又流转了300亩丘陵地,建起了百果采摘园,一年四季游人都可以采摘蔬菜瓜果。每逢周末、节假日,产芝村的“开心农场”、露天烧烤、采摘园、农家乐餐馆人头攒动,游人如织。
这是我省田园综合体的代表。目前,全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主体不断壮大、发展模式初步形成、利益联结机制逐渐完善,已初步形成良好发展态势。截至今年1月,全省家庭农场发展到5.5万家,农民合作社18.6万家,农业龙头企业9600家,参与产业化经营的农户超过1800万户,户均增收2680元。
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坚持质量兴农,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关键。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从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强化重大技术攻关和转化应用、推进种业自主创新、加强“智慧农业”建设等方面作出部署,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的要求。强化科技创新应用,以新技术为支撑,大力发展终端型、体验型、循环型、智慧型新产业新业态。省里出台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的二十条措施,审定主要作物新品种62个。截至去年底,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3%,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27%。
质量兴农,标准先行。抓农业标准制订,是一直走在前列的山东农业的发展趋势,是去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十分关注的工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明确目标:打造农产品质量安全省。今年,山东将在国家有关部门支持下,加快推进蔬菜标准认证中心建设,争取制订国家蔬菜质量标准,打造山东蔬菜的“金字招牌”。“潍坊蔬菜的品牌叫得响,不愁卖。但各家大棚种植瓜菜的标准不同,就有了价格差异。”昌乐县乐都瓜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国伟发现,标准缺失下,交货时一旦出现菜品不一致等情况,有些收购商就容易趁机压低价格,损害菜农利益。从遵守规则到制定规则,从“做品牌”到“定标准”,建设蔬菜质量标准中心,成为山东打造蔬菜核心竞争力的一招妙棋。今年我省将力争国家级农产品安全创建县数量占涉农县(市、区)总数的80%以上,向国家提出农产品质量安全省创建申请。
品牌是提升农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靠农产品品牌引领市场,才能掌握话语权。山东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明确提出,打造山东农业“金字招牌”,建立农产品品牌培育、发展和保护体系,提高涉农地理标志商标及其他商标注册、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除了单个农产品品牌之外,山东还在全国率先推出“齐鲁灵秀地、品牌农产品”省级农产品整体品牌形象,形成了章丘大葱、日照绿茶等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产品品牌,“三品一标”企业、产品分别达到3561家、7508个。五年内,山东还将培育50个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500个知名企业产品品牌。
人才振兴
“土专家”“农创客”“新农人”尽展其才
人气旺,乡村兴。人才外流、空心化的乡村谈不上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
山东是人口大省,创新性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求必须要拿出实而又实的举措。省委书记刘家义指出,解决农村人才资源短缺问题,根本在于促进城乡人才流动,支持各类人才留在农村,共同唱好乡村振兴大戏。山东大力培养乡村本土人才,实施乡村人才振兴行动计划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依托农科大讲堂、“庄户学院”,让先进党支部书记、致富能手现身说法。实施返乡人员创业三年行动计划,引导大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退伍军人等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建设。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省委副书记、省长龚正指出,乡村要振兴,就要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造就更多乡土人才。去年底,山东出台《关于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的二十条措施》,着力解决农村专业技术人员“进不来”“留不住”“招人难”等问题。自2018年起,依托省内高等院校,免学费定向培养200-300名基层农技推广本科、专科生,加大向贫困地区倾斜力度;每年分层分批培训基层农技人员5000人,确保全省农技推广队伍稳定在2万人以上。
同时,山东动员全省力量协调有关部门加快人才双向流动,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现在,全省每年选拔1200名左右科技、教育、文化、医疗人才到基层一线服务,160名左右基层人才到省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文化单位、医疗机构访学研修,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推动各类人才、项目、资源向基层下沉。目前,新一批500名教师、200名科技人员、300名医务工作者选拔正在有序推进。
