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乐双
图①:1939年10月16日,“大众通讯社”开始播发新闻。 图②:1944年,设在莒南王家野疃的印刷厂排版车间。 图③:融媒体记者采访沂水县王庄村94岁老党员朱凤兰老人。 图④:大众日报创刊地印刷厂旧址。 图⑤:大众报业集团帮助沂水县云头峪村修建的“大众路”。
□ 本报记者 鞠杰 马玉峰
12月3日,临沂市沂水县夏蔚镇云头峪村。
凛冽的北风裹挟着密集的雨点,拍打在云头峪河的水面上。薄雾中的锥子崮,像极了一把钢刀,捅开层层雾气,直插云霄天边,仿佛带人回到了硝烟弥漫的80年前。
1939年元旦前夜,这个大山深处的小村落大雪纷飞,伴随着老式手摇印刷机的咣当咣当声,4000份沾着墨香的大众日报创刊号在一间农家小屋里付印,次日凌晨被交通员装进草筐、挑着扁担分数次带到根据地各处。这一刻,标志着中国报业史上连续出版时间最长的党报正式诞生。
一颗不灭的初心,由此开启。
初心是什么
为大众服务,成为他们精神上的必要因素之一,成为他们自己的喉舌,更成为他们所热烈支持的最公正的舆论机关。
——大众日报发刊词
12月3日,重走创刊路前方报道组来到沂水县夏蔚镇王庄村,村里最引人注目的建筑,莫过于已有百年历史的王庄天主教堂。巍峨耸立的哥特式建筑见证了近代史的百年更迭,并于1938年迎来了一批身着土布军装的人——中共山东分局和八路军山东纵队的同志们。
“这里就是中共山东分局的旧址纪念馆。”随着王庄村党支部书记公培建的指引,一幢灰瓦红柱的二层小楼,跃入记者的视线。斑驳的砖瓦、暗红的窗棂、发黄的照片……旧址纪念馆的一切仿佛都在诉说着那段烽火岁月。
1938年10月,武汉沦陷后,山东被摆在了全国敌后战场重点发展的中心位置,毛泽东豪迈地发出指示,“派兵去山东”! 12月,根据中央决定,苏鲁豫皖边区省委改为中共山东分局。
山东分局的建立决定了有必要创办一张党报,以鼓舞带动全山东人民的抗日斗争。而大众日报,就在这历史性的节点应运而生。
“一是党的报纸,二是有利于统一战线,三是广泛发动群众。”创刊之前,中共山东分局书记郭洪涛和大众日报首任社长刘导生、首任总编辑匡亚明谈话,敲定了办报的三原则。
王庄村171号,一处沂蒙山区普通的农家院落,正是80年前的大众日报编辑部。就是在这个院子里,匡亚明、刘导生和郭洪涛围坐在一张旧桌子前,讨论着报纸的名字。
“当时匡老说,报纸的宗旨是‘立足于大众,大众办,大众看’,就叫‘大众日报’吧。”公培建介绍,“郭洪涛听后也说很好,名副其实为大众人民服务。”两人的一番讨论,既确定了一张报纸的名字,也框定了一张报纸的灵魂。
光阴流转,四季更替。当年的中共山东分局驻地早已变为旧址纪念馆,静静躺在纪念馆中的《大众日报》创刊号,纸张已经泛黄,但报头的发刊词依旧醒目——“为大众服务,成为他们精神上的必要因素之一,成为他们自己的喉舌,更成为他们所热烈支持的最公正的舆论机关”。
党的立场、群众的报纸,这就是大众报人的初心。
初心由何而来
“俺嫁到这儿的时候,俺娘也一直不让住东屋,她常念叨说,指不定啥时候报社的同志还回来看看哩!”
——云头峪村村民狄元梅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诞生在巍巍沂蒙山间的大众日报,一穷二白、创业维艰,却始终初心不改,生生不息,是什么赋予了它顽强的生命力?
心怀这个疑问,12月3日,冒着濛濛冬雨,重走创刊路前方报道组来到距王庄村8里外的云头峪村。这里依山傍水、隐蔽性强,创刊之时,大众日报印刷所就定址于此。
69岁的狄元梅老人一见到记者,就热情地招呼进屋,捧起一把刚炒熟的花生硬往记者手里塞。“俺家堂屋边上,就是老印刷所,平时闲着没事,俺就过去打扫打扫,落上灰就不好了。”
狄元梅口中的“老印刷所”,就是《大众日报》创刊号的诞生地,也是她的婆婆刘茂菊当年的婚房。
当年刚刚嫁到牛家、住上新房的刘茂菊一听办报纸是为了打鬼子,二话不说就把东屋让了出来,跟公婆一家挤到一间房住。
“这间屋当年可是全村最好的房子。”狄元梅回忆道,“俺嫁到这儿的时候,俺娘也一直不让住东屋,她常念叨说,指不定啥时候报社的同志还回来看看哩!”
