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沂蒙精神中的不朽力量——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信仰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

2018-11-03 19:01: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薪火相传,血脉永续,是中华民族绵延五千余年的朴实愿望;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让革命精神血脉永续,是中国共产党人传递理想信念火种、传承红色信仰基因的崇高追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关怀沂蒙地区的发展,多次就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工作作出重要指示。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临沂考察时指出,“革命胜利来之不易,主要是党和人民水乳交融,党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人民谋解放,人民跟党走,无私奉献,可歌可泣,沂蒙精神要大力弘扬”。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省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经历了多少坎坷,创造了多少奇迹,要让后代牢记,我们要不忘初心,永远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

  对事物的正确认识是思想创新和实践发展的重要前提。要进一步弘扬好沂蒙精神,找到其中蕴含的不朽力量,传递理想信念的火种,传承红色信仰的基因,就必须对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有准确的认识和把握。

  一、沂蒙精神是党和人民水乳交融、休戚与共取得的宝贵成果

  沂蒙是一块红色的热土,沂蒙精神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党和人民获取力量的精神源泉。在沂蒙这片热土之上,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得以形成、发展和弘扬。

  行程万里,不忘来路。要认识到沂蒙精神是在沂蒙人民为谋求民族独立、国家解放的斗争中诞生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70年的持续探索中发展的,是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伟大实践中丰富的,是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实践的时代总基调中升华的。

  爱党爱军、无私奉献的精神内涵渲染了沂蒙精神的鲜红底色。从“最后一口粮,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到“咱们的共产党领导好,沂蒙山的人民喜洋洋”;从用柔弱臂膀拥军支前的沂蒙六姐妹,到红嫂原型明德英、沂蒙母亲王换于、沂蒙大姐李桂芳、拥军妈妈胡玉萍,人民爱党爱军、无私奉献,党和人民水乳交融、休戚与共。

  开拓奋进、艰苦创业的精神特质造就了沂蒙地区的时代辉煌。从最初一穷二白的革命老区,到今天享誉全国的“物流之都”、“生态旅游城”,沂蒙老区转化红色资源为发展优势,在经济、文化、教育、医疗、交通等各方面不断取得新成绩,努力为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做出沂蒙贡献。

  搞清楚沂蒙精神的历史和发展过程,就能明白,我们党在领导沂蒙人民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是怎样团结人民、发动人民,为民族独立、国家解放而奋斗的;是怎样和沂蒙人民水乳交融、休戚与共,形成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的;是怎样同沂蒙人民一道,凝练共筑起伟大的沂蒙精神的。在此基础之上,不断丰富沂蒙精神的新时代内涵,点燃理想信念之雄火,传承红色信仰之基因,才能为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进而实现伟大梦想源源不断地培养接班人、注入源动力。

  二、沂蒙精神是我党坚守人民立场、坚持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

  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追根溯源,沂蒙精神是在人民立场和党的群众路线的践行中培育起来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和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

  “群之所为事无不成,众之所举业无不胜”。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深深扎根沂蒙大地,紧紧依靠沂蒙人民,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做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赢得了沂蒙人民的衷心爱戴和高度认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沂蒙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给沂蒙地区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代代相传的沂蒙精神得以丰富和发展。步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党的领导下,沂蒙人民锐意进取,开拓奋进,不断取得各方面建设新成就,大力改善老区人民生活,打造乡村振兴的沂蒙样板,丰富了沂蒙精神的时代内涵,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积聚力量。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沂蒙精神的核心内容就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沂蒙精神最鲜明的政治意义就是解答如何处理好党群关系。只有站稳人民立场,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的群众路线,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顺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历史性变化的实践要求,着力解决好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打造新时代党群关系、军民融合的沂蒙样板,才能使党和人民事业始终体现群众意愿,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的检验。

  三、沂蒙精神是党员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的可贵滋养

  对个体来说,理想信念是指引人生航向、指明奋斗目标的灯塔;于政党而言,理想信念是明确事业发展方位、始终指向目标方向的司南。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

  十九大报告中写道,新时代党的建设要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沂蒙精神对今天我们抓党的建设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可见,沂蒙精神正是这理想信念教育中的可靠教本,是树牢“四个自信”的可贵滋养,是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启示。

  不忘本来,方知未来。任何革命精神的培育都需要党和人民一同为理想信念付出艰辛努力,沂蒙精神就是在党群水乳交融、军民生死与共中铸就而成的。在炮火纷飞的战争岁月里,那支撑起党与沂蒙人民并肩战胜千苦万难的理想信念,正是共产主义理想,正是马克思主义信念。因为理想信念坚定,我们的军队坚如钢铁、猛若雄狮;因为理想信念坚定,我们的人民爱党拥军、无私奉献;因为理想信念坚定,我们的革命势如破竹、取得胜绩!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中永不褪色的卓越品质,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政治底色和思想依靠。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沂蒙精神凝聚了党和沂蒙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真挚情感,凝聚了沂蒙人民爱党爱军、无私奉献的可爱品质,凝聚了沂蒙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开拓奋进、艰苦创业的优秀品格,沂蒙精神正是这精神上的“钙”。要不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钙”补足了,理想信念坚定了,共产党人才能挺起精神脊梁,才能为实现理想信念而付出坚持不懈的努力。

  四、沂蒙精神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资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沂蒙精神,以沂蒙人民的朴实、可靠为源,以党和人民水乳交融为基,以沂蒙老区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持续奋斗为根,是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优秀代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理想信念、红色基因一代代传承下去的重要资源。

  进一步弘扬和发展沂蒙精神,将沂蒙精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伟大背景结合起来,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一环,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革命中诞生、在建设中成长的沂蒙精神,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结合时代条件,进行创新实践,必将成为红色基因传承工作的重要样本,成为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中的鲜红旗帜,成为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脉相承,都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都是党同人民在革命时期不同阶段创造的先进文化,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精神瑰宝。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前往革命圣地,奔赴革命老区,一大会址重温建党初心,井冈山上接受红色洗礼,西柏坡上补充历史养剂,陕西延安汲取智慧力量,福建古田回忆战争岁月……准确把握好党的若干革命精神的内在一致性,才能在更大的格局中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贯穿这一系列红色精神的,是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是对理想信念的不懈追求,是对人民群众的崇高敬意。

  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是具有蒙山沂水地域性特色的,也是具有华夏大地普适性意义的;是同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的革命精神,更是能凝聚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磅礴力量的时代精神。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吴国栋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冯媛媛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