此外,山东每两年评选一次“齐鲁乡村之星”,选出一批具有较大示范作用的优秀农村实用人才。每次人数不超过150名,管理期限为4年。在管理期内,每人每月享受省政府津贴1000元。他们在农业生产一线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服务等活动,社会担当意识强,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在推动当地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上作出了突出贡献。山东日前出台了《山东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工作方案》,“齐鲁乡村之星”的评选将进一步扩大评选规模,改两年一次为一年一次。
农村要发展,要振兴,要富强,就需要文化知识、科学技术以及激情与活力,大学生村官的加入也为农村基层发展带来了希望和动力。
德州学院毕业的大学生村官闫庆玲来到夏津县东渡口驿村,担任村支部书记助理。通过走访调查,她发现东渡口驿村有发展食用菌产业的优势,成立了食用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社员提供全套生产资料供应、技术指导和销售咨询服务。2017年,已有50余户农户入社,合作社年产值达200余万元。
乡村发展需要人才,而唯有乡村发展了才能留住人才。为打通人才向农村流动的通道,2016年以来,山东乡镇公务员考录不断加大在本地成长的干部选拔力度,实施放宽资格条件、单独划定笔试分数线、单独分组面试等更加积极的倾斜政策,定向招录本土优秀人才432人,为乡镇机关补充了一批优秀基层干部。
抓乡村人才振兴,要有“指挥棒”。从2018年开始,山东把乡村人才振兴重点任务分解到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单位,在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中将乡村人才振兴作为17市人才工作考核重点内容。
多管齐下让山东群贤毕至,有号召力的带头人、有行动力的追梦人、懂技术的“土专家”“田秀才”、善经营的“新农人”“农创客”,都能在乡村振兴伟业中精彩绽放。
文化振兴
厚植齐鲁文化优势,铸就乡村振兴之魂
乡村文化,乡土中国的根基与血脉。那些有形无形的文化认同、乡村记忆,期待着再认识、再挖掘,焕发出新的魅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山东是文化大省,文脉绵长、底蕴深厚,对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具有高度自觉。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对深入实施乡村文明行动第二个五年规划、实施文物保护和利用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推动乡村儒学等工作作出部署。今年5月11日,我省发布了《山东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工作方案》,确定实施铸魂强农、文化惠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新时代文明传习、乡村网络文化建设、乡村文化人才培育等工程,全力推动文化振兴在乡村开花结果。
乡村文化振兴,必须首先解决人的内在信仰和价值观问题。山东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教育农村干部群众,通过开展“百姓宣讲”、理论图书配送等活动,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齐鲁大地家喻户晓、落地生根,提振乡村精气神,引导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创造幸福生活。
乡村文化振兴,离不开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必须让群众广泛参与进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弘扬沂蒙精神,深入实施爱诚孝仁“四德工程”,注重家庭建设、家教传承、家风培育,推进移风易俗,形成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2020年全省80%的村、镇达到县级及以上文明村镇标准。
青州市王坟镇侯王村,90%以上村民家门口都悬挂着“孝德人家”和“慈孝人家”的匾额。侯王社区党总支副书记李长刚说,为让村民知孝、行孝,除了加强思想教育,侯王村建起了一整套监督检查机制和表彰激励机制,全村形成了一种孝亲敬老“比、学、赶、超”的良好风气。以孝治村以来,侯王村的风气明显好转,呈现出了和谐友善的崭新氛围,过去一两个月都完不成的事情,现在通知发下去第二天就能完成。
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也需要深入开展移风易俗,打破陈规陋习。济南市章丘区,紧扣乡村振兴、移风易俗主题,对城区、城乡接合部、主次干道两侧可视范围内的坟头墓碑进行清理,并延伸到全区18个镇街,将此作为乡村振兴行动的工作内容。
为了推动乡村文化建设,需要充足的资金投入。山东省财政今年投入18亿元,带动各级财政和社会资金投入70亿元,支持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十三五”期间,省财政切实加大资金投入,支持开展乡村文明行动建设示范工程,深化移风易俗、家风家训教育活动;实施乡村记忆工程,在乡村文化遗产和传统乡土建筑富集、文化底蕴深厚的乡村和社区,因地制宜建设民俗生态博物馆、乡村(社区)博物馆,集中保护展示乡村传统文化;为贫困县、革命老区群众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丰富乡村文化生活。
生态振兴
让美丽乡村成为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
每个人心目中,乡村的模样不尽相同。但“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是人们共同的追求。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坚持绿色发展,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扎实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完善农村生活设施,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