推开斑驳的栅栏门,茅草铺成的屋顶、青石垒成的屋墙,让这间十平米左右的农家小屋在冬日的雨天显得格外阴冷。然而,时间拨回到80年前,这里却涌动着一份火热的激情。
外面大雪漫卷,寒风刺骨,屋里却人头攒动、热火朝天。拣字工托着油灯拣字,印刷工手摇印刷机咣当咣当一刻不停,4000份喷着墨香的大众日报创刊号在这个雪夜诞生。次日五点天还没亮,交通员张之佩便披着蓑衣,挑起扁担,顶着风雪,将报纸分数批小心翼翼、一步一步送到王庄编辑部,再从这里由报社营业部分发到根据地各处。创刊半年多的时间,张之佩就是这样沿着崎岖的河沟,往返于王庄编辑部与印刷所之间。
“听俺大爷说,大众日报社来到云头峪的时候,庄里不少人都把房子让给报社,自己去搭团瓢住(团瓢:类似窝棚的简易住处——编者注)。”张之佩的曾孙张德生回忆道:“俺们祖辈能给报社、给打鬼子出份力,到现在俺脸上都觉着很有光!”
漫漫80年,大众日报深深地扎根在齐鲁大众的沃土上,吸根之甘醴精华,传递生命的给养,成就了强大力量的源泉。
初心缘何弥坚
“老一辈的给大众日报社作贡献,俺们小一辈的享福了!以前只能到山外去拉水,现在家家户户都能喝上自来水了。”
——云头峪村村民张守来
1996年12月,匡老逝世时留下遗愿:将自已的部分骨灰安放在云头峪村。背靠着高高的锥子崮,匡老骨灰安葬处,栽了一株雪松苗。如今,这里已长成一片枝繁叶茂的雪松林。
在前辈的影响下,80年来,大众报人脚沾泥土,始终不忘根在何方。
“这些年,报社对我们村帮助很大。”云头峪村党支部书记王付永说,“先是投资30多万元,修通了一条长3公里的宽阔的水泥路,还投资建了蓄水池、扬水站、希望小学。”
在印刷所旧址旁,狄元梅早已搬进了3间宽敞的瓦房,这是1991年报社出资为老房东刘茂菊大娘盖的新房。
云头峪水源难寻,2008年,报社寻求省地矿局的支持,为老区打了一口深井。这个曾为革命作出突出贡献的小山村,由此彻底告别了祖祖辈辈喝“地窖水”的窘况,喝上了安全卫生的地下水。
“老一辈的给大众日报社作贡献,俺们小一辈的享福了!”为匡亚明守墓15年的村民张守来说,“以前只能到山外去拉水,现在好了,我们村民都感谢大众日报!”
80年风雨兼程,80年一路壮歌。
从笔墨纸砚到数字网络,无论媒体的形态怎么变,我们始终铭记,为大众服务的初心不变。从金戈铁马到和平岁月,无论植根的时代怎么变,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使命不变。从家长里短到家国情怀,无论新闻的主题怎么变,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的基调不变。从本地视角到全球视野,无论传播的范围怎么变,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职责不变。
用脚力丈量,用眼力辨析,用脑力思索,用笔力传递。变与不变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的大众报人必将守正创新,精准发力,努力走在媒体深度融合转型前列,续写壮丽新篇!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乐双
中新网12月20日电 商务部今日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高峰就关于中美经贸磋商的几个热点问题进行了一一回应。针对“美方表示中美双方计划明年1月份举行会谈”的说法,高峰表示确有计划。此外,针对特朗普“一项更庞大和更全面的贸易协议将会很快达成”的说法...[详细]
弱有所扶——中国残联联合国家发改委等15部门印发《关于扶持残疾人自主就业创业的意见》,明确了20多项促进残疾人自主就业创业、脱贫解困的扶持政策,8500多万残疾人迎来政策“红包雨”。[详细]
21日至23日,南方地区多阴雨,江淮、江汉、江南、华南大部、西南地区东部和南部等地有小雨或阵雨,部分地区中雨,局地大雨。[详细]
张劼乖乖地趴在沙发上,隔着衣服,母亲的手掌仍能清晰地感觉到,儿子背部凸凹不平的伤疤在硌她的手。自从警以来,张劼成功处置多起急难险重警情,在危险面前,他一直冲在最前头,处处要强。[详细]
据欧联网援引欧联通讯社报道,当地时间19日,德国新闻杂志《明镜周刊》一名曾多次获奖记者,因至少在14篇新闻报道中涉嫌捏造事实和造假,被《明镜周刊》杂志社宣布解雇。[详细]
在中国倡议和推动下,第73届联合国大会20日通过了“77国集团和中国”共同提交的“消除农村贫困,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决议。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马朝旭大使在联大通过消除决议后做解释性发言时表示,联大通过关于消除农村贫困决议体现了国际社会努力消除贫困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