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月萍:升级立体化蚯蚓养殖 发展绿色循环农业

2018-06-08 09:11:00 来源: 大众日报 作者:
  【奋斗者的故事】法月萍:升级立体化蚯蚓养殖 发展绿色循环农业
  

  利用蚯蚓怕光喜阴的习性,法月萍与员工们一层层刮掉表面的泥土,收获成熟的蚯蚓。

  

  高城镇的养牛场里,法月萍与王晓晶通过手摸鼻闻判断出牛粪的优劣。

  

  法月萍升级的立体化蚯蚓养殖法大大地节省了空间和土地。

  

  小小的红蚯蚓在纤纤玉指上蠕动,承载着法月萍、王晓晶等人对农业绿色循环发展的殷切期盼。

  

  法月萍神采飞扬地介绍着蚯蚓项目,而时常忽视了对女儿的照顾,这背后饱含着对家庭的亏欠和对女儿的愧疚。

  

  在蚯蚓生态循环示范园内,法月萍在向农民传授蚯蚓活性酶多肽液的喷施方法,转变他们传统的施肥观念。

  

  衣服、鞋帽、电脑、蚯蚓系列产品……法月萍的汽车后备厢俨然成为她多地奔波的“百宝箱”,家当一应俱全。

  

  虽然做了美甲,但手上却常常沾满污物。

  

  法月萍与王晓晶将蚯蚓液试验提纯,希望探索出更多产品。

  □记者 王世翔 方垒 通讯员 李峰 王永青 报道

  ■编者按: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的这项重要原则,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

  硬碰硬,严又严,实打实。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引下,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如火如荼展开。去年,山东治理“散乱污”企业8.5万家;开展全省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专项行动;压减煤炭消费2700多万吨……当前,“四减四增”三年行动在全省推开。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潮中,高青县高城镇的田野里,一场由蚯蚓引发的农业发展方式的精彩“蝶变”正在发生。对来自山东大学的博士后法月萍和她的团队而言,成就了小小的蚯蚓,也就成就了她们绿色的梦想。

  放弃200多万元年薪到农村养蚯蚓?一位女博士正在泥土地里书写着传奇……

  “这个牛粪很好,透气性好,氮含量高,是我们需要的优质粪。”高青县高城镇的一家养牛场内,一位时尚而干练的女性随手抓起牛粪在鼻尖一闻,分析得头头是道。

  法月萍,南京大学项目管理博士,曾是众多企业家项目咨询的顾问,有着200多万元的年薪,讲课费最贵达到6万元一天。春风得意的她有着令人羡慕的白领生活,而她却回到农田,成为了“蚯蚓女博士”。

  “蚯蚓是勤劳的地下工作者,它们的消化系统能分泌多种酶,可以把吃进去的有机废弃物迅速分解,转化成易于利用的营养物质,经排泄后成为蚯蚓粪,是很好的有机肥,既可以改善土壤、节约成本,还可增加收成。”2011年,在山东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的法月萍因为一个项目对蚯蚓产生了好奇,通过查阅国内外600多篇论文,她发现了蚯蚓的独特“魅力”。

  经过缜密的思考,带着骨子里的拼劲儿,她决定投资农业,做起蚯蚓产业。“以前经常给企业家讲项目管理课程,大家把你捧得很高,但我还是希望自己做好一个项目,用上我对项目管理的分析与思考。”

  2014年3月,法月萍拿出200万元积蓄,又筹集了300万元,在高青县承包了400多亩土地,开始了蚯蚓养殖。一同来创业的还有她山大的学妹——管理学硕士王晓晶。

  “高青是养殖大县,有得天独厚的牛粪资源,与秸秆、杂草等有机废弃物混合发酵,是养殖蚯蚓的天然温床。”一垄一垄的田地里,法月萍与王晓晶熟练地扒开土壤,翻出地下密密麻麻蠕动着的蚯蚓,顺势捧入手中,毫不发憷。“这是红蚯蚓,繁殖力强,废料的分解力强。一亩大田投种300公斤,可分解100吨牛粪,产出40吨蚯蚓粪,至少收获1.5吨鲜蚯蚓。”

  看着地里的蚯蚓日渐肥硕,收购蚯蚓的客商纷至沓来,然而法月萍却一一谢绝了。

  村里来干活的员工很是费解:不卖蚯蚓就少了一个重要的收入来源,有时候员工的工资实在发不出来,还要靠法月萍出去讲两天课挣的讲课费发工资。即便这样,她也坚持不卖蚯蚓。大家不知法月萍葫芦里卖得什么药,甚至有人称她为“疯婆子”。