落实总书记要求,打造农村良好的生态,是省委、省政府一直关心的事情。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作出部署,加快建设生态山东美丽山东,加快构建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三大红线,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今年5月,省委、省政府在编制《山东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外,还就生态振兴专门制定工作方案,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业绿色发展、生态保护与修复、生态资源价值等方面作出部署。
路改、绿化、厕改相继进行,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小铁佛村屋外变美了,现在屋内更要美——去年冬天,当地开始推行气代煤工程,村民徐建伦趁机装修了房子。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要突破点,去年山东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对规划长久保留的村庄,全面推进“七改”工程。
“别认为改厕是件小事,据测算,农村的厕所污水所占生活污水的比例虽然不大,但污染程度却高达90%。”省住建厅村镇建设处副处长宫晓芳说,山东坚持从实际出发,大力推进改厕行动,许多村民感叹“污染少了,环境好了,城里的孩子愿意回来了”。
桓台县索镇前毕村卫生室的村医毕翠芝改厕时,省、市、县财政每户补贴共900元,索镇为每户再出300元,不用村民出一分钱。毕翠芝一开始对改厕效果还半信半疑,后来发现“不但能冲干净,蚊蝇也不见了,以往对付蛆虫的草酸、敌敌畏统统下了岗”。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省累计完成改厕838万户,占应改任务量的85%。
我省今年将开始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整治提升村容村貌,巩固城乡环卫一体化成果,尽快实现“七改”标准全覆盖,逐步建立完善的运营管护机制。年内,大多数农民有望用上洁净厕所。
根据《山东省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工作方案》,到2020年山东基本实现村庄规划编制、生活垃圾收运处置、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全覆盖,生活污水处理率大幅提高,村容村貌明显改观。到2022年,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推进绿色发展,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它不是原始意义上的生态农业,而是由高技术武装起来的现代生态农业。近年来,我省每年拿出7000多万元开展耕地质量提升试点,实施了土壤改良修复、农药残留治理等六大工程。我省规划到2020年,严守11288万亩耕地红线,全省耕地质量平均比2015年提高0.5个等级。
沂源县燕崖镇双泉村,果农杨纪明按下地头滴灌系统的按钮,就去做别的事了,4小时后10亩果园浇完了一次水。他算了一下,引进安装以色列水肥一体化设备后,新技术能节水50%,节肥40%—50%。根据方案规划,到2020年,全省节水灌溉面积达到5800万亩以上,占灌溉面积的比例提高到65%以上。
此外,山东将在畜牧、水果、设施蔬菜、茶业生产的优势区域,因地制宜推广“果沼畜”“菜沼畜”“茶沼畜”“秸秆精细化全量还田”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我省计划,到2022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2%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1%,力争实现全省废弃农膜基本回收利用。
在生态保护与修复方面,到2020年山东将基本建成与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全省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40%,海洋国土空间的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全省管辖海域总面积的比例不低于20%,全省湿地面积(含滨海湿地)不少于2600万亩。
将乡村生态优势转化为农业农村发展优势,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必将进一步促进农村的繁荣兴旺。在生态资源价值方面,我省部署2018-2020年,创建成功的国家森林城市不少于15个,省级森林城市不少于25个,省级森林乡镇不少于200个,全省森林村居不少于2000个。2021-2022年,完成新增、更新和低效林提升改造200万亩,森林抚育200万亩,力争每年建成50个森林乡镇、500个森林村居。
组织振兴
强壮实施乡村振兴 战略的“主心骨”
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培养千千万万名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山东坚决贯彻落实总书记要求,切实把党管农村这一“重中之重”落到实处,全力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等各项工作。省委书记刘家义多次围绕乡村振兴进行实地调研,省委、省政府作出一系列部署安排。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心骨”。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乡村振兴将步履维艰;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乡村振兴会蹄疾步稳。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去年8月,山东省委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村级党组织建设的若干意见》。着眼于建设农村过硬党支部,从开展村级党组织评星定级、实行主题党日制度、保障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明确村党支部书记和“两委”成员薪酬、推行党员量化积分管理、推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等方面提出了16条具体措施。
