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62】聊城高唐六旬翁印春联走上致富路 五百余乡亲受益

2018-02-13 09:16: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侯晓 程洽洽 郭淋淋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隆重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即日起,大众网采编人员分赴山东17市,用手中的笔和镜头全面展示全省上下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生动实践,充分反映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取得的重大成就。记者们深入基层,走近工人、农民、医生、售票员等普通群众,亲身体验他们的生产生活,倾听来自基层的声音,用原汁原味的典型事例,深入报道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求所愿,多角度展示我省在经济文化强省建设中的创新实践。 

  我们将通过图文、短视频、手机直播、VR、H5等融媒体报道方式,在大众网、大众论坛、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山东手机报、@大众网新浪官方微博、大众网官方微信、大众网17市分频道全平台推出报道。更多精彩,期待您的关注! 

  新春走基层【62】

  聊城高唐六旬翁印春联走上致富路 五百余乡亲受益

  时间:2月11日 

  地点:聊城市高唐县姜店镇十里村 

  大众网记者 侯晓 程洽洽 实习生 郭淋淋 

   

    每年印制对联30万副,春、福字10万张,用纸大约10万吨。 

   

    杨增福的春联别具特色,用纸全部采用河南纸厂的“”,经久耐用不褪色,不怕风吹日晒雨淋,全部用手工刷黑油漆式丝网印刷而成,大受市场欢迎。 

   

    在杨增福的带动下,周边不少村民都开始制作或销售春联,仅零售批发客户就超过了五百人。 

   

    杨增福展示他亲手制作的版式。 

  说到高唐县姜店镇十里村的杨增福,方圆百里的人都知道,他是远近闻名的“达人”。二十年前,他靠印制春联走上致富路,产品销往周边十几个县市。在杨增福的带动下,周边乡镇及村庄也开始从事春联的制作和销售,户均年增收8万元左右。因此,十里村又被称作“春联村”。

  春节临近,今年已经66岁的楹联制作专业户杨增福又开始忙碌起来。谈到如何与楹联结缘,杨增福说这算是自己的一个爱好,从年轻时就喜欢对联,看见谁家大门的对联,就忍不住看一眼,念一遍。平时在家也经常翻看一些关于楹联的报刊、书籍,后来就萌发了学习制作对联的想法。

  最初,杨增福是在济南一家对联印刷厂学习刷红纸。当时是1979年,杨增福刚退伍回到高唐老家。具有初中文化的杨增福接受能力很强,虚心请教,很快就掌握了刷红纸的一整套程序。学成后,杨增福在自己家中用两间房办起小型制作车间。对杨增福来说,刷红纸是他从事印制楹联的开端。

  收入不高,可以维持生计,但好景不长,杨增福很快选择了放弃。杨增福说,大约在1990年前后,红纸还是很有市场的,因为当时的春联基本上都是手写,对红纸需求量比较大,但随着手工印制春联的兴起,刷红纸的生存空间开始逐渐缩小。杨增福意识到,固步自封只会导致被淘汰,必须接受和学习新事物。

  于是,在1997年,杨增福再次来到济南,寻找到一位精通楹联制版的师傅,不到一个星期便对制版轻车熟路,稍稍遗憾的是,这位师傅只会制版,不会印制。同年,杨增福又远去潍坊高密学习印制技术,让他大开眼界。在高密,印制春联的人家比比皆是,甚至还有春联特色村,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能上手,而且销路还不错。

  学成后的杨增福马不停蹄回到高唐。经过精心筹备,1998年,杨增福以自家两间平房做基础,同时租赁一处厂棚,正式开办起手工春联制作车间。此时,杨增福和妻子全身上下只剩下二十块钱。凭借仅剩的二十块钱,杨增福艰难起步。这一年,他只生产了300副春联。也正是凭借这不到300副春联,杨增福完成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转换。

  到了2003年前后,仅仅五年时间,杨增福每年印制春联的数量已经达到了近十万副。如今,年产量可达到对联30万副,春、福字10万张,每年用纸10万吨。而且,从春联的选词、制版、印刷、切割、展销,都形成一整套完整的流程。目前,杨增福已拥有200多个版,并且年年换新版,全部为他亲手制作。

  杨增福制作的楹联主要以春联为主,喜联、丧联、教会联为次,1.5米、2米,3米,4米等规格不一,产品销路由近及远,遍及周边十几个县市,彻底填补了高唐县楹联市场的空白。而且,杨增福的春联别具特色,用纸全部采用河南纸厂的“常年红”,经久耐用不褪色,不怕风吹日晒雨淋,全部用手工刷黑油漆式丝网印刷而成,大受市场欢迎。

  “我和老杨共事四年多了,人特别实在。”来自田楼村的村民田乃余这样评价杨增福。当天下午,田乃余来订货,准备年前拉到集市上卖。田乃余说,他主要在节前卖春联,能挣一点算一点,其余时间以打工为主。实际上,和田乃余类似的还有很多。在杨增福的带动下,周边不少村民都开始制作或销售春联,仅零售批发客户就超过了五百人。

  说到制作楹联的辛苦,杨增福笑了,经营了20年,一步步走到今天,其中的汗水和辛劳无法用语言表达。说到以后的打算,杨增福略有所思,自己的四个子女都是大学生,现在都已经上班,没人愿意接手。随着年龄的增长,杨增福也萌生退意,很希望有个继承人,能把这套手艺传承下去。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乐双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