  “从牛粪转化为蚯蚓粪,价值提升了数十倍,但是蚯蚓深加工的附加值远远不止于此。”法月萍坚持着她的信念。

  记者来到德州禹城的法博士蚯蚓标准化研究中心。连夜从高青运来的红蚯蚓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程序,被提取成几种神秘的液体。“这是从红蚯蚓中提取的蚯蚓活性酶多肽液,喷施于农作物叶面,可以代替大部分的化肥农药,实现化肥减施、农业增效,让土地更有生机。我们在烟台苹果、高青冬桃、草莓等果蔬上喷施过,质量、产量有明显提高。”王晓晶介绍道,“蚯蚓体内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和许多活性物质,像蚓激酶、不饱和脂肪酸、胶原蛋白等,我们正在进一步试验提纯,应用于健康产业方面,拉长蚯蚓的产业链,提升蚯蚓的附加值。”

  地下养蚯蚓,产生的有机肥供养地上的西红柿,不上化肥,不打农药,喷施着蚯蚓活性酶多肽液,种出的西红柿绿色有机、酸甜爽口,吸引来许多采摘的游客。“这样既降低了成本,又保证了安全,收益是普通西红柿的三倍多。”在法博士蚯蚓生态循环示范园区,法月萍谈起了她的大农业、大环保产业构想。“利用蚯蚓生态循环科技,深化废弃物的利用,通过农民使用蚯蚓粪和蚯蚓活性酶多肽液,进一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升农产品质量,实现农业生产的绿色循环发展。这种绿色循环的农业模式,是一个巨大的产业链,包含着三产融合和农业转型升级,这不仅仅需要人们意识上的转变,更需要在技术、农业生产结构上进行深层次的改革。这是我一个博士来养蚯蚓的真正意图。虽然很多人不理解,但是我会坚持我的信念。”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乐双

推荐阅读
  • 乡村振兴,期待金融更给力(财经眼·关注金融补短板(下))

    微信截图_20190325083439.png

    ”  针对农业产业发展中的融资问题,董希淼建议,改善金融有效供给,加快抵押担保、融资租赁、农业保险、农业信托等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信托、保险、担保、租赁等业务模式。据了解,目前农业农村部已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直报系统,通过主体直连、信息直报、服...[详细]

    03-25 08-03人民网-人民日报
  • 最美青春,铸就绿色奇迹(爱国情 奋斗者)

    陈彦娴在林场工作了一辈子,当年这条路弯道多,两旁都是沙丘,走在路上,如同穿梭在沙子堆成的胡同里。”车窗外,树木飞驰,陈彦娴情不自禁唱起当年的歌谣:“六二年那么呼儿嘿,进林场那么呼儿嘿,知识青年怀着热情,来到塞罕坝,创大业那么呼儿嘿……”  1964年...[详细]

    03-25 09-03人民网-人民日报
  • 有的短缺、有的涨价、有的停产?廉价常用药哪儿去了

    Mimg_1708081103101140.jpg

    不少基层医疗机构和群众反映,时下部分呵护群众健康的廉价常用药短缺,有的临床常用药一药难求,价格飞涨,甚至涨了50多倍。在廉价常用药消失的同时,一些临床常用药涨价迅猛,群众直呼用不起。[详细]

    03-22 08-03半月谈
  • 七旬外地赏樱客晕倒武大 巡逻保安紧急送医

    23日晚7时53分,武汉大学安保人员在校内巡逻时,发现一名晕倒的老大爷,立即将其送往医院抢救。据李涛介绍,现在正值武大樱花季,每天来自全国各地的赏樱旅游团不计其数,由于赏樱实行预约制,希望旅行团能够按照正常流程进行预约,在樱园正常开放时间入园。[详细]

    03-25 08-03武汉晚报
  • 印尼首都首条地铁线路启用 第二条线路同时动工

    中新社记者 张晨翼 摄  佐科24日为雅加达第一条地铁线主持启用仪式时宣布说:“第一条地铁线今天正式启用,而第二条地铁线今天也正式开始动工。条地铁线将从印尼大酒店环路到雅加达北部的甘榜班丹,总长8.3公里,预计在2024年通车,届时预计每天可以运载43.3万人次。[详细]

    03-25 11-03中国新闻网
  • “别在铁轨上拍照”:奥斯维辛纪念馆吁尊重受害者

    据外媒报道,日前,位于波兰的奥斯维辛纪念馆在社交媒体上呼吁游客,对纪念纳粹受害者保持尊重的态度,不要在门前的铁轨上玩平衡游戏。资料图:当地时间2015年1月27日,波兰奥斯维辛,波兰总统科莫罗夫与幸存者向奥斯威辛集中营死亡之墙敬献花圈。[详细]

    03-25 11-03中国新闻网
相关新闻