让党支部在基层工作中唱主角,成为团结群众的核心、攻坚克难的堡垒,就必须抓好基层党支部制度建设。兰陵县代村在村党支部书记王传喜带领下,从一个负债380万元的落后村,发展成为集体年总收入26亿元、纯收入1.1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6.5万元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每天早晨6点是雷打不动的代村“两委”班子例会时间,每月5日晚上为党员固定学习活动日,党员组织生活的参会率每次都能达到90%以上。代村充分发挥每名党员的带头作用,根据无职党员的特长和岗位需要,设立“社会治安岗”“文明新风岗”“诚信经营岗”“旧村改造岗”等,党员根据自身的从业特点和专业专长,进行“岗位认领”。
坚持以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为导向,山东建设以基层干部和新兴力量相结合的农村工作队伍,高质量搞好村“两委”换届选举,深化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制度。对没有合适人选的散乱穷村,从党政机关选派优秀干部到村任党支部书记。截至目前,省派第三轮第一书记共调整选配党组织书记302名,培育致富项目1221个,修路2306.9公里,打井2744眼,帮助新增村集体经营性收入2645万元,投入项目资金12.88亿元,争取社会资金5.86亿元。此外,着眼进一步加强脱贫攻坚人员力量,今年以来,省、市、县三级共选派386名优秀机关干部,到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和工作基础薄弱村担任党支部书记;选派2300余名干部,到2000个扶贫工作重点村和其他脱贫难度较大的村担任驻村工作队队员。
农村黑恶势力是乡村振兴进程中的不和谐因素之一。必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乡村治理法治化进程,完善和创新农村管理体制,加大扫黑除恶力度,推进农村平安建设。据了解,去年山东共判决农村地区黑社会性质组织2个,侦办恶势力犯罪集团案件14起,打掉涉恶类犯罪团伙700余个,依法惩处黑恶霸痞人员6500余名。省公安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山东将突出打击农村黑恶霸痞势力违法犯罪,把群众举报线索核查工作作为主动打击犯罪、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的重要抓手,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不查清楚决不放手。
乡村振兴、稳定发展的基本保障,是实现乡村有效治理。山东坚持自治为基、法治为本、德治为先,发挥好群众组织作用,构建党组织领导的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山东全面推行村级重大事项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落实“四议两公开”、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村干部“小微权力清单”等制度,有效保障了村民参与村庄管理的权利。加强农村法治体系建设,实施“雪亮工程”,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加强农村德治体系建设,开展“四德工程”示范县创建,实现行政村善行义举“四德榜”全覆盖。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稳定和谐局面更加巩固。
先锋模范作用是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山东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头致富,带头振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农村青年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去年,山东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意见(试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关心关爱基层干部减轻基层工作负担的十条意见》,让党员干部们工作有责任、待遇有保障、出路有奔头、干好有激励。
“五个振兴”为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描绘了宏伟蓝图和实施路径,山东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既满怀信心,又认真面对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复杂性和困难,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向前迈进,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壮丽篇章。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石慧
过去几年,“药荒”轮番上演:2011年,心脏手术用药“鱼精蛋白”出现全国性紧缺;2012年,治疗心脏衰竭的抢救用药“西地兰注射液”短缺;2013年,治疗甲亢的“他巴唑”断货;力诺药业市场营销经理张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很多“降价死”其实是假死,是换包装、换...[详细]
题:山西千年古县的“连翘经”:绿化荒山 增收脱贫 赵保孝介绍,上述综合改造措施提高了野生连翘开花挂果率,每亩青翘产量可由原来的25公斤左右提高到150公斤左右。[详细]
“本来,就是想问问车次,没想到被铁路民警抓获。”6月12日,网上逃犯文某在东莞火车站乘车时,向民警询问车次的情况时,被民警看出破绽,并被抓捕归案。[详细]
“对方还把猫换成孩子打比方,说‘如果是一个孩子迷路走上高架,也不能停车去救吗’,我们也挺为难的。” 一些法律界人士认为,是否对高架停车救猫予以处罚,还要取决于司机的行为是否构成紧急避险,“如果高架上的猫影响了驾驶安全,司机停车‘救’猫可以理解为...[详细]
《红发女人》是帕慕克的第十本小说,四十年的写作生涯,让他几乎成为了伊斯坦布尔最知名的代言人。帕慕克从一个接受西化教育的新人类走上写作的道路,在写作中回到土耳其,成为时代变迁的见证者,最终,又变作了消亡的一部分。[详细]
德媒称,虽然互称盟友,但德国同美国之间存有一系列不和谐因素,特朗普退出G7闭幕宣言,不过是冲突浮上了水面。德国曾指出,欧盟对美国产品征收的总税率低于美国对欧盟产品的关税,还称愿意同美国就关税协定重新举行谈判,目前使用的协定还是1994年签署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